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京商报 11小时前

科创板审核加速 北芯生命上会迎考

根据安排,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北芯生命 ")科创板 IPO 于 7 月 18 日上会接受大考。这是近期上会的第二家选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 IPO 药企。上交所官网显示,北芯生命于 7 月 8 日披露了二轮问询回复意见,随即获得上会机会,这也体现了科创板审核速度的加快。除了北芯生命以外,目前还有 4 家选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医药企业正在排队科创板 IPO。其中,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第一家上会并通过的企业,目前,禾元生物已提交注册。此外,思哲睿于近期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同样处于提交注册阶段。恒润达生进度靠后,目前处于已问询阶段。必贝特则排队时间最长,已超三年。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上交所官网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 7 月 18 日召开 2025 年第 23 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北芯生命的首发事项。

招股书显示,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

回顾北芯生命科创板 IPO 之路。公司科创板 IPO 于 2023 年 3 月 30 日获得受理,同年 4 月 24 日进入已问询阶段。随着 IPO 审核收紧,北芯生命科创板 IPO 进入停滞状态。近期,证监会官宣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北芯生命科创板 IPO 也很快迎来新进展。公司于 7 月 8 日披露二轮问询回复意见,并于 7 月 11 日获得上会机会,于 7 月 18 日迎来上会大考。

作为一家选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北芯生命报告期内净利持续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9245.19 万元、1.84 亿元、3.17 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 -2.9 亿元、-1.4 亿元、-4359.62 万元,逐年减亏。

在二轮问询中,上交所共提出八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关于公司核心产品直测 FFR 产品、IVUS 产品的技术情况及销售情况,关于政策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关于经销销售以及关于销售费用、募投项目等。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北芯生命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共有 5 家企业排队

经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正在排队科创板 IPO 的企业中,包括北芯生命在内,共有 5 家企业系选用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的医药企业。

禾元生物系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上会并过会的企业。招股书显示,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拥有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在上市委会议上,上市委要求禾元生物说明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纯化平台两项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具体指标数据的可靠性等问题。

过会后仅 3 天,禾元生物科创板 IPO 于 7 月 4 日提交注册。

必贝特、思哲睿两家企业同样处于提交注册阶段。近期,思哲睿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必贝特是上述 5 家企业中,目前排队时间最长的一家。上交所官网显示,必贝特科创板 IPO 早在 2022 年 6 月 29 日就已获得受理,至今已超三年。

相较来说,恒润达生上市进度落后,目前正处于已问询阶段。公司科创板 IPO 于 2022 年 10 月 18 日获得受理,同年 11 月 11 日进入已问询阶段。今年 6 月 30 日,恒润达生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审核加速体现了监管层对创新医药企业的支持态度。这种提速反映了监管趋势正在向更包容、更高效的审批机制转变,旨在为尚未盈利但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前景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 CEO 卢克林认为,第五套标准的设置是科创板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为处于研发关键期、尚未盈利的科技企业提供了上市机会。它打破了传统以盈利为核心的上市标准,更加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未来成长潜力,有助于推动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前沿科技投资的机会,丰富了资本市场的投资标的。

恒润达生拟募资额最高

上述 5 家企业中,恒润达生拟募资额最高,共有 4 家企业拟募资额在 20 亿元以上。

即将上会的北芯生命是上述 5 家企业中拟募资金额最低的企业。此次科创板 IPO,北芯生命拟募集资金 9.52 亿元,拟投向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恒润达生、思哲睿、禾元生物、必贝特 4 家企业拟募资额均在 20 亿元以上,其中恒润达生拟募资金额最高,为 25.39 亿元,拟投向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项目、总部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思哲睿、禾元生物、必贝特拟募资金额分别为 20.29 亿元、24 亿元、20.05 亿元。

张新原表示,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核心意义在于为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创新药企开辟融资通道。该标准主要关注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和研发能力,而非短期财务指标,特别适合以下两类企业。一是处于关键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已完成核心产品概念验证,但尚未实现商业化,需要持续资金支持完成临床试验和上市审批。二是拥有突破性技术的医疗器械公司特别是从事高端介入器械、精准诊断设备等创新产品研发的企业,即使产品尚未获批上市,也可通过该标准获得资本市场支持。

" 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科创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位,通过差异化上市标准定向帮扶硬科技企业,最终促进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张新原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相关标签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新闻启迪财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