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人民日报客户端 17小时前

一见 · 两个维度,感悟总书记考察这家企业的深意

5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当天下午,总书记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间的深邃思量值得关注。

一层深意,望向未来,饱含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期望。

轴承,工业的 " 关节 "。这些年,洛轴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前高端轴承 " 摸不着 ",现在高端轴承产值已经占到企业总产值的七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 10 年时间," 十年磨一剑 " 需要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今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这些年国内考察,很多次到产业一线看科技创新。总书记的调研足迹正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条基本路径的交汇点上聚合:

那年在山西太钢,总书记拿起 " 手撕钢 ",称赞 " 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 手撕钢 ",无声粉碎了 " 中国永远造不出 0.02 毫米的‘手撕钢’ " 的谬论。今年春节前夕在辽宁考察鞍钢集团下属企业时,总书记则对制造业提出 " 智能化 " 要求,并指出 " 像鞍钢这样的国有大企业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 "……

而在对科技创新期待殷殷之外,另一层深意更具历史纵深。

1953 年,党中央制定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决定在 " 一五 " 期间陆续兴建 156 项重点工程,逐步建立起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业。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的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正是这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从借助外国援助起步,到今天依靠自主创新,洛轴已掌握了航空发动机轴承、轨道交通轴承等核心技术。一叶知秋,洛轴又何尝不是观察中国的一个样本?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如今制造业规模连续 14 年领跑全球,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辉煌刻进了史册。

站在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之年、" 十五五 " 规划谋篇布局的当下,去端详这家企业的艰辛创业、几经探索,那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后对中国工业化来时路的回望,更让人由一家企业的向新向上感慨社会主义中国大踏步向前的坚定力量。

是什么造就了沧桑巨变?是时间,又不止是时间。从 " 一五 " 到 " 十四五 "" 十五五 ",是时间的流淌,更是奋斗的赓续,它们共同凝华着一个规律性认识:"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就在考察当天,一则消息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对 " 十五五 " 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 " 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

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一锤接着一锤敲。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