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7 月 4 日,小马智行和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在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 Robotaxi 发布仪式。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由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公共交通署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 · 哈希姆 · 巴赫罗齐安和小马智行副总裁施雨共同签署,目的就是推动自动驾驶 Robotaxi 在迪拜的商业化落地。
按照规划,小马智行 Robotaxi 将会分阶段在迪拜落地运营,首批车辆计划于 2025 年启动路测,无缝对接迪拜地铁、有轨电车以及海上航线等综合交通网络。迪拜是中东地区的创新枢纽,也是高新技术集中呈现的地区,Robotaxi 落地商业化,对于周边地区来说,将会具备一定的示范性。
从出行场景来看,Robotaxi 目前可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接驳任务,路途普遍较短,会是一个比较刚需的出行场景。
不久前罗超频道就报道过,小马智行第七代 Robotaxi 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的 2025 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上亮相,看这架势,这家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做好了进入香港市场的准备。
小马智行在其最新发布的第七代 Robotaxi 上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采用了 100% 车规级零部件,并重点针对成本效益和跨平台适应性上进行提升,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下降 70%,使用 14 颗摄像头、4 颗毫米波雷达、9 颗激光雷达等 34 个传感器,可检测 650 米处的物体和环境,4 颗 NVIDIA Orin-X 提供了 1016TOPS 算力,官方宣称有 10 年 60 万公里的设计寿命。
Robotaxi 的软硬件冗余和安全标准更高,长期以往被过高的量产成本困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所以,一众 Robotaxi 的迭代目标都放在 " 降本增效 " 上,新平台、新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规模效应优势渐渐显现," 萝卜 " 也就具备了跑通全球的条件。
解决了 Robotaxi 的量产问题,对自动驾驶公司而言相当于已经半只脚迈进商业化的大门,接下来就是持续建立合作,并针对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进行本地化适配,加速铺开和走量,打好 Robotaxi 商业化跑通的基础。
很显然,Robotaxi 并不是局限某个单一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相反,它比单纯的汽车产品更需要规模效应来推动,这也是为什么自动驾驶公司需要不断推进全球化运营。" 萝卜 " 赛跑,已经到了临近大规模商用的阶段,卷车队规模、卷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卷市场扩展,已经是接下来的常态。可能不久之后,我们还能看到小马智行在市场探索这块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