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手机中国 02-11

蛇年车市“价格战”开打 杀伤力更强 谁将被迫出局?

【CNMO 科技】在 2024 年的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比亚迪作为行业的领头羊,率先吹响了 " 价格战 " 的号角,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无论是传统合资车企,还是势头正猛的国产车企,都纷纷祭出了降价的大旗,试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抢占先机。

据乘联会分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从 2024 年 1 月至 12 月,汽车市场上共有 227 款车型加入了降价的行列。其中,新能源新车降价的平均幅度达到了惊人的 1.8 万元,降价比例更是高达 9.2%。这一数据无疑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而常规燃油车新车虽然降价幅度稍低,平均降价 1.3 万元,降价幅度为 6.8%,但同样显示出市场压力的巨大。

然而,这场价格战并未随着一年的结束而平息。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不久,新一轮的价格战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各大车企似乎都憋足了劲,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大展拳脚。

" 价格战 " 再起,特斯拉率先出招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特斯拉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针对 Model 3 的多项优惠措施。这包括限时 8000 元的保险补贴、5 年 0 利率贷款方案以及专属的充电福利。此次的保险补贴首次覆盖了 Model 3 的全系车型,并与长期免息政策相结合,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组合。

经过这一轮优惠调整后,焕新版的 Model 3 后轮驱动版起始售价降至了 22.75 万元,首付仅需 7.99 万元,月供也仅为 2460 元。这无疑为那些对特斯拉感兴趣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提供了难得的购车机会。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也同样享受到了这一轮的优惠,首付同样为 7.99 万元,月供则为 3127 元。

面对特斯拉的举措,国内的车企自然也不甘示弱。小鹏汽车在同日就推出了以金融购车优惠为主的最新政策,涵盖了小鹏 X9、G9、P7i 和 G6 等多款车型。其中,小鹏 X9 提供了最高 5.7 万元的贴息,支持年 5 年 0 利率 0 首付方案;而其余的三款车型则提供了最高 2.8 万元的贴息,支持 3 年 0 利率 0 首付政策。不过,销量较好的小鹏 MONA M03 和小鹏 P7+ 并未参与此次活动,这多少让一些消费者感到失望。

阿维塔也推出了 3 年 0 息金融政策,另购买阿维塔 07、阿维塔 11、阿维塔 12 等指定现车还能享受 1 万元的限量特惠。虽然阿维塔的免息政策一直存在,但以往都是两年免息,这一次显然加大了力度,试图通过更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消费者。

各显神通抢份额

除了上述的车企外,还有一些车企采取了更为直接的策略,那就是直接调整车辆的售价,开展 " 一口价 " 的促销活动。广汽丰田就针对旗下的两款热门 SUV 车型——锋兰达和威兰达开启了全系降价。锋兰达全系一口价 8.98 万元起,威兰达全系一口价 12.98 万元起,最高优惠幅度更是达到了 4.4 万元。不仅如此,广汽丰田还同步提供了 0 首付、0 利息的金融方案,以及发动机、变速箱和混动电池终身质保的售后服务。

吉利汽车也宣布第 4 代帝豪也加入了 " 一口价 " 的阵营。自动挡车型一口价 5.89 万元起,手动挡车型起售价则为 4.89 万元。

相较于免息优惠等策略," 一口价 " 模式对消费者可能更具吸引力。各汽车品牌给出的 " 一口价 " 普遍比指导价便宜 1 万元至 4 万元不等,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官方直降。此外," 一口价 " 模式的优势还在于价格透明公开,消费者无需再与 4S 店销售人员进行繁琐的讨价还价过程,也不用担心因不熟悉市场行情而被区别对待。

车企的降价手段多种多样,包括现金折扣、赠送积分、免息贷款、置换补贴等。豪华品牌如捷豹提供大幅现金优惠,自主品牌也推出类似活动。更有部分品牌实施了 " 兜底补贴 " 政策,即在地方政府补贴结束后,由车企继续提供补贴。

有观点认为,今年的价格战可能会持续至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甚至可能贯穿全年。更有业内人士预测,这种价格战模式可能会成为中长期的战略选择。

不降价即出局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经说过:" 降价不一定提升销量,但可以打击别人。" 这句话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即使自己没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只要能让竞品的市场份额减少,也算是一种胜利。毕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业界普遍认识到价格战非长久之策,但实际情况是,短期内价格战难以平息。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白热化竞争阶段,众多汽车品牌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2024 年,造车新势力中的极越、哪吒等品牌已陷入困境,危机四伏。

对于车企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衡盈利与市场份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价格战无疑对车企利润空间构成巨大压力,但市场竞争的激烈迫使车企不得不持续参与。

即便是豪华品牌如宝马,尽管曾尝试通过保价策略缓解利润压力,却仅维持两月便重返价格战战场。

写在最后

总之,价格战将加速行业洗牌,实力雄厚、技术领先、成本控制得当的车企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其市场地位。相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可能在这场战役中逐渐边缘化,最终被市场淘汰。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