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访谈 如果说 MG 是自主品牌中最会 " 玩 " 的品牌之一,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去年山东淄博的 " 俞烤鱼 " 盛宴,很多人仍记忆犹新,6 月 30 日,MG 又来到了天津,以 " 火力全开、敞开来玩 " 之势举办了一场 MGHoliday,在发布 MG Cyberster2026 款与 MG5 2026 款的同时,传递着 MG 品牌 "YOUNGFOREVER" 的精神主张。
抓住当下 布局未来
与如今各大发布会动辄 2 个小时甚至更长相比,本次 MG 品牌夏季新品发布会显得非常 " 干练 "。一款低价燃油车和一款高价纯电跑车同台发布,更是实属少见。
细品之下,这正是 MG 在产品战略上的 " 立足当下、布局未来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猫王等众多名人都曾选择 MG 旗下车型作为自己的座驾。门基乐队甚至以 MGB GT 为名,创作了一首单曲,以表达对 MG 跑车的热爱。
这或许就是在如今新能源大势下,MG 品牌燃油车销量仍占多数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持续深耕燃油车的底气。
由于目前燃油车依旧是 MG 品牌的主要销量来源,因此持续更新燃油车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其现在的市场,即 " 抓住当下 "。
俞经民表示,汽油车也要升级迭代,要进化,绝对不能说燃油车市场没有了。
对于燃油车的发展,他指出,市场依然存在,不能被忽视。在欧洲市场,MG 的燃油车 MG HS 多次成为英国单月全市场冠军,充分证明了燃油车的市场潜力。
刚刚担任 MG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的陈萃也在发布会现场深深感受到,MG 的车友不但喜欢其燃油车,还乐于进行改装。
他坦言,更新迭代燃油车是为了稳固现有市场份额,有如此多喜欢玩改装的用户,MG 品牌为什么不把更好的燃油产品给到他们。
在陈萃看来,燃油车和纯电车,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没有现在就不会有未来。
他认为,如果有品牌到今天为止只做燃油车,不做新能源,证明这个品牌对未来市场也没有那么大的雄心。
在新能源产品方面,本次发布会上,MG 品牌不但推出了纯电跑车 MG Cyberster 2026 款,还明确提出未来两年将推出 13 款新能源车,涵盖纯电、插混和增程等多种形式,坚定推进 "All in 新能源 " 的转型方向。
如此,MG 将继续以燃油和新能源并行的产品矩阵,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据陈萃透露,未来,MG 不排除会推出 HEV 车型,若用户需求导向有 HEV 方向,MG 品牌将及时跟进,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的思路,使 MG 品牌可以始终保持竞争力。
依托上汽集团在电池技术、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领域深厚的技术储备,MG 将确保每款产品都具备独特的技术亮点。
MG5 2026 款的置换惊喜价 5.99 万元起,主打入门市场;MG Cyberster 2026 款定价 31.98 万元起,定位高端。
如此价格跨度并非品牌定位的左右摇摆,而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俞经民解释称,MG Cyberster 虽不会追求大规模销量,但其存在对品牌形象提升至关重要,能彰显品牌为年轻人 " 造梦 " 的理念,避免品牌陷入 " 价格下探、天花板降低 " 的困境。
深耕全球市场 直面竞争与挑战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开始发力海外市场,力求为整体销量开拓出新的增长点。
对于 MG 来说,毫无疑问其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已形成显著优势。
全球范围,MG 的累积出口量即将来到 300 万辆,产品涵盖燃油车和纯电动车,欧洲市场更是被视为品牌 " 根据地 "。
在欧洲,MG 拥有燃油、HEV、纯电等全动力车型,为当地消费者提供 " 年轻、风尚、智趣 " 的出行选择。
对于欧洲加征关税的问题,俞经民并不避讳。他表示,尽管面临欧盟加征高额关税的不利因素,2024 年 MG 仍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
他还提到,MG 在欧洲市场的高销量或是导致其面临高额关税的原因之一,但这恰恰从侧面反映了 MG 品牌在当地的市场影响力。
数据显示,2024 年 MG 品牌在欧洲的销量达到 24.34 万辆,在中国汽车出口欧洲的车辆中占比近 70%。
MG4 EV 在欧洲一直处于长期领先的位置,在欧洲累计销量已达 30 万辆,但因关税影响,目前被大众 ID.3 短暂反超。
对此,陈萃认为,这种竞争并非完全公平,MG4 EV 在欧洲卖的比大众 ID.3 贵,且销量更好,如今的被反超,乃是高额关税的 " 功劳 "。
作为新上任的 MG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他对全新 MG4 充满信心。
面对媒体,他透露,全新 MG4 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秘密武器,其与 OPPO 合作的最新手车互联生态系统将在该车型上首发,这一 " 秘密武器 " 将助力 MG 继续成为 " 欧洲之王 "。
诚然,大众 ID.3、海豚等车型确实是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然而,从陈萃的神情中可以看出,MG 团队非常有信心,他们相信接下来全新 MG4 一定会成为这些竞争对手要直面的挑战。
目前,MG 品牌的产品矩阵从入门级的 MG5 到高端的 MG Cyberster,覆盖不同价格区间,满足多样化需求。
俞经民谈到,MG 在国内市场的主销车型集中在 MG5、MG7,其销量表现较为突出,而 MG ES5 等车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将通过产品优化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增强市场渗透力。
在市场推广方面,MG 以 " 用户为中心 " 的理念贯穿始终。品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从重庆解放碑的线下活动到淄博烧烤的场景变化,从 "Always YOUNG" 到 "YOUNG FOREVER" 的主题升级,再到此次 "MG holiday" 夏季新车发布会的时装秀式呈现,活动名称和形式虽变,但核心始终围绕 " 年轻、风尚、智趣 " 的品牌调性。
俞经民表示,用户的喜好在变,但 MG 与用户在一起的初心不变,始终致力于为年轻及向往年轻的人群打造专属的出行方式和服务。
以年轻为核 以开放为翼
本次发布会期间,无论是场地的选择,还是现场的布置,无不体现着 MG 品牌 " 年轻、风尚、智趣 " 的理念,并以 "YOUNG FOREVER" 为精神内核。
对于 " 年轻 ",陈萃表示,之前在其它品牌工作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 " 年轻 "。
他认为," 年轻 " 背后的含义是 " 个性化 ",即使是年龄较大的用户,只要热衷于改装车辆、积极参与品牌互动,就属于 MG 定义的 " 年轻群体 "。
如此宽泛的用户定位,使 MG 的目标群体不断扩大,涵盖了越来越多心态年轻的消费者。
当下社会,35 岁、45 岁人群的心态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接受更多元的文化,呈现出更年轻的状态,这也为 MG 品牌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品牌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对核心价值的坚守,作为百年品牌,MG 正迈向第二个百年,虽然刚刚上任不久,但在陈萃的心中,MG 品牌要通过长久和可持续为其增加品牌价值。
依托上汽集团的雄厚实力,MG 品牌将把电池技术、电驱技术、智驾技术赋能到产品上,带给客户更好的长期价值。
如果一个品牌创造的只是冲动消费,那这个品牌是不能长久的。
很多人在看到发布会上公布 MG 与 OPPO 的手车互联时,都认为 OPPO 是上汽的新晋合作方,并将其与华为共同讨论。
其实上汽与 OPPO 的合作已有五年之久。
谈到此,俞经民首先澄清,上汽与华为的 " 灵魂之说 " 是行业内很大的误解读,上汽和华为在 2019 年就开始战略合作,一直到现在,双方的合作没有停过。同样,上汽与 OPPO 的合作也没有停过。
他坦言,对于上汽而言,闭门造车绝对没有用,术业有专攻、强强联合才能为用户带来真真切切的变化。
此次双方合作的手车互联生态系统具有显著优势,用户可将手机 APP 零成本投射到车机,支持苹果、华为等多种品牌手机投屏,真正实现 " 手机与车机的无缝衔接 "。
对于与 OPPP 合作的互联生态对销量是否有提升作用时,陈萃表示,这要取决于到底能给客户带来多少价值,如果手车互联生态系统能提升用户体验,自然会带动销量增长。
他进一步讲述,双方实际上是在用一种很 " 笨 " 但是也很聪明的方法去做手车互联,因为手机是用户每天陪伴用户 7-8 小时的 " 好朋友 ",将手机的功能延伸到车机,能为用户创造熟悉且便捷的体验。
对于车手互联,用户所使用的手机是否适配是关键。
对此他表示,不只是 OPPO,OPPO 发起的联盟—— ICCOA 都可以用,这意味着安卓的用户都可以用。
同时他还透露,在 MG4 上,苹果手机一样可以以浮窗的形式投放到屏幕上,华为手机也一样可以以投屏的方式投放在屏幕上。
因此在 MG4 上,用户使用的是全量 APP,未来也将可以使用全量手机。
俞经民也补充道,双方将在产品定义、开发、营销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全面协同,形成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 " 营 " 和 " 销 " 的合作模式。
同时,他强调,OPPO 在 3C 领域的技术优势与 MG 的品牌调性高度契合,OPPO" 年轻、时尚、美 " 的理念与 MG" 年轻、风尚、智趣 " 的定位相辅相成,用户群体重叠度高,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流期间,每每提到与 OPPO 的合作,俞经民都强调,上汽不造手机,OPPO 不造车,MG 有了 OPPO,一定会有 OPPOrtunity。
写在最后
通过平衡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深耕全球市场、坚守品牌定位并开展开放合作,MG 正稳步推进新能源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突。
百年造车底蕴,并非看其转型速度的快慢,而是看其是否能在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时,通过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稳步向前。
相比先高调宣布电动化时间表,又中途喊停的百年车企们,MG 的路或许才是最正确的。
(图 / 文 网通社 卓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