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22分钟前

叫好难叫座,宠物服饰生意是“小而美”还是“小而难”?

文 | 胖鲸头条

最近宠物服饰有多火呢?

你能看到 LV2025 早春男士系列主题为「DOG LVERS」,推出适合日常散步、公园游玩、参加爱狗社群等各式场合的服装和配饰,塑造遛狗绅士的形象;

你能看到阿迪达斯在上海安福路全球首发宠物系列,线上线下都展开爆发式抢购,热门色系迅速断货;

你能看到紧随其后,耐克旗下品牌 Jordan 推出夏日限定 " 髦孩子 " 定制系列……

阿迪达斯宠物系列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 年中国宠物用品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宠物用品市场规模为 513 亿元。

热闹背后,宠物服饰的真实市场体量与消费争议却泼来一小盆冷水。

胖鲸了解到,宠物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份额多集中于食品赛道,医疗保健随后,其次才为用品,而服饰更是其中的细分分支,核心营收依赖工厂出海业务,仍偏小众品类。

消费人群内同样具有争议:部分用户质疑品牌未考虑宠物体构造,甚至引发 " 宠物是否真的需要穿衣 " 的争论。

宠物服饰为什么这么火?宠物服饰品牌的生意好做吗,跨界挤进局的品牌们又能赚多少?以及最根本的——作为消费者,你是否会给你家宠物买衣服呢?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犬服饰以 63.5% 的渗透率位列宠物用品第四,而猫服饰渗透率仅 43.4%,排名十名以外——猫犬因社会化程度、体型差异等因素,对服饰的需求存在一定参差,因此本文将围绕渗透率更高的犬类服饰展开。

来自中商情报网

你给宠物穿衣服吗?

贵州的冬日湿冷,花花会精心搭配毛孩子的 " 出行装备 "。

" 我会根据气候调整穿衣,冬天去室外一般穿四季款衣服,必要时候会给她穿加绒衣。" 花花口中的 " 她 " 是一只五岁的拉布拉多,因为喜欢烤火导致自身抗寒性较弱,所以衣服成为了冬日保暖的关键。

拉布拉多 供图来自花花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对犬类御寒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犬类皮毛的确能提供保暖作用,但不同犬种的耐寒性却存在显著差异,且个体体温调节能力也受多重因素制约。特别是小型犬、短毛犬、老年犬及幼犬群体,更易因低温引发健康风险,需依赖外部保暖措施,来维持体温稳态。

这一认知在东北人麒麟这里得到认可:" 冬天严寒下,出门遛狗穿衣是必需的。"

物理防护方面,同样存在认知沟壑。花花以自家拉布拉多为例,曾经在未防护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杂草地,感染了孢子菌等复合真菌,从而引发皮肤病。除此之外,从来没生过病。

所以对拉布拉多的出行,花花格外上心。她介绍了一种包裹式 " 瑜伽衣 ",高覆盖的设计使得犬体暴露部位减少,有效阻隔了草丛中的细菌真菌,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掉毛。

犬类瑜伽衣 供图来自花花

" 草丛如果深过小腿,不论是否修建护理过,穿衣服都是最可靠的防护。" 花花总结道。

近年来,随着 " 科学养宠 " 概念的普及,在宠物饮食、保健、服饰等方面,养宠人群的消费认知都在持续重构:防菌、御寒、抗风等健康需求的升级,推动着瑜伽衣、凉凉衣这类 " 刚需 " 功能性服饰,完成从 " 可选 " 到 " 必备 " 性质的转变。

远在千里的上海,宠物服饰还有另一种时尚。

" 衣服颜值肯定是第一!我最喜欢给七七穿小香风。" 七七是一只马尔济斯犬,主人小路日常都需要给它梳毛,还会跟着网上教程学 " 编发 " 并别上可爱发夹。这只在上海购买的马尔济斯花费超过上万元,平时更多坐着婴儿车出行。

小路对服饰的选择偏好毫不迟疑:" 设计品牌第一,500-700 元买的比较多。" 她的消费需求更多地指向社交性——马尔济斯家长聚会上,狗狗玩耍,家长们交流造型心得、拍摄素材。

精致打扮的马尔济斯 cr@米奇真可爱

社交媒体中,马尔济斯打扮的可爱形象往往带来的高浏览和点赞,这都在持续加强着时尚感服饰的社交价值。为可爱买单的还有小尼,他坦言曾在宠物幼时购置过服饰,因为 " 体型小穿衣服感觉更可爱 "。

当服饰成为情感和社交载体,社交媒体上的种草就可以轻易地激发消费欲望,设计迭代加速、价格跨度扩大、冲动购买激增——宠物服饰中,一条以 " 悦己 " 为核心的 " 风潮 " 赛道呼啸成型。

两条赛道,折射出人宠关系的深层演进。从功能、到陪伴,再到宠爱,不断催生出市场走向 " 刚需 " 和 " 风潮 " 两种消费需求。

消费者决策本身也会受到多元变量的影响:宠物品种、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叠加主人情感、审美偏好和消费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件宠物服饰的消费决策链路。也正是消费端的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大品牌看似热闹地入场,却又在战略上显得 " 浅尝辄止 "。

人心易懂,狗衣难量

俗话说 " 人心难测 ",到了品牌这里,现实情况却是——人心易懂、狗衣难量。

纵观这场热潮,是各大品牌高度一致的选择:都绕开了孵化子品牌这条更复杂的路径,选择将 " 宠物元素 " 编织进现有的叙事中。

LV 将养宠风尚点缀成早春男装的主题,阿迪达斯在标志性 " 三道杠 " 宇宙中扩展宠物支线,其他品牌亦多以联名、限定等形式轻装入局,为后续迭代试水或及时叫停都预留了空间。

驱动新品快速售罄的,是深厚的品牌资产暗自发力。阿迪达斯便是典型,热销款三叶草刺绣 logo、醒目的 " 三道杠 " 和熟悉的 adicolor 廓形,都是阿迪达斯核心设计语言的继承和衍生。

adidas 沿用经典元素下的人宠同款

消费者甘愿支付的溢价,不仅是出于品牌价值的认可,更是在为潮流先锋、人宠同款所传递的情感联结和身份认同买单。可见,Z 世代将宠物视为家人、社交资产、情感寄托的心态,巨头品牌们拿捏得 " 易如反掌 "。

通过将宠物衣服,转化为主人表达关爱审美、传递认同的符号,品牌们切中了部分宠主的核心诉求——为 " 毛孩子 " 穿上品牌服饰,成为一种社交和仪式。

然而,宠物经济的热闹并没有那么好加入。如将果目光从消费者共鸣转向产品开发,跨界品牌显得有些步履维艰。

宠物服饰品牌酷噜噜 iCOOLULU 的主理人 Fiona 作为从业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设计一件人类 T 恤,S 到 XL 的尺码体系足以覆盖绝大多数体型。但犬类服饰呢?即使穷尽 20 余个细分版型,也未必足够。" ——这也正是部分跨界品牌们被诟病不正视宠物需求的关键原因。

犬类体型巨大的天然差异,从玲珑吉娃娃的 2-3 斤,到健硕阿拉斯加可能达到的上百斤,体重跨度逾越百倍,跨界品牌宠物服饰的 3-5 个尺码显然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酷噜噜 iCOOLULU 雨衣,适合梗犬体型

被问到对宠物服饰最看重的因素,一位宠物博主向胖鲸提到 " 狗体工学 " 一词,并表示尤其在意胸背区域是否可以舒适贴合。

这正好点明了宠物服饰测量难度大的关键——人类服饰的数据通常可以简化为胸围与衣长,而犬服则需构建在背长、胸围、颈围的三维坐标之上。

每一个维度的不合身,都牵动着宠物的感受:颈围过紧会束缚大型犬的活动,造成不适甚至安全隐患;背长不足则无法覆盖躯干;而胸围失准——过大会导致廓形松垮,垂坠晃荡,过小则紧绷压迫,束缚感强。

Fiona 向胖鲸表示:" 因此,生意一旦想要品牌化运作,就一定会需要聚焦犬种。就拿酷噜噜 iCOOLULU 来说,我们只聚焦 5-25 斤的狗狗,部分服装覆盖到 40 斤。" 并且版型多样衍生出的设计难度与供应链管理成本的上升,都成为横亘在品牌规模化之路上的壁垒。

此外,Fiona 还介绍道,当下宠物服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相对较低,市场认知度仍显不够;并且宠物服饰的退换并不便利,试穿后留下的气味和毛发,导致多数商家并不给予消费者退换的权利,提高了消费者的试错成本。这些都是宠物服饰品牌面临的实际问题。

结语

宠物服饰对品牌来说是一门好生意吗?

Fiona 的答案是:" 这门生意本质是带着枷锁跳舞。"

在胖鲸与 Fiona 在长达一小时的访谈中,她反复描述了许多行业困境——版型复杂、库存压力、退货黑洞、门店客流弱……许多困境一环扣着一环,上一个问题还未解决,下一个已经接踵而至。

但枷锁中藏着钥匙。她又话锋一转。

出海是宠物服饰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许多工厂系品牌靠代工海外订单活着,欧美主要需求大型犬户外服、日韩则偏爱卡哇伊风。另一方面,酷噜噜 iCOOLULU 作为宠物户外品牌,功能性面料的专业价值,或许会成为比知名品牌 logo 更难替代的存在。

资本持续关注,情感黏性创造新的变量,线下集合店重塑渠道效率……这门生意好不好,最终取决于品牌是否厘清:是解决宠物生存问题,还是满足人的情感?能否找到支撑产品和营销的底层逻辑,找到实用主义与情感效益的平衡。

文中受访者除 Fiona 之外,皆为化名。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