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安泰科技 ( 000969.SZ ) ,中国广核 ( 003816.SZ ) ,永鼎股份 ( 600105.SH ) ,西部超导 ( 688122.SH ) ,上海电气 ( 601727.SH ) 等
本文核心数据:可控核聚变装置设施汇总 ; 可控核聚变装置设施技术构成 ; 可控核聚变装置设施区域分布
1、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 8 个在运行,7 个在建设中
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已开始可控核聚变研究。在当下能源需求增长和科技发展目标的背景下,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进一步加快,持续建设相关实验装置。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发和维护的聚变装置信息系统 ( FusDIS ) 汇总,以及其他网上公开信息,截至 2025 年 3 月 25 日,国内在运行可控核聚变装置有 8 个,建设中的有 7 个。这些装置包括常规托卡马克、球形托卡马克和仿星器等多种类型,体现了中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的多路径探索和全面布局,为未来实现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已运营及在建设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类别上看,国内发展路线以托卡马克为主,其中常规托卡马克装置 8 台,球形托卡马克装置 4 台,此外尚有两台仿星器装置尚在建设中,多路径研制的方式,为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中国可控核聚变运营及在建设装置区域分布上看,截至 2025 年 3 月,合肥市凭借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强劲的科研能力,建设数量最多,达 5 台 ; 成都依赖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设 3 台,廊坊和西安各有 2 台,南昌、上海和武汉各有 1 台。受益于科研资源集中、政策支持有力、产业配套完善等原因,合肥和成都成为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的核心区域,是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要基地。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