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号出海 · 第 130 篇2024 年,儿童动画片《Bluey》成为全美观看量最高的流媒体节目,撑起了 BBC Studios 史上最高营收。儿童 IP,向来被当作文化产业的「附属」,可《Bluey》里这只澳大利亚蓝色小牧牛犬,却成了 BBC 布局全球的「秘密武器」。为什么中国儿童内容始终难以破圈?或许,答案藏在这只「狗」的故事里。
BBC Studios 2024/25 财年收入达 29.6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EBITDA 达 3.03 亿美元,实现连续四年利润超过 2.69 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儿童动画《Bluey》成为 2024 年全美最热流媒体节目,带动 BBC Studios 消费品业务大幅增长,并将在 2027 年推出与 Disney+ 合作的电影版。
BBC Studios 旗下流媒体平台 BritBox 也迎来全资控股后首次完整财年,营收同比增长 20%,尤以《Ludwig》和《Blue Lights》等英剧在北美表现亮眼。
其纪录片业务同样强势,由汤姆 · 汉克斯配音的《The Americas》成为美国 15 年来收视最高的自然纪录片。BBC Studios 强调,所有利润将用于支持 BBC 在英国的公共服务使命。
《Bluey》里来自澳大利亚的蓝色小牧牛犬,没有炫酷打斗、没有 AI 换脸,也不需要算法加持,却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流媒体观看冠军,撑起了 BBC Studios 近 30 亿美元的营收体量。不仅卖出了内容,更卖玩具、图书、周边、主题展、沉浸式体验,乃至即将上映的 Disney+ 电影。
对 BBC 来说,儿童 IP 从来不只是节目,它将儿童 IP 视作软实力布局的一环,贯穿观众人生每个阶段的文化资产。
相较之下,中国的儿童内容依旧停留在「早教动画」或「应试故事」,它可以是工具,但很少成为「文化伙伴」。
从《小猪佩奇》到《Bluey》,欧美的儿童 IP 善于讲述家庭、日常与幽默里的微妙感情;中国的同类动画产品更偏向「说教」与「知识传授」,缺乏让人终身留恋的情感联结。
《Bluey》虽然是澳大利亚 IP,但通过 BBC Studios 的全球分销、Disney+ 的合作,以及主题乐园和展览的体验式延伸,成为文化出海的理想模型。真正能走向全球的儿童内容,不是靠模仿日韩,也不是做给大人看的「国风儿童剧」,而是能让每个文化背景的人都产生代入感,并愿意为之消费一生的「情感陪伴型 IP」。这或许正是我们的内容产业最常忽视的巨大空白。
译者|彦舟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variety
原文作者|Naman Ramachandran
原文发布日|2025.07.15/ 周二
《主编浅度》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