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很大的 " 四代住宅 ",最近有一张图转疯了——
但网友们转这张图的意思,都是说如今的四代住宅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造型很像,调侃时尚就是一种轮回,暗指有 " 冷饭热炒 " 的意思。
类似的观点,在网上有很多。
如果因为两者模样相似、形态雷同,就说现在和以前是同一种产品,这样的定论未免太偏面。
外界普遍认为四代住宅 = 大露台 + 高赠送,但实际上,这是其最外显的建筑特征,并非核心价值。
讨论四代住宅,很多人从第一步就错了。
01
大露台不等于四代住宅
真四代住宅屈指可数!
" 四代住宅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如果要从官方或者行业定义来说,应该叫做 " 立体生态住宅 " 或者 " 城市森林花园住宅 ",其指通过设置户属空中花园和公共绿化平台等立体绿化措施,将空中花园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高品质住宅。
还有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19 年编制、2021 年实行的《T/CECS 855-2021 城市森林花园住宅设计标准》,则提出了更具体的设计标准,当中涉及错层挑高露台、覆土层和独立灌溉系统等等指标。
所以你会发现,生态绿化是四代住宅的 " 里 ",超大露台是 " 表 ",高赠送是由此延伸的赠品。
延伸来讲,呼吸感以及松弛感,让居住者更好亲近自然,这些才是四代住宅背后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讨论的所谓 " 四代住宅 ",大部分只能叫做 " 类四代 " 住宅。
而在广州,符合以上条件的真四代住宅包括——
第一个,开盘卖爆的广州招商林屿境(《那个得房率超 140% 的新盘,来了!》)。
主力户型为建面约 82-110-125㎡,阳台采取错层设计,户户带 6 米挑高花园,同时拥有超新规使用率。
譬如约 82㎡(偶数层)花园面积接近 30㎡,约 110㎡户型(偶数层)有南北两个共 34㎡的超大露台。
而为了承载绿化种植的功能,花园种植区的最大载荷,升级为普通阳台的 2~3 倍,还自带整体的排水系统,长度超 6 米的花园设计两套地漏。
第二个,预计本周正式开放的黄埔未来城(《黄埔未来城 vs 黄埔新城?激战一触即发!》)。
项目主打建面约 130~177㎡户型,最大亮点就是 30% 阳台率 +10% 公共空间,相当于户户都有私家花园 + 公共露台的双庭院,庭院净高达 6~6.3 米。
在这么卷的广州楼市,真四代新盘屈指可数。大湾区其他城市,情况基本相同。
佛山、珠海、深圳和中山各地,真四代产品都是市场新生力量,试点项目不多,可谓限量供应。
譬如前几天刚刚备案的鑫洋 · 御宸,容积率约 1.99,全看仅 7 栋高层,房源只有 308 套。
作为中山石岐总部第二个试点立体园林项目,可设计户属空中花园和公共绿化平台,高度均不小于两个自然层,同时允许每户设置一个入户花园。
这个鑫洋集团,广东朋友看着会比较陌生,但实际上人家是有四代住宅开发经验的。
贵州的鑫洋 · 御龙台三期,就是非常正的真四代产品,户均享约 25~40㎡空中花园,全部错层分布。
参考兄弟项目的参数,鑫洋 · 御宸有机会成为大湾区四代住宅的又一个代表新作。
02
四代住宅虽好
但很挑房企和买家!
四代住宅的存在和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但也必须承认,所有新生事物都存在一个探索、完善的过程,而且四代住宅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北方冬天气温基本都在零下,做开放式阳台,一是室外太冷,二是遇上大雪或者风沙天气,每次清洁收拾就够累的。
一年下来,想象中那种晒晒太阳,看花喝茶的美好场景,在北方的实现机会可能非常有限。
其次,四代住宅更适合有钱有闲的高端买家。
因为这样的空中花园,严格来说是不允许封窗或者加建作为室内面积使用的,而刚需买家对产品设计,往往更看重赠送面积以及性价比。
一个在聊诗和远方,一个在算柴米油盐,两者是错位的。
反过来说,只有本身怀揣花园梦、别墅梦还愿意投入的改善 / 豪宅买家,才能 get 到四代住宅的好。
从福州、宁波、西安等地的首批四代住宅交付情况来看,个别项目已经在立面维护、绿化管理以及个性化改造等方面,遭遇诸多管理难题。
最常见的,有部分业主封窗和违规搭建。
那么,这就衍生出一系列新问题:
物业如何处理这些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各地住建和城管部门,能够给予相应支持?
物业是否应该针对户内花园以及公共绿化平台绿植,提供统一养护服务?
这个服务有偿还是无偿,收费标准如何制定?
入住以后的这些细节,才是四代住宅真正的难点,也是对房企和物业公司的考验。
期待接下来的四代住宅新盘,能有更完善的维保方案,让事实来说服市场,打动买家。
想了解更多楼市动态的朋友,欢迎加掌牛哥微 zhanglouniushi ,一起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