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时速 600 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项目目前进展顺利,第一阶段的工程样车已于 2024 年 7 月圆满完成研制。据了解,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的核心在于车载高温超导磁体——其超导磁极可产生超过 5T 的强大磁场,为列车提供可靠牵引力。
高温超导材料则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这类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还蕴含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光大证券指出,和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相比,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较高的临界温度(液氮温区)、较高的载流能力、较高的临界场强、较高的力学强度,以及相对廉价的生产原料等优势,正加速推动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根据赛迪数据,预计 2030 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将超百亿至 105 亿元,2024~2030CAGR 为 53.91%,其中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4 年的 3 亿提升至 2030 年的 49 亿元,CAGR 为 59.29%。
2、阿里达摩院多癌早筛 AI 已服务 9 个国家和地区 2000 万人次
据媒体报道,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 AI for Good 峰会上,阿里达摩院受邀分享多癌早筛 AI 的最新进展。据了解,该技术已覆盖全球 9 个国家和地区,服务 2000 万人次,推动 AI 成为人类社会抗击癌症的重要工具。
除了阿里,华为、科大讯飞、Kimi 等科技领先企业也相继进入 AI 医疗赛道,重点布局名医智能体、AI 诊疗、新药研发等方向,AI 医疗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东莞证券表示,随着国内科技巨头争相布局 AI 医疗赛道,有望快速推进我国医疗信息化和普惠化进程,并加速 AI 垂类应用场景落地。
3、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据媒体报道,三星显示公司已开始为可折叠 iPhone 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做准备。据悉,该公司正在为苹果公司建设一条专用于可折叠显示屏的生产线。据悉,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该工厂产能为每月 3.5 万片(基于第六代玻璃基板)。换算成 7 英寸可折叠 OLED 标准,年产能为 1500 万片,月产能为 125 万片。
据 TrendForce 数据,2024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 1780 万台,预计 2027 年有望增长至 7000 万台,2024-27 年 CAGR 为 57.8%。华西证券表示,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实现加速放量,并有望引领折叠屏产业链实现创新升级。看好折叠屏 UTG 盖板、铰链等核心增量环节以及液态金属、3D 打印等新工艺。
4、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 800%!该地区这类产品需求爆棚
今年夏天,东北等地罕见高温令空调需求爆棚。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6 月 23 日— 29 日及 6 月 30 日— 7 月 6 日两周,黑龙江省线下空调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817.68% 和 438%,吉林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128.76% 和 788.4%。
2025 年 6 月我国气温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6 月 17 日为 2025 年第一个高温日,相较于去年提前约半个月。截至 7 月 4 日,中国气象局已发布多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同时,欧洲也遭遇极端高温天气。西班牙局部气温达到 46 ℃,打破 1965 年以来纪录。海外来看,法国创下 40.9 ℃的 6 月气温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回溯,气温变化与空调销量显著正相关。中信建投指出,受 " 热穹顶 " 效应和全球变暖趋势影响,北半球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按历史经验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同时,新一轮的限额式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Q3 夏季空调需求整体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