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9 日晚,信邦智能(301112.SZ)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迪芯微)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今日复牌后一字涨停。
早在停牌前几个交易日,信邦智能已放量大涨,期间多家外资、基金、数名自然人精准埋伏进十大股东行列,并已有资金成功高位套现,种种迹象令信邦智能难以撇清内幕交易的嫌疑。
前次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失利后,信邦智能豪赌车规芯片也并非坦途。客户放缓生产、以价换量策略的实施,已导致公司濒临亏损;放眼车规芯片赛道,标的自身与行业龙头均深陷亏损,昭示了行业的困顿以及对资金的渴望。此外,交易对手方涉及境外股东,也为本次重组审核平添变数。
股价抢跑,资金精准埋伏套现
5 月 6 日盘前,信邦智能紧急发布停牌公告,当晚披露了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在此之前,信邦智能已于 4 月中下旬启动一波强势拉升,股价连续 8 个交易日保持上涨势头。其中,涨幅主要集中在停牌前两个交易日(即 4 月 29 日和 4 月 30 日),两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为 20.12%。
对于停牌前股价大涨的情况,投资者中不乏 " 内幕交易 " 的质疑。梳理停牌前后十大流通股东的进出情况发现,外资、自然人精准埋伏,或已有资金成功套现。
4 月 23 日公布的年报显示,摩根士丹利、华夏中证机器人基金、自然人王永红、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首次进入信邦智能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4 月 28 日公布的一季报显示,前述新进股东中,自然人王永红持股不变,华夏中证机器人基金增持 489,800 股,摩根士丹利减持 66,609 股;除此之外,摩根大通、自然人朱宝庆、任长根、天弘中证机器人基金、瑞士联合银行、美林证券等新进入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根据昨日公布的停牌前 1 个交易日(即 2025 年 4 月 30 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情况,华夏中证机器人基金、天弘中证机器人基金、摩根士丹利、瑞士联合银行继续加仓。另有巴克莱银行、高盛、及三名自然人成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人王永红、朱宝庆、任长根已消失在十大流通股东行列。对比三人此前持股数量,均高于最新公布的第十大流通股东翁美丽所持数量(299400 股)。据此推测,这三名自然人已于股价高位成功套现。
有资深投资人士指出,停牌前成交量急剧放大,大涨后立即停牌,不能排除重组消息提前泄露的嫌疑。一位投行人士则表示,外资在停牌前精准进驻,也不排除特定资金借用外资通道进行潜伏的可能,这样操作相对较为隐蔽,不容易被发现,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出于逃避监管的目的。
前次收购失利拖累业绩
信邦智能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装备的综合集成服务商,主营业务是从事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及成套装备等的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和销售。
2022 年 6 月 29 日,信邦智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当年,净利润已出现大幅下滑;2023 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2024 年,尽管营收同比增长 33.59% 至 6.66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88.33% 至 495.07 万元,仅勉强维持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2024 年营收未达到 40% 的增长率,信邦智能日前已终止实施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就去年业绩变动的原因,信邦智能表示:一是公司于 2023 年收购、控股的景胜科技长期亏损,未能如期实现规模化量产,因此对其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624.78 万元;二是公司为拓展海外新能源客户,相关项目采用以价换量策略,导致毛利率承压;三是境内个别客户放缓生产、投资计划,公司汽车装备订单有所下降,收入及净利润有所减少。
景胜科技曾被信邦智能视作布局新能源领域专门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其主要负责完成一体化压铸件的 CNC 机加业务。该业务的终端客户主要为当下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尽管行业境况不佳,又有前次并购失利教训在侧,也未能阻挡信邦智能再度并购的脚步。这一次,信邦智能押注的是车规级芯片赛道。
亏损标的曾欲独立上市
根据公告,标的公司英迪芯微系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及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车规级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在汽车芯片领域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 2.5 亿颗。
信邦智能称,本次交易完成后,在 A 股上市的车规级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企业中,上市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营收规模预计排名第二,仅次于纳芯微。
作为国产模拟芯片龙头的纳芯微,已连续两年亏损合计超 7 亿元,身处同一赛道的英迪芯微处境同样不慎理想。
公告显示,英迪芯微 2024 年实现营收 5.84 亿元,净利润亏损 2899.12 万元。亏损的原因,系研发工程师团队及销售技术支持工程师团队(FAE)的人员规模逆势扩张,对核心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导致 2024 年的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含 FAE)合计增长约为 0.46 亿元。
天眼查显示,英迪芯微自 2019 年 1 月 -2023 年 12 月,公完成 5 轮融资,股东阵营堪称豪华,汇聚了大批产业资本和上市公司,包括招商资本、建发新兴、无锡高新投控、芜湖奇瑞、宇星股份、经纬恒润均为其股东。
据无锡高新区工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平台 " 锡新先锋 "2024 年 9 月 6 日发布的文章,英迪芯微此前已启动相关资本市场计划,无锡公司将作为英迪芯未来上市主体,科创板上市是英迪芯微的目标,预计至 2027 年,项目累计营收不低于 40 亿元。
此次与信邦智能重组,意味着英迪芯微独立上市计划落空,不过其背后众多资方或可曲线解套。
由于交易对手方、持股 34.38% 的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 ADK 系美国上市公司 Indiesemi 的控股子公司,其交易流程需要同时符合中、美两地的上市公司监管要求。此外,本次交易的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交易对价、支付方式等核心条款尚未最终确定。能否最终顺利完成此次收购,尚存诸多不确定性。(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