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一举突破 2 万亿元,重回十年来的高位。这一数字乍看与 2015 年牛市时的辉煌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市场背景与运行逻辑。
2015 年,融资余额在市场狂热、杠杆无序的助推下迅速攀升,最终以剧烈的市场震荡收尾;而 2025 年的此次突破,是在经济结构优化、监管严格、投资者日趋成熟的环境下实现的,标志着 A 股市场正迈向更为稳健、理性的发展阶段。
方正证券指出,两融规模提升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A 股趋势性慢牛行情有望延续。中期可关注 TMT、顺周期及消费板块,短期可关注券商板块补涨机会。
融资客如今更爱这几大类资产
我们先来看看 2025 年 8 月 5 日的数据。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5 日,共有 6 只个股融资融券余额超过 100 亿元。东方财富以 232.35 亿元的两融余额排名第一,中国平安以 218.52 亿元紧随其后,贵州茅台、比亚迪、中信证券、长江电力也均在百亿元梯队之列。
此外,融资融券余额排名前二十名的标的名单中,江淮汽车、赛力斯、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赛道翘楚均位列其中,近期大热门的科技股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也榜上有名。华安黄金易 ETF、易方达黄金 ETF 则作为 ETF 代表,跻身两融余额前二十强。
2015 年时,投资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扎堆行为。在牛市氛围的刺激下,大量资金集中涌入金融板块,对金融股的融资买入金额极高。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当时两融标的相对较少,当时 A 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数量仅 900 余只,其中股票类主要集中在主板。除了存在违规绕标套现的因素外,投资者基于牛市的普涨预期大量涌入金融股,交易行为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和跟风性。
十年后,A 股市场两融总体标的数量已达到 4150 只,投资者可选择范围大大拓宽,行为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作为金融科技龙头,东方财富取代中信证券成为两融市场的 " 券商一哥 ",仍然吸引了大量资金,但其他行业的优质个股也获得了充足的关注。从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到科技领域的中际旭创等,再到黄金 ETF 、跨境资产 ETF 等不同资产类别,都有融资资金布局。市场投资工具更加丰富、资金流向因此更为均衡。
喜欢杠杆的资金回归,哪些板块有机会?
方正证券指出,截至 8 月 5 日,A 股市场两融余额为 20003 亿元,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为 2.3%,占 A 股成交比重为 10.2%。从变化趋势来看,虽然当前两融余额绝对规模处于历史高位,仅次于 2015 年高峰水平。但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及成交比重基本处于 2016 年来历史中枢水平。而两融规模持续提升,也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对于后市,方正证券认为,A 股趋势性慢牛行情有望延续。今年来面对外部冲击加剧、内部困难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我国各行业生产仍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 5.3%,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宏观基本面整体较强有韧性。上市公司盈利当前同样处于下行周期尾声阶段,叠加 " 反内卷 " 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出台,企业盈利后续有望逐步改善。
此外,当前市场流动性宽松充裕,风险偏好显著改善,有望推动 A 股继续向好前进。结构上,方正证券认为,中期可以关注盈利周期位置底部回升方向,主要包括 TMT、顺周期等,以及消费板块的强 " 阿尔法 " 特征标的;短期可以关注受益于指数上涨、成交量放大的券商板块补涨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