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1 月 9 日消息,彗星 3I / ATLAS 作为人类迄今确认的第三颗星际访客,该天体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中屡屡令天文学家感到意外。

然而,该研究团队的一位科学家明确否定了这一说法。" 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气体彗发(coma)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美国亚利桑那州洛厄尔天文台博士后研究员、本研究作者之一张奇成(Qicheng Zhang,音译)向 Space.com 网站澄清道," 我们的结果仅表明:气体彗发很可能依然存在,并对彗星总亮度有显著贡献。"
彗星有时被为 " 脏雪球 ",因其固态冰核主要由冻结气体构成,其中嵌有岩石碎屑与尘埃颗粒。当彗星靠近太阳时,这些冻结气体受热升华,重新变为气态,从而形成明亮的气体包层 —— 即 " 彗发 ",赋予彗星特有的模糊外观;此外,在太阳风作用下,气体还可拉伸出一条明亮而细长的彗尾。
张奇成进一步解释称,严格来说,3I / ATLAS 彗星似乎只 " 变色 " 过一次 —— 即今年早些时候,随着彗星受太阳加热、开始释放气体,其彗发亮度增强,从而在视觉上呈现出颜色变化。这一过程远早于近期有关该星际访客 " 戏剧性变色 " 的媒体报道。
" 据我们所知,该彗星仅在气体彗发首次变得可见 / 明亮时‘变色’过一次,此后至今状态未变(仅亮度持续增强)。" 张奇成表示," 事实上,早在 9 月初、彗星尚未运行至离太阳极近的天区时,这一现象便已初现端倪 —— 当时众多业余天文爱好者拍摄的照片已清晰显示出其气体彗发呈蓝绿色调。"

但事实上,无需诉诸此类极端解释,3I / ATLAS 本身已足够引人入胜:它偶然穿越太阳系一隅,为我们提供了罕见契机,得以一窥太阳系外天体的形成环境与物理特性。
目前,全球多台地基望远镜 —— 包括口径仅 6 英寸(约 15 厘米)的民用级设备,均已成功拍摄到该彗星影像;此外,哈勃空间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的 " 痕量气体轨道器 "(ExoMars TGO)以及中国 " 天问一号 " 火星探测器亦获取了相关数据。
据 IT 之家了解,原计划于 10 月 3 日前后、当彗星飞掠火星时,由美国宇航局 "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 "(MRO)进行观测。但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 NASA 大部分运行暂停,此次飞掠的图像尚未发布。
按轨道推算,3I / ATLAS 将于 12 月 19 日抵达距地球最近点,届时距离约为 1.67 亿英里(2.7 亿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