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7 日,自李健担任荣耀 CEO 一职,已过去了 180 天。
今年年初,老兵赵明闪电下台后,这家老牌手机厂商内外交困,不但市场份额持续走低,还有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职。紧接着,在新的掌舵手李健治下,又传出中国区 30 多个关键岗位负责人重新竞聘上岗的消息。
而在一位接近荣耀的人士的眼中,这其实是李健一次内部快、准、狠的梳理过程,荣耀的大反攻就此开始了。
如今,随着新机销量暂时扳回一城,荣耀 " 极速下坠 " 的市场传言正在被瓦解。而除了肩负着带领荣耀重新杀回一线阵营的重任,荣耀 IPO 进程以及估值故事塑造也不容有失。
6 月 26 日,荣耀 IPO 进程,也迎来关键一步。据中国证监会官网,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上市辅导备案,明年初将完成上市辅导。
销量逆风
2025 年,荣耀的开局便是逆风局。
1 月初,荣耀内网发布公告称赵明因身体原因,向公司提出辞去 CEO 等相关职务。一朝天子一朝臣,灵魂人物下台后,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首席营销官姜海荣等曾经的核心高管也相继离职。
人员更迭、频繁换挡,打乱了荣耀原本的新机迭代节奏。今年上半年," 国补 " 激发着用户的换机热情,各大手机厂商趁机推陈出新了 50 余款新机,但荣耀却相对低调,仅例行更新了 Power 系列和 GT 系列,明眼人都知道,这两个系列并非荣耀的出货基本盘。
市场份额也因此迎来了一波滑铁卢。第三方分析机构 IDC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荣耀中国区销量跌出了市场前 5,份额下探到了低点。
同期 Counterpoint 的数据也显示,荣耀以 13.7% 的市占率,排在第六,出货量同比下滑了 12.8%。而就在一年之前的这份榜单上,荣耀在国内还曾以 17.1% 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荣耀快不行了 " 的言论也是在这时候甚嚣尘上。
实际上,李健带领的新荣耀,是将赌注押宝在 5 月底的新机荣耀 400 系列上,他本人也借此迎来了担任荣耀 CEO 以来的国内首秀。
发布会后,李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面外界疑虑并回应道,荣耀没死,而是重生了,这帮人拼了命。
这番夹杂 " 狼性文化 " 的语言风格也符合过往华为众人对其的普遍评价:在华为真正立过战功的悍将。
据公开资料,2001 年李健加入华为,历任尼日利亚代表处代表、东北欧地区部总裁、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等,期间负责过销售、人力、技术、管理、监管等多个领域。
李健在华为广为流传的战绩是,在 40 ℃的天气里,独自拎着电脑和投影仪,从早到晚拜访客户,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签下 3000 多万美元合同,此后连续四年,尼日利亚代表处的销售业绩一直排名全球第一。
2017 年,李健进入华为监事会,参与重大改革和战略制定。
虽然在数据上,李健也坦承,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荣耀手机销量就有各方面的困难,但也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在荣耀眼中,期望通过密集的架构变动,进而推动业务的变化。
摆在明面上的调整是,荣耀宣布新成立了多个一级部门,包括新产业孵化部、商业模式拓展部、消费者洞察与体验部、品牌部、战略部,为 AI 送来的新蓝海机遇打下坚实地基。
而藏在深海之下的调兵遣将则增添了一份血淋淋的实感,是一场内部的换血。
据媒体报道,针对海外市场,李健对 8 个海外大区负责人中的 6 位进行了调整。在国内市场,对其中 30 多个省的负责人以及岗位进行了大手术,采用重新竞聘上岗的方式,由李健亲自参与提问,最终 45% 的岗位负责人被替换。
人力齐整后,荣耀 400 系列的成绩便至关重要。好消息是,这款手机确实让荣耀在数据上扳回一城,官方释放的战报显示,荣耀 400 系列全球累计激活量破 100 万台,打破近三年荣耀手机激活量最快破百万记录。在 2.5K-4K 这个价格档位,荣耀 400 系列也拿下了 618 期间乃至 2025 年开年以来的新品首销冠军。
首战告捷与产品力息息相关,荣耀 400 祭出了准旗舰机的配置,搭载第四代骁龙 7 旗舰平台,主摄拥有 2 亿像素广角,价格也颇具性价比,标准版起售价 2499 元,国补后价格更能 " 打 "。
在硬币的另一方面,荣耀 400 的营销环节也没有落下,选择了娱乐圈当红流量明星肖战作为代言人。在社交媒体上,许多肖战的粉丝晒出了荣耀 400 的购买截图。不过,据媒体报道,粉丝在冲破前期的漂亮数字后,会选择退货。
或许也正因如此,荣耀 400 后,李健将新的期望放在了折叠屏上。这也是荣耀的传统优势项目,7 月初,荣耀 Magic V5 发布,其最大亮点是折叠后仅有 8.8mm 的机身厚度、217g 的重量,以轻薄化打天下。
如今,折叠屏行业走向内卷化,轻薄、电池、抗摔都是行业比拼的重心,vivo X Fold 5 在实现了轻薄的同时,还在手机中塞进了 6000mAh 的蓝海大电池,三星 Galaxy Z Fold7 重量仅为 215 克,是当前全球最轻大折叠,颇有来势汹汹的意味,Magic V5 能否将对手斩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
在完成两款新机发布后,荣耀销售与服务总裁王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荣耀一系列调整的完成,新品发布将回到正常节奏,荣耀有信心在今年下半年恢复增长甚至能够重返到前三。
估值缩水
除了力保销量,荣耀当下还处于关键的 IPO 关口,拿出能打开资本市场想象力的故事迫在眉睫。在一段时间内,AI 都被视作抓手。
此前,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千万年薪招揽 DeepSeek 开源大模型 DeepSeek-V2 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领导小米 AI 大模型团队,造车取得阶段性成果,叠加猛攻 AI 大模型,带动小米股价一路看涨。
荣耀也蹒跚学步。在 3 月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李健发布 " 荣耀阿尔法战略 ",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荣耀未来 5 年将投资 100 亿美元,与全球合作伙伴构建一个开放、共创、价值共享的 AI 终端生态体系。"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具体来看,李健称荣耀正在试图搭建一个 "433" 的进攻阵型:这个进攻阵型首先满足认知的升维,具备 AI、生态、用户和商业四大思维;其次通过增强用户洞察、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来进行能力的升维;最后再围绕技术、产业和生态三条主线,推进公司变革。
目前手机产业中 AI 赛道拥挤,巨头早已抢占先机。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选择与大厂合作,华为 AI 生态、小米 AI 眼镜均有所落地,荣耀需拿出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和体验来证明自己,才能 " 后发先至 "。
总体而言,李健为荣耀塑造的 AI 故事还不够性感。据媒体报道,2020 年华为剥离荣耀时,交易金额约为 2600 亿元。而荣耀 2024 年底 Pre-IPO 轮估值为 2000 亿元。如果数据属实,那么四年间,荣耀估值已经缩水 23%。
为了让投资人更满意,荣耀正试图将更多市场关注的业务招至麾下。
在荣耀 400 系列发布会上,李健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搭载荣耀自研运动控制算法的机器人小步快跑,并借此宣告荣耀正式进军机器人业务。李健透露,荣耀团队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能让机器人跑步速度达到 4 米 /s。
目前,荣耀新产业孵化部下设的具身智能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开始招募实习生,其中就包括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机器人虚拟仿真平台工程师、机器人动力系统(关节电机)仿真工程师等多个机器人等相关岗位。
不过,新赛道为荣耀起到的更多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可能拖累财务表现,实打实的手机销量与利润,才是荣耀撑起自身估值的关键词。
截至目前,荣耀绑定了多方利益,不但包括深圳鲲鹏资本、深智城集团、宝投集团、国信资本、京东方、中国国新控股、中金资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基石资本在内的 20 余家股东,业界还衍生出荣耀概念股,足见市场对其上市的期待和信心。
不过,当利益落到不同的人肩上,反馈出的情绪也不尽相同。在这场手机产业关注许久的大调整中,荣耀内部出现过不同的声音。
据媒体报道,在 IPO 起步初期,荣耀曾向员工开放了配股机会,不强迫购买,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但部分员工的意愿不高,公司震荡给员工带来的情绪影响,比想象中要深远。
对当下的荣耀来说,重建内外信心是当务之急。正如李健所言:" 我们需要有一股上升的力量来提振我们荣耀的士气。"
(责任编辑:康嘉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