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21小时前

加码“算力 + 电力”双万亿赛道!山高控股在下一盘大棋

能源行业常说一句话:" 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

在大模型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算力规模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因此,目前的主流论调是:能源与算力,是新时代的双引擎。

其中," 算力 " 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作为集信息计算、网络运载和数据存储于一体的新型生产要素,是人工智能、元宇宙、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落地的关键支撑。

而 " 绿色能源 " 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人民日报》文章显示:到 2030 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将超 4000 亿千瓦时,若不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30 年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或超 2 亿吨。绿色电力(如风电、光伏)的引入将大幅降低碳排放。

因此,只有 " 绿电 + 算力 " 协同,才能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在 " 东数西算 " 国家战略与双碳目标叠加的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与绿色电力的协同发展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方向。

5 月 20 日,2025 港澳山东周开幕式暨鲁港合作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于香港举行。

在本次大会上,山高控股母公司山东高速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 " 绿色算力 + 清洁能源 " 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山东高速集团(省属国企巨头)和科技龙头华为达成合作,重点搞两件事:

一是 " 算力绿色化 ",用清洁能源支撑数据计算,比如用风电 / 光伏发电的清洁能源来驱动数据中心;二是 " 清洁能源智能化 ",就是风电 / 光伏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

众所周知,高算力的背后是高耗能,这会带来新的能源供应和碳排放问题。更高算力,就需要更高的能耗、更多的能源,就可能导致更多的碳排放。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2023 年,亚马逊宣布企业购电协议总购电量达到 8.8GW;同年,Meta 公布了该公司 3GW 的企业购电协议;2024 年 5 月,微软签署了超过 100 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购买协议;而 OpenAI CEO 山姆 · 奥特曼曾公开表示," 未来的两种货币将是算力和能源,而 AI 技术取决于能源的突破。"

绿色算力面临的挑战是算力碳效:不仅要关注算力的更高能耗,还需关注算力的碳排放。

山高控股作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唯一的境外产业投资平台,以及唯一拥有电算产业板块的子公司,将成为与华为本次合作展开业务探索的主要承载方,或将充分发挥其在绿色能源和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独特优势。

新能源领域,山高控股继 2022 年以 43.45% 的持股入主山高新能源后,于 2024 年 12 月,再次增持,对后者的持股比例已提升至 56.9%,这表明其在持续加强新能源赛道布局。通过参控股山高新能源,深度布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充分利用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的资源优势,山高控股在新能源指标的获取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而在算力领域,在经过将近一年半的等待和谈判后,山高控股于 2023 年末入股老牌 IDC 上市公司世纪互联,成为其最大的机构股东。

这里稍微介绍一下世纪互联,这家成立于 1996 年的公司,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领先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服务商之一,是中国 IDC 市场上唯一以 " 超大规模 IDC 定制 + 新一代 IDC 零售 " 双引擎同步发展的头部企业。

至此,能源与算力两大基石产业的协同,成为山高控股的发展核心引擎。财报数据显示,山高控股 2024 年度新兴产业板块收入占比超过 80%,两大基石产业贡献显著。惠誉国际更是授予山高控股 A- 主体评级及 ESG 评级 "2",肯定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山东高速集团与华为的战略合作中,山高控股的电算一体化协同优势将在哪些领域得以发挥?我们不妨从目前华为的业务版图出发大胆猜测一下。

首先是算力资源整合,建立智算中心。

山高控股旗下的世纪互联有海量的 IDC 建设定制与资源零售需求,比如在乌兰察布等地的绿色算力基地,就有着高性能计算设备以及 AI 芯片的需求。而华为拥有昇腾系列 AI 芯片、Atlas 服务器及云计算平台,因此可以给世纪互联有提供底层算力以及技术支撑,助力其构建更强劲的 AI 基础设施,优化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

同时华为在产业智能化领域拥有著名的数据中心能源军团,其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比如 iCooling),或可助力世纪互联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结合其 " 源网荷储一体化 " 模式进一步助力世纪互联 IDC 电源使用效率、提升绿电消纳比例。

" 把绿电输出去、把算力引进来 ",山高控股出绿色能源,华为贡献 AI 芯片等技术,两者可一起让数据中心更高效,满足市场对算力的需求的同时,促进 AI 产业拥抱绿色算力。

其二是绿色能源与储能技术协同。

华为产业智能化版图下辖智能光伏军团,旨在助力光伏产业智能化。而山高控股在风电、光伏领域拥有超 4.5GW 的装机规模,可与华为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和储能技术紧密结合,比如其 FusionSolar 系统可提升电站运营效率,并通过虚拟电厂技术实现电力灵活调度与交易,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问题。同时华为的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优化能源生产与消费链路,为大规模绿色能源应用提供可复制的管理样板。

(华为智能光伏云)

其三是 5G 网络与边缘计算的场景化应用。

面向能源、交通等行业的产业智能化需求,华为可为山高控股联合提供定制化 5G 专网服务,结合 AI、IoT、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 AI 场景化落地,比如面向能源行业提供远程监控风电场、实时运维光伏电站等智能化服务。基于华为的 5.5G(5G-A)技术,山高控股旗下数据中心网络可满足高带宽、低时延要求,尤其在边缘计算节点布局中,可更好地支持工业质检、AI 推理、辅助驾驶等实时性极强的业务,给智能交通、无人化运维等数字化 AI 创新探索奠定基础。

其四是进行 ESG 投资协同与透明化管理。

比如华为与山高控股双方可联合开发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系统,确保数据中心使用的绿电来源透明化,增强投资者对 ESG 战略的信任。再比如,华为的数字能源云平台可帮助山高量化碳减排效益,优化 ESG 报告披露,并推动绿色算力基地获得国际认证。

此外,依托风电、光伏电站和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等项目产生的稳定碳减排收益,山高未来甚至还可联合华为发行绿色债券或 ESG 主题基金,吸引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形成 " 绿色资产 - 金融产品 - 市场认可 " 的良性循环。

其五是资本联动与全球化拓展。

山高控股可借助华为的全球网络,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推广 " 电算一体化 " 模式,探索海外绿色基建项目的投融资机会。在金融领域,华为的区块链技术可与山高控股的绿电交易场景结合,开发可信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例如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 " 绿电消费 + 融资 " 打包服务。双方还可共同发起 " 绿色算力 + 清洁能源 " 产业基金,华为提供技术聚集与支持,山高贡献项目资源,构建 " 技术 + 资本 + 产业 " 的生态闭环。

如今山高控股不仅是投资者,更像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与华为合作,是其加速 " 能源 - 科技 " 跨界联姻的又一颗落子,这意味着其在继续加码两个万亿赛道:左手抓清洁电力,右手抓算力基建,玩转产业协同。

山高控股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布局双万亿赛道。2021 年起,山高控股就将产业投资转型核心锚定为 " 绿电 " 和 " 算力 ",并用三年时间,成功将电算一体化从公司顶层设计发展成为业务核心引擎,探索出 " 能源 - 科技 " 产融协同的新范式。

比如 2024 年末,山高控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融合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配套的新能源指标获批,数据中心建设与客户签约同步加速,2025 年内将实现阶段性落地,为整个行业提供发电、消纳、算力应用一体化的生态闭环实践范本。

产业投资方面,山高控股已迎来丰收。世纪互联作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服务商,其 " 超大规模 IDC 定制 + 新一代 IDC 零售 " 双引擎模式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随着业绩改善叠加 AI 浪潮下市场预期的提升,2024 年底股价较此前入股价上涨约 71.85%,产业与资本的双轮协同带来了丰硕回报。

新能源指标更是 " 拿到手软 "。2024 年度,山高控股旗下山高新能源累计获取的新能源指标超 4 吉瓦,创下历史新高。在山东省 " 十四五 " 第二批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中,取得超过 350 兆瓦集中式和 175 兆瓦分散式风电指标,近两年累计获取风电指标已达近 1 吉瓦,超过存量装机五分之一。

如今山高控股聚焦战略升级,不再只做财务投资者,而是成为产业建筑师,藉由 " 电算一体 " 的产业闭环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龙头。

人工智能爆发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在 AI 工业化浪潮中,算力需求急剧增加,电力消耗极速膨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算力产业与绿色电力产业协同是大势所趋," 电算一体化 " 既能数字经济和 AI 工业化的基础,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山高控股顺势而为,前瞻布局 " 绿色电力 + 算力中心 " 双引擎发展模式,足见其拥有不凡的战略眼光与创新精神。通过用绿色能源打基础、用算力技术谋突破,山高控股正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