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科技媒体 scitechdaily 昨日(11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德国科学家团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水下约 1300 米处,发现一处名为 "Karambusel" 的独特深海热液场。
IT 之家注:热液场(Hydrothermal Vent Field)指海底有地热加热过的水(热液)喷出的区域。这些热液富含从地壳中溶解的矿物质,喷出后遇冷沉淀,常形成 " 黑烟囱 " 等地貌,并支持不依赖阳光的独特化能合成生态系统。
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团队于 2023 年的一次科考任务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的锥形海山(Conical Seamount)侧翼,水下约 1300 米(约合 4250 英尺)深处,发现了一处极为罕见的深海地质奇观。

研究团队借助 " 基尔 6000 号 " 水下遥控机器人(ROV),确认这是一个高温热液喷口与低温甲烷冷泉(Methane Seep,指海底有富含甲烷等碳氢化合物的流体或气体渗漏出来的区域)并存的区域,二者喷发点相距仅几厘米,这种 " 冷热同框 " 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记录。

该媒体指出这一独特的混合系统源于其特殊的地址构造。上升的岩浆在加热火山岩的同时,也烘烤了其上覆盖的富含有机物的厚沉积层,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甲烷气体。
最终,来自深处的高温热液流体与沉积层中的低温甲烷气体,通过相同的通道涌向海床。这一发现令多次在该区域工作的科学家们感到非常意外,首席科学家 Philipp Brandl 博士将其形容为 " 一个真正的惊喜 "。
这种冷热流体直接相邻的格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混合型生态系统。这里为极其多样的动物群落提供了栖息地,例如密集的深海贻贝(Bathymodiolus)、管状蠕虫、虾、片脚类动物以及引人注目的紫色海参等。

生物密度之高,在某些区域甚至完全覆盖了岩石表面。科学家们相信,其中可能包含尚未被科学界描述过的新物种。当地观察员根据贻贝的密集程度,用托克皮辛语将其命名为 "Karambusel"(意为 " 贻贝 ")。
除了独特的生物群落,该区域的化学成分也极不寻常。喷出的气体中甲烷浓度超过 80%,同时高温热液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
分析显示,这里的岩石中沉积有金、银等贵金属,以及砷、锑、汞等元素。这表明该区域不仅存在当前的低温活动,也经历了早期涉及贵金属形成的高温阶段,为研究海底矿产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尽管 "Karambusel" 热液场拥有独一无二的地质与生物学价值,但它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威胁。其邻近的利希尔岛(Lihir)上已存在大型金矿,采矿废料被直接排入海洋。此外,该海域也存在海底矿物和油气的勘探许可。
这些人类活动严重威胁着这个脆弱且高度特化的深海栖息地。因此,研究团队紧急呼吁加强后续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海洋空间规划与保护措施,以守护这片深海中的 " 意外宝藏 "。
IT 之家附上参考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