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3小时前

30 万交付奇迹破纪录!小米汽车再传捷报:SU7 是最大功臣

7 月 10 日,小米汽车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小米汽车上市 15 个月,完成了 30 万辆交付,这应该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当中,最快达成 30 万交付的汽车品牌了。

(图片来自微博)

回顾一下小米的交付里程碑,第一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4 月 3 日开启首批交付,达成首个 10 万辆交付里程碑耗时七个半月。在多班倒模式下,小米汽车的产能继续爬坡,从 10 万辆到 20 万辆交付仅耗时 4 个月。5 月 22 日的小米 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就表示小米 SU7 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 25.8 万台。

造车新势力当中,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靠一款车型达成近 26 万台交付的并不多,更何况还是一款主打运动操控定义的纯电轿车,本身就和主流的国内汽车消费有一定的违背。曾经获得年度中大型 SUV 销量冠军的理想 ONE,累计交付量也达不到小米 SU7 短短几个月的交付规模。

小米在 3C、家电等领域积攒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品牌影响力巨大,跨界造车吸引了数码和汽车两个圈子的高度关注,也得益于雷军的个人魅力和 SU7 讨喜的外观设计跟产品力,小米汽车迅速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流量中心。如今在小米汽车官方购买渠道也能看到,SU7 上市至今没有迭代和改款,交付周期也要 30 周左右。

而小米 YU7 的上市,彻底引爆了新能源车市,打破了行业对 " 纯电高端不好卖 " 的固有印象,上市 18 个小时,锁单量就超过 289000 辆,交付周期长达 40 周以上,又是一个奇迹。雷军也说过,后续不再公布 YU7 的订单量,不想再引起质疑和讨论。

根据一些 " 准车主 " 的反馈,小米 YU7 Max 的交付周期有所缩短,猜测是二期工厂开始投入生产,一期工厂的交付压力有所缓解,而没来得及抢到首批现车的小伙伴大概可以更早提到新车了。

(图片来自小米汽车)

或许在外界看来,小米汽车的成功是 " 运气好 ",造了一个好看的壳子,拼了一套主流的配置方案,剩下的全靠营销。实际上,电车通认为,小米汽车的成功,和对年轻悦己消费的精准洞察有关。

小米汽车首席设计师李田原在一档对话栏目中提到,技术参数可以对标,但情绪价值无可替代,小米汽车的设计就是如此考量。近期,小米的 SU7 Ultra 和 YU7 分别作为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宁波站的官方指定安全车和医疗车出席,这曝光和影响力又更进一步。

30 万辆交付中,大概有大半的车型是 SU7 系列,电车通猜测,YU7 的交付走上正轨之后,小米的下一个 10 万辆交付,有可能会缩短到 3 个月左右。雷军也在一次直播当中提到,小米汽车 2025 年的交付目标从 30 万台提升至 35 万台。

YU7 是小米汽车的下一个爆点,但同时也会给小米汽车的交付体系造成巨大压力,难免会因为提车太晚造成一部分用户的流失,电车通曾在线下了解过一部分消费者的真实想法,都因为交付周期太长而放弃。只能说,这泼天的富贵,是小米汽车需要用力接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