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孟帅,编辑 | 深海
曾经的 " 高端零食第一股 ",或即将迎来 " 易主 " 时刻。
7 月 10 日,良品铺子抛出了一份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停牌公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公告发布之前,良品铺子的股价已于当天涨停。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自良品铺子创立以来,创始人杨红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执掌着公司董事长的大印。但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良品铺子已两度更换董事长人选。
2023 年 11 月,良品铺子董事长这一重任,先是交到了另一位创始人杨银芬的手中。到了今年 3 月,程虹成为了新的接棒者。一个月后,杨红春又重新担任起公司总经理一职。
然而,在频繁 " 换帅 " 的背后,良品铺子的业绩困局并未得到有效改善。2023 年、2024 年,公司营收连续两年下挫,其归母净利润则在下滑后直接转为亏损。仅去年一年时间,良品铺子合计净关闭 589 家。
进入今年第一季度,良品铺子业绩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曾经市值超 300 亿的零食巨头,如今市值已缩水至不到 60 亿元。而高层推动的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许进一步加速了良品铺子此番筹划控制权变更的进程。
" 高端零食第一股 ",或将 " 易主 "
7 月 10 日晚,良品铺子对外发布《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显示,因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良品铺子称,鉴于该事项正在洽谈中,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有关规定,经公司向上交所申请,公司股票自 7 月 11 日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2 个交易日。
良品铺子表示,公司将根据上述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上述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
不过,雷达财经注意到,在此次发布的公告中,良品铺子并未透露其未来 " 新主人 " 的具体信息。
据良品铺子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实际控制人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
截至去年末,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持有良品铺子 35.23% 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2.99%。
天眼查显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以及宁波汉旭艺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均为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的合伙人。
另据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在良品铺子的控股比例分别为 23.48%、8.95%、4.51%、2.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良品铺子筹划控制权变更的公告于 7 月 10 日盘后发布,但当天开盘不到半小时,良品铺子的股价便触及涨停。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 13.71 元 / 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 10.03%。
就在前述公告发布后不久,良品铺子再度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收到了一份监管工作函。而这则监管工作函的发出,正是因为良品铺子在重大事项披露前出现了股价涨停的情况。
据悉,此次监管工作函涉及的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般股东、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以及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目前,良品铺子的最新市值为 54.98 亿元,但相较此前一度超过 300 亿元的高光时刻,其市值已缩水 260 多亿元。
创业约二十载,近来频频 " 换帅 "
作为昔日的 " 高端零食第一股 ",良品铺子近段时间以来高层变动颇为频繁。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自 2023 年 11 月以来,公司已两度更换董事长人选。
公开资料显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都是良品铺子的创始人。在一同创业之前,杨红春和杨银芬都曾在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有过多年的工作经历。
2005 年,科龙被海信收购后,杨红春选择放弃优渥的薪资和待遇,毅然投身创业大潮,随后他力邀杨银芬、张国强等伙伴一同加入,共同开启了良品铺子的创业征程。很长一段时间里,杨红春一直执掌着良品铺子董事长的大印。
然而,近年来公司业绩面临挑战,发展遭遇瓶颈。在此背景下,良品铺子试图通过 " 换帅 " 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活力。2023 年 11 月,杨红春将良品铺子董事长、总经理的重任交到了好兄弟杨银芬手中。
彼时,新官上任的杨银芬在全员信中满怀感激地表达了杨红春对自己的信任," 老实讲,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能将几十亿的身家托付给我,让我全盘管理。我的内心,一直在要求自己,任何情况下,不能辜负这种超越兄弟情谊的信任!"
不过,杨银芬接下的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他坦言," 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为了带领公司走出困境,杨银芬围绕 " 强化业务创新,全面提升经营效率 " 这一核心主题,果断启动了新一轮改革。
为此,他还不惜对良品铺子 " 自砍一刀 ",实施了公司成立 17 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降价行动:300 款产品平均降价 22%,最高降幅 45%,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零食上。
杨银芬上任后,良品铺子积极寻求变革,坚持产品差异化定位,对全品类产品启动了 " 减法 " 升级,并开展精益管理措施,以求不断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反映在公司业绩上,杨银芬大刀阔斧的改革却收效甚微。
最终,杨银芬 " 下课 "。在上任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过后,杨银芬于今年 3 月请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杨银芬从良品铺子获得的税前报酬高达 209.9 万元。对于此次人事调整,良品铺子向媒体表示,该人事变动由董事会选举决定,目的在于寻求更专业化的治理。
而接棒杨银芬董事长这一职位的人选,则是此前在公司担任董事的程虹,他还将暂时代行总经理职责。直到今年 4 月,身为公司创始人的杨红春又重新接下公司总经理的重任。
据悉,程虹出生于 1963 年 3 月,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曾在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还曾兼任武汉光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据良品铺子方面介绍,2024 年 1 月,程虹担任良品铺子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召集人期间,深入经营一线,完成对良品铺子供应链体系门店终端模型、服务质量、经营模式转型策略、品质价值观的经营策略等方面系统研究和评估,在公司经营中得到了持续地应用。
频换高层,难解业绩困局
事实上,在高层频繁人事调整的背后,良品铺子的业绩已在低谷中徘徊许久。
财报显示,在 2022 年创下 94.4 亿元的营收新高后,良品铺子的营收便如坐上了滑梯一般持续下滑。2023 年、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下降 14.76%、11.02%,一路跌至 71.59 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还不及公司 2019 年的营收规模。
深入剖析良品铺子去年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受市场及平台流量影响,产品价格下降及门店数量减少。同时,公司在门店渠道对部分产品实施降价等策略。虽然这一策略调整促使门店客单数稳步提升,但对销售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雷达财经了解到,去年,良品铺子的直营门店数从上一年的 1256 家降至 1033 家,加盟门店数从上一年的 2037 家降至 1671 家,同比分别净减少 223 家、366 家。这意味着短短一年时间,良品铺子的门店数合计净减少 589 家。
而良品铺子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则更令人担忧。这一指标先是从 2022 年的 3.35 亿元下降 46.26% 至 2023 年的 1.8 亿元。到了 2024 年,该指标更是进一步恶化,直接由盈转亏,录得 0.46 亿元的亏损。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的毛利率指标也面临挑战。去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减少 1.82 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坚果炒货、果干果脯、肉类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点几大板块的毛利率无一幸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于去年并不尽如人意的盈利表现,良品铺子解释称,主要系公司在门店渠道对部分产品实施降价策略,并通过供应链提效、精益生产改善、经营成本优化等方式提升经营效率。
2024 年,公司正处于经营策略调整阶段,降价对毛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因毛利率等变动,公司部分门店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以上均带来了净利润的下降,随着公司对供应链及各项业务的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措施的稳步推进,预计调整效果将逐步释放。
除前述原因外,良品铺子提前终止了 2023 年员工持股计划,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在取消日做加速行权处理,将原来在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受业务规模下降及各地政府政策实施节奏的影响,公司去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下降较多。此外,2023 年公司取得股权投资收益 6000 万元,而去年无上述股权投资收益。
进入 2025 年,良品铺子的业绩仍旧没有好转的迹象。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再度下跌 29.34% 至 17.32 亿元。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依旧身陷亏损泥沼,且一个季度 0.36 亿元的亏损便已逼近去年一整年 0.46 亿元的亏损规模。
对此,良品铺子解释称,一季度公司整体营收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缩,叠加消费分层等因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
有分析认为,杨红春、杨银芬、程虹轮番上阵,其核心目的之一正是为了挽回公司颓软的业绩。但高层经历频繁的变动后,良品铺子的一系列改革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业绩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提振。此番筹划控制权变更一事,或是良品铺子管理层失去发展信心后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