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4分钟前

极越汽车复活在即?!百度与吉利都不甘心,但能否重拾用户信任?

极越汽车,复活了?!

作为互联网巨头百度与汽车巨头吉利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汽车因股东分歧、内部贪腐、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已于去年 11 月初停工停产。

日前,极越汽车 CEO 夏一平突然转发了两条微博,一条是极越汽车官方微博发布的《极越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十六次)》(以下简称:《说明》);另一条是自媒体博主 @科技小公举 与极越 01 的 " 分手 " 视频,该博主出售了自己购买的极越 01,并在视频中对这款车的智能座舱大加赞赏,认为极越汽车的智能座舱在新能源车企中可排进前三。在视频的最后,该博主提到极越正在进行重组,有新的资金注入。

(图源:微博截图)

这两条微博,一条是对消费者的保障,另一条则是对极越产品和新动作的评价。结合前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在朋友圈透露的集度董事会已经同意重组,正在沟通重组方案来看,极越汽车或许即将打赢这场「复活赛」。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到现在,停产停工的车企不在少数,传出复活的消息也有不少,例如威马、高合、哪吒等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成熟,已破产的车企复活后未必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很难为投资者带去利益,对于投资者而言堪称一场豪赌。正因如此,威马、高合、哪吒等车企多次与投资者洽谈合作,频频爆出得到投资的消息,资金却难以落实,复工更是遥遥无期。

那么问题来了,极越汽车到底是复活在即,还是诈尸?

到目前为止,极越汽车 App 除了购车相关服务外,大多可以正常使用。在 5 月发布的《说明(第十四次)》中,极越汽车宣布极越商城重新开放,车虽然买不了了,但车模、衣服、杯具等商品仍在出售。

(图源:极越 App 截图)

6 月初,极越商城重新开放后因订单激增,官方一时间处理不过来,被迫在《说明(第十五次)》中致歉。到了 6 月中旬,极越汽车在《说明(第十六次)》中透露了两条重磅消息。

首先是极越汽车与领克达成售后协议,将通过领克的备用 400 热线为车主提供售后维保、道路救援等服务,其次是经过内部审慎与评估,极越汽车将在下半年为用户提供一次智能辅助驾驶 OTA 升级服务。

造车新势力破产后,消费者最担心的是关乎汽车还能用多久的售后服务,拥有吉利支持的极越汽车,轻易解决了用户的顾虑,甚至持续为产品 OTA 升级智能驾驶功能,刷了一波消费者的好感。

无论是线上商城重启,还是为产品提供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OTA 升级,都透露出极越汽车有复活的迹象。而相较于子品牌众多,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 725151 辆的吉利,百度可能更乐意于见到极越汽车复活。

百度汽车业务主攻方向是智能驾驶和 Robotaxi。百度 CEO 李彦宏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Robotaxi 业务萝卜快跑已在全球 15 座城市部署了超过 1000 辆无人车,第一季度订单量超过 140 万单。

(图源:萝卜快跑)

问题是自动驾驶尚未被批准全面落地,Robotaxi 也只是在规则范围内进行测试,暂时很难盈利。Robotaxi 在未来或能大放异彩,可属于它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搭载百度智驾方案的爆款车型不多,而且能力足够的车企,都在自研智驾技术。Momenta、华为、小马智行等智驾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与百度争抢市场。百度需要更深层次参与造车,提高智驾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

相较于重新打造一个子品牌,复活拥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极越汽车,对于百度而言无疑是更好的方案。站在吉利汽车的角度,极氪汽车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 90740 辆车,同比增长 3.26%,有点涨不动的迹象,需要其他子品牌与极氪联合,帮助吉利汽车在高端市场实现销量突破,极越同样是个不错的选择。

极越汽车崩溃后,夏一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在 2023 年 4 月,极越的资金就只够活两个月了,完全靠账上的钱才活到 2024 年。2024 年 6 月底,他去拜访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请求李书福为极越站台和融资并拉长账期,提出了让李书福与李彦宏会面的建议。可李书福表示吉利已经不怎么对外投资了,李彦宏与李书福的会面,则没有邀请夏一平。

在电车通看来,没钱硬撑的极越汽车,最大的问题不在钱上。吉利和百度不愿意继续投资极越汽车,最根本的原因大概率是花了很多钱却没有造出爆款车型,且内部存在严重贪腐。

夏一平表示 2023 年战略会上曾告知各方 2024 年将亏损 70 亿到 75 亿元,4 年累计开销 160 亿元。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两百亿只是入场券,即便是蔚来、小鹏这些头部造车新势力,2024 年亏损也分别达到了 226.58 亿元、57.9 亿元。但蔚来亏损的背后是行业第一的充换电生态,小鹏亏损的背后是爆款频出,今年有望扭亏为盈。同样出现内部贪腐的小鹏汽车,在王凤英上任后迅速改善。

以往亏损几十亿到上百亿不算太大问题,只是小米汽车历时三年消耗一百多亿元就打造出了爆款产品 SU7,撕下了行业的遮羞布,以至于股东不再愿意继续投资亏损严重、成绩平平的极越汽车。在知乎平台,不少网友表达出了类似的看法。董事会重组后,百度、吉利可能会插入更多高管进行监督,确保资金有效利用。

(图源:知乎截图)

在决定复活后,极越汽车需要面对的下一个问题,则是消费者是否还愿意接受这个品牌。至于核心团队解散的问题,考虑到极越汽车售后可以与领克合作,从吉利团队调一部分人员帮助极越汽车度过困难期,问题不是很大。极越汽车本就有许多员工跳槽到吉利,回归极越也是有可能的。

在各大平台,电车通发现网友们对于极越汽车产品的评价以称赞居多。例如某资讯平台网友表示,极越汽车外观很不错,系统也很流畅,一年半以前就可以在上海城区使用智驾功能了。互联网巨头百度提供的智驾和智舱方案,为产品兜住了体验的下限。

(图源:资讯平台截图)

极越汽车被吐槽的部分,则主要包括半幅方向盘、无门把手车门等过于科幻的设计,这些设计引发了消费者对其安全性和体验的担忧。毕竟隐藏式门把手在车祸时没能弹出的新闻一箩筐,更不用说没有门把手的车门,一旦车祸致使车门扭曲变形,其他人员很难从外部打开车门实施救援。

大多数车企在宣告破产之前,会经历销量下滑期,威马、哪吒皆是如此,破产只是他们的讣告罢了。极越汽车则不同,从销量数据来看,在停工停产前的 10 月,极越汽车销量还冲上了新高峰,其产品销量大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在知乎平台,极越汽车浏览量最高的话题也是「极越汽车为何会突然倒闭」。

(图源:电车通制作)

这些信息表明,不是消费者抛弃了极越汽车,而是极越汽车内部的问题导致其在上升期暴毙。极越汽车若能复活,有很大机会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看出,极越汽车的倒闭与威马、哪吒、高合等品牌完全不同。实现量产的新能源车企在倒闭前都会经历「被消费者抛弃」这一阶段,产品销量逐月下滑,直至接近于零。极越汽车是在我们没预料到的情况下突然暴毙,打了全行业一个措手不及。

极越汽车董事会重组的过程中,吉利、百度大概率会安插更多高层,以提高在极越内部的话语权。百度的支持,意味着极越汽车依然可以向用户提供业界领先的智驾和智能座舱体验,吉利为极越汽车提供的流量加持,则有助于极越汽车快速重塑品牌影响。

(图源:极越汽车)

电车通认为,极越汽车重组,除了百度深度参与造车,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很吉利要借助极越的力量对抗小米汽车。小米的定位与极氪汽车较为相似,但借助雷军和小米的品牌影响力,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 15 万辆,大约是极氪汽车的 1.7 倍。

吉利需要另一个定位高端、年轻化的品牌,分担极氪汽车的压力。领克汽车市场表现优秀,却偏稳重气质,银河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场,都不适合承担这一任务,而极越汽车无疑是吉利旗下最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吉利和百度严格管控下的极越汽车,有望摒弃之前曝出的种种弊端,更稳定快速地发展,承担起协助吉利对抗小米汽车、帮助百度提高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的重任。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