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电视台官微发布一篇名为《杭州思达芮医疗数万元打的美容针竟是 " 骨科材料 " 疑似违规用药》的报道,再度将医美新材料的使用乱象推向公众视野。
据报道,今年 8 月,市民骆女士在杭州思达芮医疗美容诊所花费 50830 元,注射了宣称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让皮肤变得更有弹性的 " 菲林普利 "。

骆女士表示,当天医院方面只告知了针剂的功效,至于注射的部位和次数并没有详细告知,她在当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注射。
事后,骆女士询问具体的注射部位,医生告知,骆女士注射了苹果肌一针,鼻子两针,鼻基底 1 针,共计四针。但骆女士表示,鼻基底的那针,她并没有注射。

无独有偶,章女士也曾在杭州思达芮医疗美容注射了 " 菲林普利 ",同样也没有注射鼻基底,但也收取了针剂的费用。
由于对注射位置有质疑,她们曾提出查看注射室的公共视频,但在机构等了两个小时后,被告知公共视频坏了。
事后,两位女士通告网络搜索才发现,这款药品压根不能用于医美注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菲林普利又叫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适用范围为: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修复或者填充,各种原因所致的软组织修复或增强,如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后的义眼台植入,但适应症中并未注明适用于医美。

两名女士将此事反映给了上城区卫生监督所后,杭州思达芮医疗美容诊所已被立案调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条规定,如果在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隐匿或拒绝提供与纠纷相关的病例资料,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事实上,杭州思达芮的违规行为并非个例。国家药监局曾通报过 7 起医美违法案例,多地机构存在类似问题:浙江省嘉兴市柏惠医美从非法渠道购进未注册透明质酸钠凝胶,涉案货值超 5 万元,最终被罚款 46 万余元;河北省衡水市尚艾美医美使用未经注册的 " 点阵激光紧肤仪 "" 超声刀 " 等设备,涉案货值 6 万余元,被没收设备并罚款 36 万余元。
对此,国家层面的监管改革已再推进。11 月 17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到 2030 年,我国化妆品监管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技术支撑更加有力,产业创新活力更加充沛,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加强,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编辑| 许绍航 杜恒峰
校对 | 何小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杭州电视台、21 世纪经济报道及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