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售圈
近日,苏宁易购一纸公告宣告与家乐福集团长达数年的股权纠葛尘埃落定。
《零售圈》注意到,经苏宁国际与家乐福集团持续协商,公司及子公司苏宁国际、家乐福中国、家乐福咨询公司(合称 " 苏宁方 ")与家乐福集团及 CNBV、家乐福国际合作公司(合称 " 家乐福方 ")签署《Settlement Agreement》(简称 "《和解协议》"),达成和解方案:
苏宁方(由公司直接或指定主体,不含苏宁国际)向 CNBV 支付现金 2.2 亿元后,家乐福方将豁免相关债务,双方不再就争议事项启动法律程序。
本次和解实施完成后,苏宁易购将间接持有家乐福中国 100% 股权。
8 月 11 日,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关于债务和解的公告。
公告称,苏宁易购计划以货币资金方式与家乐福方进行债务和解,苏宁易购或苏宁易购指定主体向家乐福方支付人民币 2.2 亿元整,支付完毕后苏宁方与家乐福方前述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结清,家乐福中国和家乐福咨询公司停止使用相关知识产权。
此举将持续化解苏宁易购债务负担,将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企业债务水平,本次苏宁易购及子苏宁易购实施债务和解,减轻了偿债压力,降低公司及子公司的费用水平,以及经营和管理风险,此外本次债务和解后公司对苏宁国际应付股权收购款的担保责任一并解除。
本次债务和解实施完成后,预计将对苏宁易购本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暂按截至 7 月 31 日计算应付债务合计金额约人民币 13.31 亿元,本次债务和解预计将增加债务重组收益约人民币 11.1 亿元。
《零售圈》注意到,受外部环境、消费行为转变以及企业流动性问题的影响,自 2023 年起家乐福逐步关停传统家乐福大型商超业务。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宁波家乐福净资产 -1.46 亿元,杭州家乐福净资产 -4.32 亿元,株洲家乐福净资产 -0.92 亿元,沈阳家乐福净资产 -6.93 亿元,已不具备偿付能力。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苏宁国际应付家乐福中国 16.67% 股权收购款人民币 10 亿元、相关仲裁费用(87.57 万欧元和 80.32 万港元)及应付利息;同时,家乐福中国和家乐福咨询公司应付知识产权费用 736.87 万欧元、相关仲裁费用(369.02 万港元)及应付利息。
02 六年合作落幕,得与失?
作为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家乐福集团 1995 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
然而,时移世易,到了 2019 年,家乐福中国已连续两年资不抵债。但苏宁易购却在此时看到了机会,意图整合线下商超资源对抗阿里、腾讯的零售布局,于 2019 年 6 月开启收购家乐福中国之旅。
《零售圈》查阅有关资讯发现,2019 年 6 月,苏宁国际以 48 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 80% 股份,协议约定家乐福集团旗下 Carrefour Nederland B.V.(简称 "CNBV")可在收购满两年后,将剩余 20% 股权按固定价格转让给苏宁国际;苏宁国际为此获公司 12 亿元履约担保。
同年 9 月,80% 股权交割完成,家乐福中国及咨询公司依协议获得 " 家乐福 " 知识产权使用许可,苏宁易购副总裁田睿出任家乐福中国 CEO。
但好景不长,2022 年以来,家乐福中国运营陷入困境,购物卡消费受限、家乐福供应链公司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消息层出不穷,各地家乐福门店陆续关门歇业。
2022 年,CNBV 行使剩余 20% 股权售股权,苏宁国际支付 2.04 亿元后持股比例达 83.33%。后因客观环境变化,双方就剩余 16.67% 股权收购产生争议,并启动争议解决程序。
实际上,苏宁易购如今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
截至 2024 年末,其资产负债率高达 90.63%,且存在大量的逾期未支付款项和借款合同违约事项,还有大量的受限资产和诉讼仲裁案件。财报显示公司流动比率小于 1,短期债务存在偿付压力。
不过,从苏宁易购发布的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来看,整体经营状况已有所改善。
财报显示,苏宁易购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为 128.94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25.8 亿元增长 2.5%。净利为 1796 万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 968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8.54%,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不过,扣非后净亏损为 2 亿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损为 3.29 亿元,主业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苏宁易购与家乐福的 2.2 亿元债务和解,既是一场财务危机的阶段性化解,也是中国零售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
"2.2 亿买断 13 亿债务看似划算,实则是苏宁为昔日战略失误支付的昂贵学费。"《零售圈》读者交流群内,一位零售行业分析师指出," 甩掉家乐福的官司包袱只是第一步,如何盘活剩余门店资产、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是苏宁真正的考题。这亦是整个传统零售业转型阵痛的缩影。"
无独有偶,家乐福中国的溃败是外资大卖场在华普遍困境的缩影,其未能适应电商冲击与消费精细化转型,导致重资产、高成本模式难以为继。而苏宁此次支付现金买断债务,凸显其收缩战线、聚焦主业的迫切性。
睹微知著,行业进入存量整合期,剥离非核心亏损资产、优化债务结构已成为零售巨头生存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