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2小时前

又一上市公司入局短剧:净利率超 50%,服务 100 + 剧组,3 部作品已上星

文 | DataEye

近日,上市公司海看股份发布 2024 年年度财报和 2025 年一季报。

数据显示,公司 2024 年度总营收 9.79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 亿元,净利率超 40%。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7.45%,净利率甚至超过 50%。

尽管过去一年公司积极拓展微短剧业务,但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尚小,旗下微短剧子公司 2024 年净利润仅为 1758.88 元。此外,公司旗下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 2024 年服务微短剧剧组 100 余个,承接短剧拍摄 102 部。

公司短剧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财报详细拆解如下:

一、财务总览: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放缓,但净利率超 50%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79 亿元,同比微跌 1.37%;归母净利润为 4 亿元,同比下滑 2.38%。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35 亿元,同比微跌 5.19%,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7.45%。

过去 3 年,公司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微降态势,但公司净利率始终保持在 40% 以上的较高水平,2025 年一季度净利率甚至超过 50%。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经营业务具有垄断属性,独家运营与山东 IPTV 集成播控相关的经营性业务。

业务结构方面,IPTV 业务(互联网电视)作为公司核心主业,长期贡献超 95% 营收。该业务进一步细分为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两大板块:2024 年,IPTV 基础业务实现收入 7.95 亿元,同比仅微增 0.02%;IPTV 增值业务收入 1.39 亿元,同比下滑 14.61%。这一颓势或许与广电总局整治电视 " 套娃 " 收费直接相关。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微短剧业务,不过当前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尚小。微短剧子公司八爪互娱 2024 年净利润仅为 1758.88 元,显示该业务尚未形成盈利闭环。

(来源:2024 年财报)

费用侧,2024 年公司销售费用为 1848.25 万元,同比增长 26.70%;研发费用 4139.6 万元,同比减少 14.25%。两项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 6%,处于较低水平。

海看股份属于广电系,股东背景雄厚。财报显示,海看股份是山东广播电视台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市场运营主体。公司控股股东山东广电传媒集团系山东广播电视台全资控股的国有文化传媒企业集团。公司拥有不受地域限制的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许可授权,具备微短剧行业发展所需的完备资质。

二、短剧业务布局:全产业链试水,实际成效如何?

在微短剧业务布局上,海看股份提出了 " 一个微短剧基地、一个产品矩阵、一批精品微短剧 " 的发展思路,并宣称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微短剧业务的实际成效如何?不妨从具体动作看起:

2024 年 6 月,海看成立全资子公司八爪互娱(注册资本 500 万),专门做微短剧。然而到年底时净利润仅千余元,可见其微短剧业务仍处起步阶段。

具体来看,公司的微短剧布局分三部分:

(一)硬件基建:微短剧拍摄基地可成 " 流量入口 ",但盈利模式单一

公司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创共建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于 2024 年 4 月投入运营,全年服务了 100 余个横屏、竖屏、出海微短剧剧组,拍摄 102 部短剧(含 11 部精品剧、13 部出海剧),代表作品包括《继承风暴》《大过节的》《诱她》《深情诱引》《村超来了》《恶女的品格》等。

不过,基地主要赚 " 场地服务费 ",属于微短剧产业链里的上游环节,能否持续吸引更多头部剧组合作,决定了其未来的盈利潜力。

(二)渠道建设:大屏优势突出,小屏竞争力不足

在渠道建设方面,海看股份 2023 年就开始布局。截至目前,移动端上线了 " 章鱼小剧场 " 微信、抖音小程序,抖音端原生账号,以及 " 海看剧场 " APP。但由于剧目数量有限且缺乏买量投流,移动端存在感较弱。

(从左到右依次为:" 章鱼小剧场 " 微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抖音端原生账号以及 " 海看剧场 " APP)

而在大屏端,公司依托 IPTV 资源开通短剧专区,实现 " 大屏 + 小屏 " 多端联动,并与多省 IPTV/OTT 平台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微短剧《河伯祭》《代码与尾巴》《明日之约》等已在山东卫视播出。

公司在大屏端的优势在于拥有 4500 多万山东家庭用户的精准触达能力,尤其对中老年观众吸引力较大。总的来看,公司在大屏端优势突出,小屏竞争力不足。

(三)内容策略:重点布局 " 微短剧 +" 模式

内容创作上,作为广电系公司,海看股份重点布局 " 微短剧 +" 模式,打造普法短剧厂牌,同时在微短剧 + 品牌、微短剧 + 非遗等方向进行探索。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参与出品了《三十七天之富贵在天》《以法之声》等普法微短剧,以及反诈题材的《暗渊之下》、文旅题材的《明日之约》和 AI 青春甜宠剧《代码与尾巴》等。

不过,从财报数据看,公司自主操盘拍摄的竖屏微短剧仅 5 部,投资的精品微短剧 4 部,参投出海微短剧 1 部,更多的是引入 1000 多部二轮版权剧。

三、总结

依靠 IPTV 业务,公司盈利能力强劲,2024 年总营收 9.79 亿元,归母净利润 4 亿元,净利率超 40%;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7.45%,净利率突破 50%。

同时,公司也在发力第二增长曲线——微短剧业务。但暂时微短剧业务仍处起步阶段,子公司 2024 年净利润仅 1758.88 元。

海看股份布局微短剧有其独特优势,一方面,作为广电系企业,拥有移动互联网视听、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等稀缺牌照,在政策监管趋严的微短剧行业具备准入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山东 IPTV 基础业务用户规模约 1,685.05 万户,覆盖人口超 4,549.64 万,为其在大屏端推广微短剧提供了传统视频平台难以复制的流量入口。

但与此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2025 年微短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字节、点众、麦芽等头部玩家已形成成熟的内容 - 流量 - 变现闭环,海看作为后来者在移动端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微短剧行业依赖投流、用户运营、数据分析等互联网能力,传统广电系在编剧、运营人才储备上存在明显短板。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