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控 ETF 新规 8 月施行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李海媛 网编:王巍 2025-07-06
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以下简称 "ETF")风险管理、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近日,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 ETF 风险管理指引。从内容看,不仅强化基金管理人 ETF 运作风险防控要求,更明确会员客户 ETF 交易行为风险管理,也对基金管理人的人员、系统与制度等作出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ETF 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交易行为也更加复杂。实时风险监控和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ETF 风险管理迎新规!7 月 4 日,上交所修订并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 4 号——交易型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同日,深交所也修订并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 4 号——交易型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上述新规均自 8 月 1 日起施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管理公司运营风险管理业务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风险管理指引》同时废止。
据悉,ETF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交易所买卖、申购和赎回 ETF(以下简称 "ETF 交易 ")可能产生风险的防范、控制与处理。具体来看,沪深交易所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强化基金管理人 ETF 运作风险防控要求,要求基金管理人加强 ETF 申购赎回清单管理,审慎设置申购赎回清单重要参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优化应急演练安排。二是明确会员客户 ETF 交易行为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会员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做好客户分类管理,加强 ETF 交易风险管理。
同时,沪深交易所都对基金管理人的人员、系统与制度作出明确要求,强调基金管理人应当设立 ETF 运作团队和风险管理小组,并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同时,上述文件还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风险监控系统,实时监控 ETF 运作情况。
另外,沪深交易所还要求,会员应当建立参与 ETF 投资客户的分类管理机制,强化重点客户的 ETF 交易行为管理。客户在开展 ETF 交易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会员应当将其列为重点客户加强管理:大量或者频繁开展重点监控 ETF 日内回转交易的;大量或者频繁开展 " 申购—卖出 " 或 " 买入—赎回 " 等操作,会员认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根据相关规定,已经被列入重点关注客户的;其他可能引发风险的。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ETF 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交易行为也更加复杂。实时风险监控和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ETF 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其风险可能传导至整个金融市场。通过加强监控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风险,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ETF 制度机制持续优化
近年来,ETF 规模迅速壮大。从近五年来看,Wind 数据显示,2020 — 2024 年末,ETF 的规模依次为 1.11 万亿元、1.42 万亿元、1.61 万亿元、2.05 万亿元、3.73 万亿元。截至 7 月 6 日,ETF 最新规模合计达 4.32 万亿元。
在 ETF 持续扩容的背景下,相关部门也持续出台政策助力其发展。例如,2025 年 1 月,中国证监会就印发了《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 " 长钱长投 " 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
沪深交易所在发布前述修订文件的同时,也表示后续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加强 ETF 自律监管,持续研究优化 ETF 制度机制,推动 ETF 市场高质量发展。
" 通过强化基金管理人的风险防控要求和管理会员客户交易行为,能够有效识别和控制 ETF 运作中的潜在风险,减少因管理不善或异常交易行为引发的市场波动。强化风险管理,可以使投资者对 ETF 市场的安全性更有信心,从而有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柏文喜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