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万联万象,作者|时楠,编辑|小峰
某一天,当你打开门,刘强东正站在门外,微笑着给你送来胖东来啤酒,并祝你生活愉快。
这样的场景并非梦境,最快下个月就会实现!
根据官方消息,京东物流与胖东来商贸集团将正式联手,打造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许昌)供应链产业基地。该项目预计于 2025 年 6 月全面投入运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 25 亿元,利税 5000 万元。
京东作为中国电商巨头,拥有强大的物流和数字化能力;胖东来则是近年来线下零售的 " 顶流网红 ",以极致的服务体验和消费者口碑著称。这场 " 王者级合作 ",充满想象。
01 京东的 N 次线下尝试
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多年来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早在 2014 年,刘强东就提出 " 未来零售一定是无界的 ",并开始布局线下业务。
2017 年,京东启动 " 百万便利店计划 ",计划在五年内覆盖全国所有乡镇。该项目采用加盟模式,旨在通过京东供应链赋能传统便利店。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供应链效率不足、加盟商管理困难等问题。部分加盟店甚至出现商品价格高于当地批发市场的情况,影响了整体运营效果。这一案例表明,单纯的品牌输出和供应链对接,难以真正解决下沉市场复杂的零售生态问题。
2018 年,京东推出 7FRESH 超市,定位高端生鲜零售市场。首店选址北京亦庄,采用 " 超市 + 餐饮 " 的复合业态模式,意在打造生鲜零售新标杆。虽然初期获得市场关注,但受制于高昂的运营成本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扩张步伐不得不放缓。值得注意的是,7FRESH 还面临着线上线下价格体系不统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体验。这一探索让京东认识到,生鲜零售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在家电领域,京东的线下布局相对成功。通过 " 京东家电专卖店 " 和 " 京东帮服务店 " 等模式,京东有效触达三四线市场。以山东某县城为例,京东家电专卖店通过提供免费空调清洗等增值服务,成功获得当地消费者认可。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帮助京东在家电零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京东家电专卖店已覆盖全国超 2.5 万个主要乡镇,成为京东线下业务的重要支撑。
2016 年,京东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收购 1 号店并接入沃尔玛全球供应链。虽然 1 号店业务未能达到预期,但双方在跨境商品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沃尔玛全球购商品通过京东平台获得良好销售表现,这一案例体现了战略合作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京东物流逐步向社会开放,为品牌商和零售商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此次与胖东来的合作,正是这一战略的延续。京东不再试图 " 颠覆 " 线下零售,而是选择与最优秀的区域零售企业联手,共同优化供应链和消费体验。
纵观京东的线下探索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战略思路的转变:从早期的快速扩张到后期的精耕细作,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这些经验为京东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促使其更加重视线下零售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02 胖东来亟待线上破圈
胖东来的故事,堪称中国零售业的传奇。这家起源于河南许昌的企业,没有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没有永辉的资本加持,却凭借极致的服务成为 " 零售业的海底捞 "。
创始人于东来的经营哲学极为朴素—— " 爱在胖东来 ",他认为商业的本质是服务人,而不是单纯卖货。这一理念贯穿了胖东来的每一个细节:员工工资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节假日强制休息、甚至为顾客提供免费的修鞋、缝补服务。这些看似 " 不赚钱 " 的举措,反而让胖东来赢得了极高的顾客忠诚度。
然而,正是这种重度依赖线下体验的经营模式,让胖东来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遭遇挑战。
目前,胖东来的门店主要集中在河南许昌、新乡等城市,虽然在这些区域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但全国化扩张的步伐相对缓慢。于东来曾坦言:" 我们更看重单店的质量,而不是盲目的数量扩张。" 这种稳健的发展策略虽然保证了服务质量,但也限制了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在数字化方面,胖东来虽然已经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和 APP,但线上销售占比仍然较低。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 2024 年春节期间,胖东来推出的特色年货礼盒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外地消费者表示想要购买,却因为线上渠道不完善而无法实现。这反映出胖东来在线上销售体系建设和全国化物流配送方面的短板。
于东来对数字化转型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 线上不是简单地把商品搬到网上,而是要把我们的服务理念也数字化。" 这句话道出了胖东来线上转型的核心挑战——如何将线下积累的服务优势转化为线上竞争力。为此,胖东来已经开始尝试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但整体来看,仍需要更系统的数字化战略。
与京东的合作,为胖东来突破线上瓶颈提供了重要契机。
京东强大的物流网络和数字化能力,恰好可以弥补胖东来在全国化配送和线上运营方面的不足。业内专家分析,通过这次合作,胖东来有望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借助京东物流实现全国配送,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胖东来的优质商品;二是利用京东的数字化平台提升线上运营效率;三是通过数据赋能优化供应链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胖东来的线上转型并非要放弃其线下优势,而是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于东来强调:" 无论技术怎么变,零售的本质不会变,就是要让顾客感受到温暖。" 这种理念与京东 " 以客户为中心 " 的价值观高度契合,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 双东 " 合璧的无限想象
京东的数字化基因遇上胖东来的服务基因,这场被业界称为 " 双东合璧 " 的合作,正在为中国零售业描绘出一幅充满想象力的新图景。
供应链的深度协同将成为最先显现的成果。京东物流在许昌建设的供应链产业基地,预计将使胖东来的商品流通效率提升 40% 以上。这意味着,胖东来那些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商品——无论是许昌本地的腐竹、粉条等农副产品,还是其独家开发的糕点、熟食等自有品牌商品,都将通过京东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损耗送达消费者手中。
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可能是:北京的消费者上午在京东 APP 下单胖东来的鲜食产品,傍晚就能收到来自许昌的包裹,这种时效性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在数字化运营层面,双方的合作将开创 " 线下体验 + 线上复购 " 的新模式。胖东来门店可以成为京东线上流量的线下体验中心,而京东平台则成为胖东来服务半径的延伸。比如,消费者在许昌的胖东来门店体验过某款特色商品后,可以通过扫描商品二维码直接跳转到京东平台下单,实现消费场景的无缝衔接。
同时,京东的大数据能力还能帮助胖东来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趋势,优化商品结构。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正在测试一套智能补货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线上销售数据和门店库存情况,自动生成最优的补货方案。
在服务创新方面," 双东 " 组合可能重新定义零售服务的标准。京东的物流配送人员或将接受胖东来式的服务培训,在配送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服务细节。比如,为老年顾客提供更耐心的使用指导,为忙碌的上班族设计更灵活的收货时间等。这些服务细节的叠加,有望打造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
这次合作还可能催生新的商业形态。双方正在探讨在郑州等重点城市开设 " 前店后仓 " 式的混合型门店,既保留胖东来特色的线下服务场景,又整合京东的仓储配送功能。这类门店既是一个展示体验中心,又是一个区域配送枢纽,能够同时满足到店顾客和线上订单的需求。业内人士预测,这种模式如果试点成功,可能会成为新零售的又一个标杆案例。
从行业影响来看," 双东 " 模式的成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区域性零售龙头可能会效仿这种 " 强强联合 " 的做法,与全国性平台企业展开合作。这种趋势将加速中国零售业的整合与升级,推动形成更加健康、高效的产业生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位专家指出:" 京东和胖东来的合作,可能成为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又一个分水岭。"
04 结语
" 双东 " 合璧,不仅两家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落地,更给全国消费者带来了期待已久的体验,也契合当下国家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这样的深度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保持胖东来独特的服务文化在规模化扩张中不被稀释?如何在标准化运营和个性化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双方共同探索的课题。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 双东 " 的这次合作能否开创出零售新范式?答案或许就在那些即将发生的消费场景中——当消费者无论线上线下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时,零售业的未来图景也就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