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华为发布会结束后,热度可以说是直接拉满,差评君的各种行业群里全在聊,热搜一天下来就没停过,讨论度高得有点离谱。
在这场发布会上,华子不仅发布了全面搭载鸿蒙 5 的 nova 14 系列和新的穿戴设备,还推出了万众瞩目的鸿蒙 PC 系统,以及一款轻薄本和折叠电脑。
有关新品的具体硬件配置、价格啥的,感兴趣的差友们可以回看昨天托尼写的推送,差评君就不在这多啰嗦了。
今天这篇推文,重点要讲的不是发布会上的硬件产品,而是关于整个鸿蒙生态。
虽然余总在几个月前就预告过鸿蒙 PC 会在五月登场,但包括差评君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想到,华为不仅准时让鸿蒙 PC 见面了,而且完成度还如此之高。
现在伴随着非常完整的鸿蒙生态,差评君觉得也是时候借着这场发布会上的内容,和大家聊聊这件事了。
首先是普通消费者最关注的智能手机领域,华为这次发布了新的 nova 14 系列手机,而且这次全系已经搭载了 HarmonyOS 5 。
华子不仅在这个时候发布了 nova 14 系列,而且还宣布全面搭载鸿蒙 5 ,其实也能看出他们这次还是很有信心的,觉得鸿蒙 5 能够留住用户。
这一步迈出去,也能加快主流市场对鸿蒙 5 的接纳速度,让更多人体验到这个全新的系统。
比如拍照的时候路人乱入,本来一张没法看的照片,经过 AI 这么一调整,又可以发朋友圈收割一波点赞了。
而且这个 AI 魔法移图甚至还会帮你微调一下光影效果,细节拉满。
举个栗子,比如你在跟小艺对话的时候,她不仅能够结合上下文感知你的情绪,而且还支持连续对话,更像是一个真人了。
另外,在不方便接电话的场景,你也可以使用小艺帮接来省不少事儿。
但帮你接电话只是第一步,你可以自定义小艺该怎么回电话,挂完电话还会帮你记录完整对话,顺便生成一份摘要,避免你错过重要信息。
比如碰一碰功能,大伙在其他手机上顶多也就分享个照片和视频啥的,而鸿蒙 5 上却已经有超过 30 款应用给这个功能做了适配。
支持实况窗的应用现在也超过了 60 个,基本大家常用的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和航旅纵横等软件,都已经做好了适配。
按照现在的势头,鸿蒙的迭代和进步速度,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快。
不过如果只有手机的话,还不足以支撑起鸿蒙生态的巨大拼图,在发布会后半段,咱们的余总闪亮登场,掏出了重磅级的产品折叠电脑 ——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
平常的笔记本电脑采用屏幕和键盘布局,但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采用了类似折叠屏的方案,展开之后是一整块完整的屏幕。
因为其他电脑厂商知道,在这种形态下,无论是 Windows 还是 macOS ,如果没有高强度的系统和软件级的重新适配,很难把这个折叠屏幕能力发挥到最大,它会更像是为了堆硬件而生的产品,无法真的大规模推向市场。。。
何况这个电脑内屏还是全触摸的,可见即可点,既是电脑,又是平板,平常人哪儿见过这种阵仗?
平常的话开发者可能头都大了,毕竟这年头就连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软件都不通用。。。
可为什么华为敢呢?因为开发者给鸿蒙电脑做适配的工作量,也许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鸿蒙的 "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 战略,以及鸿蒙的整个融合生态了。
这些特性第一次大放异彩,是在今年年初的 Pura X 上,人们发现软件的开发灵活性,可以支持人们在硬件上解锁更有趣的产品。
而这次 PC 端的发展,更是验证了鸿蒙系统开发的前瞻性。
简单来讲,由于手机和电脑用的都是鸿蒙系统,所以开发者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让移动端应用来适配电脑,而不是重新开发一个新的出来。
不止 WPS ,还有像是东方财富这类软件,不仅第一时间就做好了适配,也专门针对折叠屏设计了新的功能,上边看行情,下边用来做交易。
比如 WPS 不仅做了深度适配,还首创了双屏演讲者模式,屏幕上半部分是 PPT 页面,而下半部分则可以显示诸如提词器之类的内容,这在传统形态的电脑上是见不到的。
说真的,有一个事儿我得感谢华为 —— 要不是因为鸿蒙生态的应用适配推广,我都不知道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国产软件新选择。。。
这也正是华为另起炉灶的优势,鸿蒙从设计之初就可以不受传统笔电形态的限制,无论是布局还是操作方式,都是你在传统笔电上体验不到的。
而且得益于鸿蒙做了以微内核为主的全新架构,这一整套操作体验下来,鸿蒙 PC 也确实很丝滑,哪怕到了 PC 上面,流畅也是鸿蒙的祖传优势。
其实到这里,差评君在文章一开始的疑问也差不多解决了,那就是华为这场发布会的到来,意味着许多国外大厂十几年来想要达成的手机电脑统一生态,被华为抢先一步实现了。
微软曾经推出过 Windows Phone 和 Windows 10 Mobile ,但现在别说手机了,就连 Windows 电脑的版本都各玩各的。。。
谷歌虽然凭借安卓占据手机半壁江山,但电脑却只能凭借低端的 Chromebook 占据一些教育市场。
苹果其实是最有希望的,几年前凭借 ARM 芯片让 Mac 电脑华丽转型,但至今都和 iOS 隔着一道墙。
而差评君这次最佩服的,就是华为不仅掏出了一个大家从来没见过的统一生态,而且真实的装在手机和电脑上,一步步的实现了几年前的构思。
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它们的系统都只有一个名字,叫做 HarmonyOS 5 。
借助毕竟鸿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它的软件阵营肯定比不上其他两家,但华为想了一个很聪明的方法,那就是借助国产的力量,找到替代方案。
你有 Office ,我就有 WPS ;你有 Premier Pro ,我有剪映;你有 Zoom ,我有腾讯会议,你有 PhotoShop,我有悟空图像,你有 AutoCAD,我有中望 CAD。
不像我们的制造业,在国人肯拼肯吃苦的精神下,早早奠基了世界第一制造强国的基础,把美国急的昏招频出又对我们无可奈何。而系统和软件对比可以摸得到的制造设备,拥有更高强度的依赖性,所以一直是我们国产最难以撼动的难关。
软件生态卡起脖子来,是最让人难受的,因为它很可能在一夕之间让设备变砖。
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事儿,毕竟谷歌早早的就断了华为的安卓路,今年 3 月华为 PC 的 Windows 授权也已到期,很多科研工作者赖以生存的工程软件,在制裁名单里的企业就没有使用资格。
但这次鸿蒙生态的发展,给了国产软件一个登上前台,被大众认识到机会。国外巨头们也许对新生的鸿蒙不屑一顾,而国产软件正可以借着他们放弃的时机,就此走出更广阔的天地,今天也许就是第一步。
鸿蒙的开发者们也非常努力,半个月的时间就让鸿蒙 PC 应用增加了 700 多个。
余总在发布会上说:" 国产电脑系统起步晚,但我们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共建共享鸿蒙新世界。"
余总这句话,一下子就让我回想起了 20 年前,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处理器龙芯,国产硬件起步虽然比较早,软件却始终进展不大。
哪怕上次我们给大家做龙芯电脑的评测时,里面的系统依旧还是 Linux 。。。
所以基于这个长久以来的惯性,在鸿蒙 PC 正式公布之前,网上很多爆料都在说鸿蒙 PC 也会是一台基于 Linux 的电脑。
结果这场发布会之后,华为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从 40 年前的麦金塔电脑到现在的 M 芯片,苹果告诉我们从头建立一个 PC 生态到底有多难;从 Windows Phone 到 Windows 10 Mobile ,微软告诉我们从头建立一个横跨手机和 PC 的生态有多难。
但是华为现在用逐步前行的鸿蒙反向证明了这个问题,告诉大家,鸿蒙不仅要走的比前人更远,并且在开发者们的鼎力支持下,国产系统软件生态的未来也将会一片光明。
撰文:百威
编辑:结界 & 米罗
美编:焕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