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8分钟前

头部国际酒店集团 Q2 财报出炉,大中华区又遇冷了

文 | 迈点

最近,各大国际酒店集团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纷纷发布,迈点观察到,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全球维度发展稳健,然而,大中华区财报数据依然呈现下降之势。

1、Q2 国际酒店成绩单:全球稳跑,大中华区 " 慢半拍 "

万豪国际集团:全球稳健增长,大中华区呈结构性分化

二季度,万豪全球范围内酒店营收同比增长 5% 至 67.4 亿美元。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为 136 美元,同比增长 1.5%;入住率为 72.2%,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ADR(平均每日房价)为 188.25 美元,同比增长 1.9%。

图源:万豪国际集团 2025Q2 财报

从区域来看,2025 年第二季度仅大中华区的 RevPAR 和 ADR 同比减少。大中华区 RevPAR 为 73.75 美元,同比减少 0.5%;入住率为 66.9%,同比增长 0.3 个百分点;ADR 为 110.29 美元,同比减少 0.9%。

洲际酒店集团:全球微增,大中华区全面承压

二季度,洲际酒店集团全球酒店 RevPAR 为 91.45 美元,同比增长 0.3%;入住率为 69.7%,同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ADR 为 131.25 美元,同比增长 0.7%。

图源:洲际酒店集团 2025Q2 财报

从区域来看,2025 年第二季度大中华区的 RevPAR,ADR 和 OCC 同比全部下降。大中华区 RevPAR 为 40.49 美元,同比下降 3%;入住率为 60%,同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ADR 为 67.51 美元,同比减少 2.9%。

希尔顿集团:环比反弹显著,亚太区域分化

二季度,希尔顿集团全球范围内业绩营收为 3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6%。RevPAR 为 121.79 美元,同比下降 0.5%;入住率为 74.4%,同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ADR 为 163.78 美元,同比增长 0.2%。

图源:希尔顿集团 2025Q2 财报

其中,亚太复苏进程缓慢,中国市场的恢复不及预期,但东南亚(如新加坡、泰国)表现较好,成为区域增长引擎。

凯悦酒店集团:全球增长显著,大中华区 " 以量补价 "

二季度,凯悦酒店集团全球的酒店 RevPAR 为 151 美元,同比增长 1.6%;入住率为 73.1%,同比增长 0.5 个百分点;ADR 为 206 美元,同比增长 1%。

图源:凯悦酒店集团 2025Q2 财报

从区域来看,大中华地区的 RevPAR 为 85 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 2.1%;入住率为 72.2%,同比增长 3.7 个百分点;ADR 为 117 美元,同比下降 3.1%。

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财务表现稳健,中国市场挑战加剧

二季度,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净收入达到 87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调整后净收入增长至 1.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全球酒店 RevPAR 为 47.55 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49.08 美元同比下降 3%。

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仍面临挑战,RevPAR 同比下降 8%。

图源: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 2025Q2 财报

总体来看,全球市场持续回血,营收、客房收入稳步攀升,唯独大中华区显得有些 " 掉队 "。有的区域房价微降,有的入住率 " 原地踏步 ",几家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在华表现各有坎坷,与全球的 " 暖意 " 形成鲜明对比。

2、大中华区遇冷,到底卡在哪了?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发展依旧强劲,原因显而易见,无论是全球旅游业市场的复苏,还是扩张脚步加快、精准细分品牌,都为头部国际酒店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市场渗透率。

但为何具体到中国市场,头部国际酒店集团表现平平?这并非今年的独有现象,这两年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发展都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

迈点认为,国际酒店在华的 " 降温 " 不是偶然。

一方面是外部环境 " 踩刹车 ",酒店需求 " 缩水 "。

" 从严从简、过紧日子 " 的政策导向使得政务会议及差旅预算收紧,直接影响国际品牌的政务相关业务。同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消费者出行与住宿消费更趋谨慎,抑制了酒店市场的整体需求。

另一方面是本土对手 " 猛提速 "。

一是国内酒店供给量大幅增加,市场供需失衡。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二季度新开业的国内高端、中高端酒店共有 238 家。国内酒店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占据国际品牌酒店生存空间。

二是国内酒店在服务质量、设施标准上持续提升,凭借本土化优势形成的价格竞争力,分流了部分国际品牌客群。

三是国际品牌在竞争压力下不得不降低定价以维持入住率,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竞争,挤压了国际品牌的利润空间。

3、破局进行时,国际酒店在华 " 放大招 "

从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来看,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区的表现虽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可能以扭转局面。

规模拓展上,持续推进在华项目布局是重要的一步。像万豪、希尔顿、洲际等集团已经在多地有签约或待开业项目,如洲际酒店集团已布局上海、深圳、新疆等地。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既扩大品牌在不同区域的覆盖,又精准触达当地客群。

本土融合上,进一步贴合国内市场。在服务细节、场景打造上融入更多中国消费者熟悉的文化元素,让消费者在体验国际品牌标准的同时,也能感受本土文化的亲切与舒适。结合国内旅游市场的新趋势,如周边游、主题度假等,或是与本地文旅资源合作打造特色体验项目,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渠道拓展上,借助社交平台直播打开局面。利用抖音等热门社交平台,定期开展直播活动。邀请酒店经理或知名主播带领观众 " 云参观 ",展示特色客房、餐饮设施、休闲娱乐区域等。直播中详细介绍酒店服务、优惠套餐,实时解答观众疑问,增强互动。举个例子,在小红书直播,能精准触达年轻旅游爱好者;于抖音直播,可凭借平台流量吸引广泛受众。这样一来,通过直播提升酒店吸引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客群维护上,运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式。会员体系的运营可以更贴近中国用户的习惯,增加一些本土化的权益模式和互动方式,增强用户的粘性和认同感。比如,万豪旗下的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就曾 " 下场 " 摆摊儿,高星酒店摆摊儿看似放下偶像包袱,实际上可通过前段服务建立客户信任,同时也将酒店品牌植入到消费者心中,和周边社群形成互动和链接,毕竟中国 " 人情味 " 还是很重要的,每一个逛摊儿的都可能是潜在客户。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头部国际酒店集团不断结合市场反馈调整策略,相信随着对大中华区市场的持续深耕,会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环境。

4、写在最后

尽管 2025 年第二季度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区面临挑战,但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仍在。

正如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及蒙古总裁钱进所言," 中国酒店行业当前正迈向新的增长阶段,希尔顿集团始终坚持以长远视角布局中国市场。"

相信随着头部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发展,最终会找到稳健增长路径,实现与中国市场的良性互动。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