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经济观察报 19小时前

信托半年报“冷热”:头部机构净利润超 13 亿 百瑞信托等 4 家机构亏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 几家欢喜几家忧 "。截至 7 月 15 日,67 家信托机构中,已有 52 家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整体看来,信托行业收入分化明显,部分信托公司成绩亮眼,也有个别信托机构出现业绩 " 跳水 " 的情况。

从营业收入来看,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上半年,中信信托(合并)营业收入位列行业第一,达到 29.16 亿元;英大信托、华鑫信托分别以 19.41 亿元和 16.34 亿元的营业收入分列第二、三位。从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有 9 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超过 10 亿元;15 家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在 5 亿元— 10 亿元之间;23 家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在 1 亿元— 5 亿元之间。

分化成为信托行业上半年业绩的主基调。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有六家信托机构营业收入低于 1 亿元,分别为:东莞信托、万向信托、华宸信托、五矿信托、长城信托、华澳信托。其中,华澳信托的营业收入为 -2550.41 万元。

从净利润来看,在披露中期数据的 52 家信托公司中,中信信托(合并)、江苏信托、英大信托的净利润分别位列行业前三位,分别为 15.67 亿元、13.98 亿元、13.61 亿元。净利润超过 5 亿元的信托机构共有 10 家,分别为中信信托、江苏信托、英大信托、华润信托、华鑫信托、华能信托、华宝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粤财信托。

在上半年盈利的公司中,有 11 家信托机构的利润总额不足 1 亿元,另有百瑞信托、兴业信托、五矿信托和华澳信托 4 家公司出现亏损。

央国企股东背景的机构业绩较稳

上半年,具有央国企股东背景的信托机构,业绩表现相对稳定。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从排名情况来看,中信信托、英大信托和华鑫信托的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及信托业务收入表现出色,处于行业的前三。三家信托机构的股东分别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均为央企背景。

此外,江苏信托、华润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信托在营业收入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分别为 16.06 亿元、13.00 亿元、11.15 亿元、10.84 亿元。

具体来看,以中信信托为例,2025 年上半年,中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 29.16 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0.13 亿元,相较于 2024 年同期分别增长了 4.31% 和 14.30%。中信信托的信托业务收入增长明显,成为拉动营业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

用益信托表示,这一表现印证了中信信托 " 聚焦信托主业、优化业务结构 " 业务转型尤其是标品信托、家族信托、服务信托等方向的业务创新的成效,推动信托主业的实质性增长。

此外,英大信托依托国家电网股东背景,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业务积淀深厚,形成了 " 产融结合 " 的特色标签,在行业转型过程中显现出优势。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英大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 19.41 亿元,同比增长 19.18%;净利润 13.62 亿元,同比增长 24.42%。

用益信托称,英大信托长期积累的产业资源与客户黏性构成业务核心壁垒,信托主业收入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业务转型有核心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中融信托、民生信托均暂未公布上半年的业绩。此外,雪松信托、长安信托、四川信托也均暂未公布上半年业绩情况。

百瑞信托等业绩 " 跳水 "

数据显示,在 52 家披露中期业绩的信托公司中,百瑞信托、兴业信托、五矿信托和华澳信托 4 家公司上半年出现亏损。

2024 年以 3.71 亿元利润总额位列行业第 31 位的百瑞信托,如今写下央企系罕见的亏损首章。

此前电投产融公告的百瑞信托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百瑞信托资产总额为 121.38 亿元,负债总额为 1.58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 -0.33 亿元,净利润 -0.25 亿元。这也是百瑞信托近年首次出现亏损。

2024 年度财务报表显示,报告期内百瑞信托实现营收 5.93 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下滑了 28.02%;实现净利润 2.79 亿元,同比下滑 13.44%。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降,为其 2025 年上半年的亏损埋下了伏笔。

用益信托帅国让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百瑞信托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进一步扩大,其一,可能跟该公司的历史逾期项目有关;其二,百瑞信托在新业务领域如绿色能源信托、普惠金融等虽有布局,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盈利空间有限;其三,该公司在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步伐相对缓慢,导致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发展空间受限。

" 银行系 " 信托机构兴业信托上半年也出现亏损,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兴业信托亏损 1.46 亿元。据此前其控股股东兴业银行 ( 601166.SH ) 公布的 2024 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兴业信托实现营业收入 49.21 亿元,净利润 0.92 亿元。

此外,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华澳信托上半年亏损 6.23 亿元。2024 年同期,华澳信托亏损 9356.14 万元,今年亏损进一步加加大。

从 " 期中考 " 成绩可以看出,信托机构的业绩呈现分化的趋势。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

帅国让向记者表示,一方面,跟信托公司的战略应变及执行能力相关,部分公司展现了较强的业务腾挪能力及战略转型节奏;另一方面跟信托公司以往历史包袱大小及存量不良资产处置能力的差异性有关。在信托业务三分类的指引下,未来信托公司间的业绩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部分公司凭借转型的先发优势会脱颖而出。

如何转型破局?

在信托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头部信托不断在探索服务信托。

比如,2025 年 7 月 17 日,中信信托中标了金科股份与重庆金科两个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受托规模预计超过 1500 亿元。

6 月 27 日,中信信托披露,其联合中信银行、中信保诚人寿等中信集团金融子公司,协同中信集团养老产业平台上海中信兴业养老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推出 " 银行 + 保险 + 信托 + 产业 " 四位一体的信托养老服务业务。

华宝信托也曾向记者表示,该公司积极回归信托本源,大力布局特殊资产业务,灵活运用信托制度优势,为困境企业制定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提升企业不良资产回收率,助力企业风险处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于信托机构如何转型破局,帅国让表示,在信托业务新三分类的指引下,信托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重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需根据自身的股东背景及资源禀赋进行战略定位,差异化转型发展。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可加大净值化的资产管理业务,而服务能力强的公司可继续开展资产服务信托,做托管、风险隔离、风险处置、财富管理业务。

此外,信托机构还需加强组织架构、投研体系、系统建设及人才团队组建,不断优化完善市场化的薪酬和竞争机制。

一位信托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信托公司从降低盈利波动角度做好布局,一是应该紧密围绕做好 " 五大文章 " 进行业务布局,大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发展,逐步提高 " 五大文章 " 在业务投向中的占比;二是应该围绕资产服务信托提升受托能力,逐步提高资产管理信托的盈利贡献,降低公司盈利波动。资产服务信托是发挥信托优势的特色业务,结合社会需求变迁所衍生的信托服务,联结百业,关乎民生,不可替代,未来持续处于上升通道,应该成为信托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进行重点布局的赛道。

关于如何做好信托转型布局,该人士建议,一是建议加快出台资产服务信托各类型业务细则,目前行业缺乏规范指引;二是信托公司应从战略重构入手,尽快调整内部制度、部门架构、人才储备、考核安排、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安排。

相关标签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理性·建设性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