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中关村在线 33分钟前

TCL QM8K 超越索尼 9 系:如何以技术重构 MiniLED 行业规则?

在电视行业的技术竞赛中,每一次参数的突破都可能重塑市场格局。全球权威评测机构 Rtings 的最新评分显示,TCL QM8K 电视(对应国内 Q10L 系列)以 8.5 分的综合成绩超越索尼 9 系(8.4 分),成为 2025 年 MiniLED 新品中的佼佼者。这 0.1 分的差距背后,是 TCL 在控光、显示、设计等核心领域的系统性革新,不仅改写了高端电视的技术标准,更标志着中国品牌在全球显示领域的话语权跃升。

控光技术:从 " 分区数量 " 到 " 系统能力 " 的跨越

Rtings 评测中,TCL QM8K 在黑色均匀性与光晕控制项目上获得 9.9 分的近乎满分,远超索尼 9 系的 8.1 分。这一差距的核心在于 TCL 独家的万象分区控光技术——它并非简单增加分区数量,而是一套涵盖硬件、算法与屏幕的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全链路七大环节创新,实现 " 一区顶多区 " 控光效果。

QM8K 的背光系统搭载聚核光芯与第四代超聚光微透镜,前者通过超能高光晶底与原子级工艺,实现亮度提升 40%、光效提升 50%;后者凭借 34 项自研专利,让光线集中度提升 41.2%,避免相邻分区的溢光干扰。配合微距 OD 技术(背光灯板到扩散板距离缩减至 " 微距级 "),整机厚度控制在 60mm 以内,远薄于普通电视的 70mm 以上,使得每个分区的光线都能精准锁定显示区域。

在算法层面,超动态光影仿生算法模拟人眼对明暗的感知特性,对画面明暗部分进行分级调节,让画面对比度大幅提升;双向 23bit 控光技术实现超 10 亿级调光分级,搭配瞬态响应功能,让快速移动的画面(如游戏、体育赛事)边缘无拖影、无泛白。

实测数据显示,QM8K 原生黑色均匀性标准差仅 0.324%,而索尼 9 系为 1.223% ——这一数据反应在真实观看场景中就是,当播放星空画面时,QM8K 的星光与夜空边界锐利分明,索尼 9 系则难免出现光晕模糊细节。

显示能力:对比度与色彩的双重突破

对比度是画面层次感的基石,QM8K 以 9.3 分领先索尼 9 系的 8.9 分,秘诀在于其搭载的蝶翼华曜屏。这款华星 HVA 屏通过纳米级仿生科技,让液晶分子呈 " 蝶翼状 " 排列,原生对比度达 7000:1,是索尼 9 系(2792:1)的两倍多,更是普通 IPS 屏的 5 倍。

高对比度带来的优势在明暗交织场景中尤为显著:播放电影中的黑夜火灾画面时,QM8K 既能呈现火焰的炽热高光,又能保留暗处墙壁的纹理;而索尼 9 系在极端对比下,易出现暗部细节丢失或高光过曝。配合量子点 Pro2025 技术,QM8K 实现 98%DCI-P3 色域覆盖,色纯度达 95%,10 万小时不褪色——无论是夕阳的橙红渐变,还是深海的幽蓝层次,都能精准还原。

绚彩 XDR 技术进一步强化了显示实力,不仅峰值亮度高,而且能亮度持续不衰减。这意味着播放日出场景时,太阳的刺眼光芒与云层的细腻质感能同时在线,而普通电视往往因亮度衰减导致画面灰蒙蒙。

工业设计:无黑边带来的沉浸革命

QM8K 的工业设计突破了电视行业的 " 黑边瓶颈 ",其极景 · 无黑边技术通过 22 项专利实现了真正的全屏显示:0.3cm 极窄边框比索尼 9 系(0.7cm)缩减近 60%,配合消除传统 BM 黑边区的 GOA2.0 技术,屏占比接近 100%。

这种设计并非单纯的外观优化,而是技术实力的体现:航空级铝合金边框经一体化成型,强度提升 5 倍却不形变;纳米级炭黑吸光材料吸收边缘杂光,确保屏幕四周亮度均匀;0.1 纳米级加工精度的生产线,让整机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当两台电视并排摆放时,QM8K 的屏幕仿佛悬浮于空中,而索尼 9 系的边框则像 " 画框 " 般割裂视野,对于追求家居美学的用户而言,这种差异直接决定了选择优先级。

0.1 分之差颠覆格局:技术迭代改写市场

0.1 分的领先是量变到质变的信号。TCL 从 2019 年推出第一台量产 MiniLED 电视,到 2024 年成为全球 MiniLED 出货量冠军,再到如今 QM8K 超越索尼旗舰电视,印证了 " 系统级创新 " 的胜利——不是单一参数的堆砌,而是从背光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的协同突破。

对于行业而言,QM8K 的崛起打破了 " 高端电视 = 外资品牌 " 的固有认知,证明中国品牌能通过自主研发领跑核心技术。

MiniLED 的画质战争才刚刚开始,而 TCL 已经用技术实力证明:定义下一代电视的,终将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