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吴嘉敏

今年双十一,卡牌成为年轻群体的消费新宠。
"10 月 20 日晚 8 点,有朋友直接蹲点入了好多盒 Topps × THE MONSTERS/LABUBU 系列收藏卡!"00 后球星卡玩家王明告诉时代财经。双十一期间,王明所在的卡牌爱好交流群里格外热闹,不停有人在抢卡盒、晒单。
今年 10 月,全球体育娱乐收藏品巨头 Fanatics Collectibles(以下简称:Fanatics)旗下知名收藏卡牌品牌 Topps 与阿里鱼(阿里巴巴集团旗下 IP 运营管理和商业化开发平台)、天猫潮玩达成战略合作,在天猫开设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线上官方旗舰店,并首次参与天猫双十一。
据封面新闻,Topps × THE MONSTERS/LABUBU 系列收藏卡开售 10 分钟,销售额就突破 2500 万元。
另据小红书电商,10 月 11 日至 17 日平台文玩类目成交额同比增长 130%;10 月 10 日至 20 日潮玩垂类下单人数同比激增 100%。卡牌类产品正是这波增长的核心动力。
小红书平台卡牌相关话题同样火爆,阅读量超 8.6 亿,讨论度高达 589.6 万。
双十一卡牌热潮背后,一张小小的纸片,正撬动起一个高速增长的百亿市场。
球星卡 " 鼻祖 " 中国开卖,LABUBU 联名卡售罄
Topps 可算上球星卡领域的半个 " 鼻祖 "。
Topps 前身为 1938 年成立的美国之叶烟草公司,二战后转型口香糖生产。1950 年代首创 " 口香糖 + 明星集藏卡 " 模式,开启收藏卡业务。1951 年," 现代球星卡之父 " 西伯格为其设计了棒球卡系列,其中米基曼托(Mickey Mantle)球星卡曾以 520 万美元创拍卖纪录。
2022 年,Fanatics 以 5 亿美元收购 Topps 球星卡业务,使其成为 Fanatics Collectibles 核心品牌。
2025 年,Topps 加速全球布局,与中国卡游合作推出 NBA 球星卡,并入驻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
如今,Topps 还和泡泡玛特玩起了跨界联名。就在今年天猫双十一开售首日,10 月 20 日晚 8 点,Topps 与泡泡玛特联名系列收藏卡(Topps × THE MONSTERS/LABUBU)以每盒 469 元的价格正式发售,仅 10 分钟成交额突破 2500 万元,全网售罄。10 月 24 日,239 元 / 盒的 2025-26 Topps NBA 篮球旗舰系列卡牌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上线也秒售罄。

据 Topps 淘宝旗舰店商品页面显示,Topps × THE MONSTERS/LABUBU 卡面由 LABUBU 创作者龙家升绘制,含基础卡、彩色平行卡、折射卡、超级折射卡等版本,其中龙家升亲签签名卡每版设计仅限 22 张。
王明向时代财经透露,身边就有人因看好联名前景,在二级市场一次性购入了多盒该系列卡牌并用于投资,而他自己也购入了这款卡牌。在他看来,Topps 正通过与多个热门 IP 联名等方式扩大市场影响力。
在 Topps 天猫旗舰店中,还有不少其他球星卡产品。在售的钻石系列棒球 Hobby 盒(每盒含 11 张卡牌)售价 31409 元,2025 Topps Mint Disney 盒(每盒含 10 张卡牌和 1 张 HIT 卡)售价 3199 元,此外,还有联名 NBA、英超、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星球大战、迪士尼等多个 IP 的产品。
11 月 6 日,Topps 天猫旗舰店显示,店内热销榜首是 10 元 / 包(每包含 4 张卡牌)的 Power 篮球对战能量包球星卡和 20 元 / 包(每盒含 9 张卡牌)的 Super 篮球对战能量包球星卡。同样热销的还有 399 元 Value 盒(含 28 张卡牌)和 799 元 Mega 盒(含 60 张卡牌)的 Cheome 迪士尼收藏卡。

截至 11 月 6 日,卡游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Topps 2025 NBA MATCH ATTAX 球星卡销量超 400 件,该系列包含能量包(每盒含 10 包,每包含 4 张卡牌)和超能包(每盒含 10 包,每包含 9 张卡牌)两类,单盒售价分别为 100 元和 200 元。
Topps × THE MONSTERS/LABUBU 系列发售后,便立即在二手交易市场引发交易热潮。
11 月 3 日,时代财经查询闲鱼平台发现,Topps 与 LABUBU 系列收藏卡单盒成交价约 500 元 / 盒,不少卖家以 5 盒、10 盒的组合形式打包出售。而在得物平台,该系列标价 559 元 / 盒,溢价约 19.19%。
这个双十一,除了球星卡,多款热门 IP 卡牌与潮玩产品也十分热销。
截至 11 月 6 日,天猫数据显示,卡游旗下多款小马宝莉卡盒显示已售超 10 万件,其中辉月包 2 包(含 12 张)售价 16 元,友谊永恒卡之奇萌派对 2 弹一盒(含 21 张)售价 108 元。此外,哪吒、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蛋仔派对、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等多款 IP 卡牌产品,销量均突破 7 千件。

其他品牌也各有亮点。集卡社的哪吒 IP 卡牌销量突出,折后价 131 元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2》电影典藏版收藏卡及相关组合产品,总销量超 1 万件。时光代理人卡牌则成为集卡社店铺热销第二单品,82 元 / 盒的明信片盒与 122 元 / 盒的亚克力长卡,销量均突破 5 千件。
闪魂旗舰店 147 元 / 盒(含 108 张)的七圣召唤对战卡牌销量超 1 万件;在三国杀旗舰店 29 元 / 盒(含 159 张)的三国杀卡牌游戏,销量超 5 万件。
玩家入坑1个月花5万
除了球星卡等以收藏目的为主的卡牌产品,具有更强的游戏、竞技属性的集换式卡牌同样受到年轻人热捧。
Thomson 是一个设计师,从 10 月初 " 入坑 " 宝可梦卡牌至今,他已累计投入超 5 万元。Thomson 与宝可梦结缘于小学:" 那会就玩过宝可梦的这种卡,只不过当时是盗版的。"

Jacky 也和 Thomson 一样,幼时便痴迷宝可梦 IP,成年后也一直在玩宝可梦相关的游戏。
Jacky 表示," 男主角小智带着皮卡丘闯荡精灵世界,解锁各种神奇能力 " 的热血情节让他心生憧憬,这份对冒险和超能力的向往,也成了他入坑宝可梦卡牌的重要动机。入坑一年的 Jacky,在宝可梦卡牌上投入超 10 万元。

今年 8 月,在义乌生活的胡月偶然看到城市开设宝可梦快闪店,便就此入坑。短短三个月,他的投入已超 6 万元。在胡月眼里,这些小小的卡牌早已不是普通藏品,而是情绪治愈的 " 避风港 "。
" 工作压力大时,翻看自己收藏的卡牌,仿佛进入宝可梦的奇幻世界,能短暂逃离现实烦恼。" 他曾花费 10688 元,购入十张连号的伊布主题(宝可梦精灵)卡牌," 小时候没能力满足的收藏欲,现在终于能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弥补 "。

除了对 IP 的喜爱,投资潜力也是众多卡牌爱好者们的消费驱动力。
作为入坑 8 年的球星卡资深玩家,王明是典型代表。
" 有买也有卖 ",球星卡为王明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以卡养卡 " 既保障了爱好的持续,又兼具收藏价值。同时收入和爱好又给他带来情绪价值,反哺王明们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球星卡上。
他介绍,球星卡具体分为新秀、现役和退役三类,其中新秀卡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为,球员赛季表现亮眼,球迷基数与热度便会同步攀升,市场需求上涨而供给固定,卡价自然水涨船高。
现役球员的球卡价格则与赛场实绩强绑定,例如拿下单场得分纪录、晋升全明星、获得 MVP 或总冠军等突破性表现,才能推动卡价浮动。
通常,退役球员的卡牌价格相对稳定,但乔丹、科比这类传奇退役球星则是例外。他们的卡牌因球星历史地位和庞大粉丝基础备受追捧,再加之版权(暂时)终止、发售停摆,同时带有球星签名的优质卡牌总量(相对)固定,价格反而一路稳步攀升。" 刚入坑时,科比的签名卡几百块就能买到,现在起步价都要 8000 元往上走了。" 王明感叹道。

Thomson 也将收集卡牌看做一种长线投资," 明年是宝可梦 30 周年,IP 整体价格也在上涨。" 不久前,他刚花了 4000 元买了一张稀有宝可梦卡牌,期待其进一步升值。
集换社平台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4 日,近 6 个月宝可梦简中款总行情指数为 411.2,跌幅 3.19%。但个体卡牌涨幅惊人。" 梦幻 ex" 卡牌从上周期的 14523.5 元涨至 54624.9 元,涨幅达 276.11%。另近一年涨幅榜中," 伊布 & 卡比兽 GX" 单张从 1.6 元涨至 32 元,最高涨幅 1900%。

中国卡牌消费市场也在近年爆发。
以集换式卡牌为例,据卡游招股书,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规模由 2019 年的 28 亿元大幅增加至 2024 年的 263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6.6%,超美国和日本,并预计 2029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46 亿元。
王明认为,卡牌的交易价值由市场与稀缺度共同决定,核心在于玩家的认可程度。

以球星卡为例,除了稀有度,卡牌在转售市场价值与球星自身价值、赛场表现直接挂钩,粉丝的买单意愿与投入力度是关键衡量标准。此外,卡牌的品相、持有量及专业评级,都会成为价值的重要加成项。
Jacky 亦认为,卡牌溢价源于特定卡牌的稀缺性、艺术附加属性赋予的收藏价值,以及市场供需失衡的共同作用。" 运营方发售速度跟不上需求,先推高市场热度,也会有倒卖者随之介入。" 他补充道," 卡牌二手市场价格存在周期性,需放在更长周期判断其价值 "。
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厂商通过限量发行、随机抽卡制造稀缺性,消费者对 IP 的情感认同与社交需求提供了价值支撑,部分玩家的炒作则进一步放大了溢价空间。但这种模式存在风险,即稀缺性与情绪支撑的市场易生泡沫。
相较于日本、美国成熟的卡牌市场,中国卡牌行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如何在狂热与泡沫中守住初心,持续赢得新生代消费市场,这一新兴的卡牌经济又能否突破短期热度、走向长远发展,这些才是行业当下真正需要解答的难题。
(应采访者要求,王明、Thomson、胡月、Jacky 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