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9分钟前

腾讯套现离场,星环科技赴港 IPO,国产大数据第一股能否迎来奇迹?

文 | 港股研究社

一边是腾讯减持套现 7116 万元,一边是宣布赴港上市计划,这家连续七年亏损累计 19 亿的国产大数据第一股,在资本市场的棋局中落下了关键一子。

近日,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031,证券简称:星环科技,以下简称 " 星环科技 ")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计划在 18 个月内完成这一资本动作。

星环科技称,此举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财务困局与市场挑战,连续亏损下的生存突围

天眼查显示,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是一家从事企业级大数据基础软件开发商,围绕数据的集成、存储、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础软件及服务。

目前,星环科技已形成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开发与智能分析工具的软件产品矩阵,支撑客户及合作伙伴开发数据应用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主的企业。

业绩数据显示,2019 年至 2021 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 1.74 亿元、2.60 亿元和 3.31 亿元,而净利润却分别为 -2.11 亿元、-1.84 亿元和 -2.45 亿元。

2024 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 3.71 亿元,同比下降 24.31%;归母净利润为 -3.43 亿元,同比下降 19.16%。2018-2024 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 19 亿元。

再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星环科技实现营收 6436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6273 万元增长 2.59%;净亏损为 8358 万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 8867 万元;扣非后净亏损为 8785 万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损为 9345 万元。

持续亏损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研发和营销费用。从 2019 年到 2021 年,星环科技研发占营收的当期营收的 62.66%、42.11% 及 42.46%,营销费用占当期营收的 85.59%、59.75% 及 61.42%。

同时,高研发投入与回报失衡构成财务困境的核心矛盾。据深圳商报数据,2024 年,星环科技研发费用为 2.27 亿元,同比增长 1.9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61.18%,较上年的 45.42% 增加了 15.76 个百分点。公司持续在大数据和 AI 工具投入研发,如研发部门服务器折旧费用及托管费用增加。

而高投入也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高回报,公司产品的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从 2019 年到 2022 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 60.69%、58.02%、58.94% 和 48.23%。

红海竞争中,星环科技也难以避免的面临双重夹击。国际市场上,巨头甲骨文、IBM 和微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华为、阿里等国内大厂凭借资金实力和客户基础抢占市场份额。

赴港上市的机遇与风险:资本市场的双刃剑

此前,星环科技于 2022 年 10 月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的 " 第一股 "。该公司发行价为 47.34 元,发行股份 3021.06 万股,募资总额达 14.3 亿元。

自成立以来,星环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庞大,包括腾讯旗下的林芝利创、赞星投资中心、产业基金(SS)、启明创投、恒生电子、国科瑞华、深创投(CS)、三峡金石、TCL 等众多机构股东。

2025 年 5 月,星环科技发布公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 6 日,腾讯旗下的林芝利创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 120.842 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1%;同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5.09 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0.04%。本次减持计划已在规定时间区间内完成。

然而,多元融资的迫切需求推动星环科技走向港股市场。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已从 2020 年末的 9.5 亿元缩减至 6.4 亿元。

同时,由于业务的属性以及客户行业属性,星环科技回款周期相对较慢,应收账款逐年增加。2019 年到 2021 年,应收账款分别为 0.76 亿元、1.2 亿元以及 1.73 亿元,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而港股上市为公司打开新的融资通道,也同时带来估值折价的现实风险。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显示,A to H 项目 IPO 发行折扣与公司市值呈现正相关关系,A 股市值越大的公司,则投资者认购越踊跃,最终可以录得更低的发行折扣。

以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为例,其港股发行价较 A 股仅折 6.8%,上市首日即实现 7.0% 溢价,至今溢价扩大至 19.0%。

此外,千亿市值公司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港股 IPO 发行价较 A 股折 20% 左右,而百亿市值公司港股 IPO 折扣则超 30%,甚至破 50%。

长期来看,技术突围的战略布局或将构成公司未来价值的核心支撑。星环科技已形成完整的大数据与 AI 基础软件矩阵,覆盖从数据管理到 AI 应用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结语

尽管,面临连续七年累计亏损 19 亿元,但星环科技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已锻造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与 AI 基础软件矩阵。其入选《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的无涯大模型及 Sophon LLMOps 平台,在金融、政务等场景的深度应用,正逐步构建技术护城河。

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务实之举,更是借力国际资本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的战略机遇。若能把握 AI 基础设施爆发窗口,将技术势能转化为规模化商业回报,港股或将成为星环科技开启全球化征程的关键一步。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