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阿里正在押注企业级 AI 战场,钉钉作为其核心落子,正经历一场 " 智能 " 跃迁。
7 月 8 日,钉钉全新发布 AI 表格。在钉钉 AI 表格里,每张表、每一列、每一个单元格都是 AI 的入口,AI 不仅能实时分析、洞察数据背后的意义,也可以快速搭建业务流程。
AI 表格还推出 " 表格即文档 " 功能,首次将文档融入数据表,表格里的每一行都是一个独立的文档,整个多维表变成了一个强大的业务知识库,所有碎片化、非结构化信息都能被清晰呈现、轻松检索。
钉钉 AI 表格的推出,远非一次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承载着阿里 AI to B 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标志着钉钉向 " 智能体 " 转型的实质性动作。
今年 3 月,昔日灵魂人物陈航回归并担任 CEO,钉钉的战略重心转向聚焦用户体验优化和用户共创的 AI 原生生产力工具打造。据悉,陈航回来后强调两件事情:一是优化产品体验,二是回归一线,倾听用户需求。
AI 表格是陈航交出的首个产品答卷。
AI 时代,业务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而表格作为企业最熟悉的生产力工具,能够高效承载、呈现与处理海量信息。AI 的加入则让企业实现用一张表构建自己的智能业务系统,真正打通信息孤岛。
钉钉 AI 表格的 " 智能 " 首先体现在内容生成上,AI 表格不仅能提取、分类、理解、匹配信息,还能按照要求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其次,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 就会自动生成复杂计算公式。
此外,AI 表格可以创建自动化流程:用户设定好 " 触发条件 " 与 " 执行动作 ",一旦数据有变动,AI 就会立即响应。例如,内容变更自动通知指定人,或到期前自动创建待办提醒,这些能力直击企业流程效率痛点,为 " 用一张表管公司 " 提供落地支撑。
目前,钉钉 AI 表格已成为众多企业落地 AI 应用的重要工具,应用场景包括电商运营、品牌大促、机场管理等。
以电商运营为例,对于电商品牌来说,跨平台、多店铺的评论分析至关重要。过去靠人工汇总 Excel,耗时费力,3 天才能出结果。引入钉钉 AI 表格后,RPA 工具每天会自动抓取各平台评价数据,实时更新到表格中,表格内的 AI 字段模板瞬间完成海量消费者评价分析,自动将好评、差评、中评分类整理,10 分钟完成原来 3 天的工作。
不仅如此,针对多家店铺的 DSR(卖家服务评级系统)数据也统一在表格中管理。评分数据自动采集更新后,运营人员通过可视化仪表盘一眼看清所有店铺表现。一旦发现某商品差评激增,立即触发仓库质检或下架,防患于未然。
AI 落地已经成为当前 AI 发展的主基调,不过,这件事才刚刚开始,还面临很多挑战。不同于 AI to C 产品具备流量效应,B 端产品往往基于价值逻辑,要从实用和效率角度去思考。
这种特性在钉钉所在的协同办公赛道尤为凸显,字节飞书与腾讯企服正凭借产品力与 AI 应用的快速跟进构筑壁垒。在钉钉内部人士看来,要从产品底层架构去思考 AI to B 的终极形态,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AI 浪潮之下,钉钉虽握有先机与战略决心,但能否将 AI 表格打造为企业级市场的 " 拳头产品 ",并以此撬动整个生态,仍需在实战中经受严苛考验。
钉钉的十年积淀与陈航的二次入局,正迎来 AI 时代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一场围绕企业智能生产力的深度角逐已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