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扯不扯
他马上就不乐意了:" 哥们,你这是一个人在这吃饭啊,你看瓶盖都崩哪来了?"
这句话成功让他转怒为喜,他走过来握住了我的手,说:" 你要是这态度,那还说啥了。"
随后,我们紧紧相拥,貂蝉在了一起……
在 " 弹瓶盖 " 小短剧里,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叫杨晨,一个叫大龙,他们总是会在同一家饭店吃饭,其中的一个人一定会在开啤酒瓶的时候,因为采用 " 筷子开瓶法 ",把瓶盖弄飞到另一个人的饭菜里。
而为了表示歉意,他会在对方想抽烟却没烟抽的时候,把自己车后备厢里的一条烟送给对方。
最后," 弹瓶盖 " 事件的始作俑者在让服务员结账时,会发现自己这桌的账已经被结过了,恍然大悟的他随即追了出去,两人相视一笑,相忘于江湖……
然而,在看了大量不同版本的 " 弗雷尔卓德神话 " 后,我只能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关键。在时空紊乱的 " 弗雷尔卓德多元宇宙 " 中,可能今天被瓶盖毁了一盘菜的人是大龙,到了明天就成了杨晨。
由于重复生产了大量的 " 弗雷尔卓德 " 公式化暖心小短剧,大龙和杨晨两个人很快就接替了奶龙、东北雨姐、四川芬达等历代 " 抽象名宿 ",成了现在最新一期的抽象二创 " 圣体 ",也引发了又一轮的 " 弗雷尔卓德 " 地域黑热潮
至于什么是 " 弗雷尔卓德 " ……我只能说,在《英雄联盟》世界观里," 弗雷尔卓德 " 是符文大陆北方的一片环境极端的苦寒之地。由于在网络 " 地域黑 " 过程中直接称呼地名,存在被审核删除或者被当地人群起而攻之的可能,于是 " 弗雷尔卓德 " 就成了最近这几年因为 " 喊麦 " 文化、" 桌饺 " 谣言等原因,而在互联网上饱受 " 地域黑 " 语言攻击的东北地区的一种代称。
再加上在《英雄联盟》里," 弗雷尔卓德 " 地区出身的英雄比如奥拉夫、蛮王之类,都有一种粗犷不羁的特征,而这也与互联网上那些东北玩家在游戏语音频道里讲述 "C 语言 "" 阿米诺斯方言 " 等输出刻板印象的视频对上了号。以至于,现在在互联网上,不管事实究竟如何,只要 " 阿米诺斯方言 " 视频里的人说话声音比较大、感情比较激昂,这部视频就会被冠以 " 弗雷尔卓德 " 口音的称号。
既然是地域黑,那大伙的用词肯定不会和善到哪里去——于是,以最基础的 " 瓶盖 " 暖心小剧场为起点,一系列新的戏谑性的黑称也随着诞生了出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视频主演的大龙和杨晨二人——因为有一身蔓延到脖子的纹身,杨晨很快就收获了言简意赅的 " 脖套 "" 唐脖虎 " 等外号;而在大龙这边,人们则充分发挥了 " 弗雷尔卓德 " 在地域黑方面的命名规则,给它起了一个比本来名字还长的外号—— " 纳什男爵 "。
如果说 " 弗雷尔卓德神话 " 离奇的情节给了文科充足的发挥空间,那么 " 弗雷尔卓德神话 " 换汤不换药的公式化剧情,就成了理科二创的绝对领域
除了故事本身," 弗雷尔卓德神话 " 系列小短剧里出现的种种要素,也同样成了人们戏谑整蛊的对象。比如,因为被崩飞的瓶盖作为整个故事的因子,在 " 弗雷尔卓德神话 " 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所以在二创中,瓶盖就成了 " 弗雷尔卓德 " 地区重要的财富象征,堪比 " 辐射 " 系列世界观。
于是,看完了大龙和杨晨所有视频的 " 赤石英雄 ",就在评论区总结出了完整的八条 " 弗雷尔卓德规则怪谈 "。而这一话题,也成了继 " 雨姐 45 码大脚怼脸 " 恶搞图后,在各大平台视频评论区大范围传播的新一代互联网迷因。
在 " 瓶盖起飞 " 环节,他们直接转正了评论区里流行的 " 盘子里没有菜全是瓶盖 " 梗图,把瓶盖铺得满桌都是;原版剧本中 " 挑出瓶盖继续吃菜 " 的镜头,也被改编为了 " 挑出菜直接嗦瓶盖 "。
但说起来,他们的这些转变,也的确是一件超出了人们预想的好事。原本只是 " 沉浸在自己艺术 " 中的土味小剧场,变成了能够娱乐大众的喜剧节目,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质变。
与此同时,原本充满了戾气和恶意的 " 弗雷尔卓德 " 地域黑话术,也在他俩插科打诨的改造下,失去了原有的攻击性——现在再搜索 " 弗雷尔卓德 ",你会发现,刻板偏见的地域歧视已经被挤到了后面,首先出现在页面上的,已经是 " 弗雷尔卓德神话 " 所代表的一系列夸张搞笑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