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用车就找 SUV 大咖
11 月 5 日,广汽集团长沙工厂的流水线传来关键信号 —— 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打造的 " 国民好车 " 埃安 UT Super 1 号车正式下线。
这座工厂创造的生产效率令人瞩目:最快 53 秒即可产出一辆新车,为兑现首批交付承诺,流水线已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工人每日额外加班 3 小时。

7819 万元拍卖背后:一场教科书级的流量预热
在量产车下线前,京东早已用一场 " 天价拍卖 " 点燃市场热度。10 月 22 日," 国民好车 " 001 号车历经 4 小时、2.3 万余次竞价,最终以 7819 万元落槌 —— 这个价格相当于 700 多辆普通版车型的总价,瞬间将 " 京东造车 " 推上热搜。

百万年薪挖人:京东的 " 轻资产 " 底气
与小米自建工厂、华为深度绑定车企的 " 重投入 " 路径不同,京东选择了一条 " 轻而精 " 的赛道 —— 不碰生产环节,专注 " 用户洞察 + 渠道整合 "。
为支撑这一战略,京东在人才布局上毫不手软:10 月 16 日释放的汽车相关岗位中,汽车零售事业部算法岗最高年薪达 123 万元(35k — 65k × 19 薪),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超 110 万元(45k — 70k × 16 薪),且明确优先招募有行业经验、懂供应链管理的候选人。

流量碾压传统车企:一场行业新变量的诞生
京东入局汽车行业,最让传统车企警惕的,是其 " 降维打击 " 的流量能力。传统车企一款新车的预热周期通常长达半年至一年,而京东从 10 月 14 日官宣合作,到 11 月 5 日量产车下线,仅用 20 余天就完成从 " 概念 " 到 " 实车 " 的落地;刘强东本人的 " 网红效应 " 更添助力 —— 此前一句 " 在老婆面前没自信 " 的调侃,就能引发连锁反应,足见其个人 IP 的号召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京东的入局带来了更便捷的购车体验;但对于行业而言,一个 " 既能洞察需求,又能引爆流量 " 的新玩家,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变量。
至于埃安 UT Super 最终定价是否会低于 10 万元、能否成为爆款,或许再过几天,双十一 的销售数据就会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UV 大咖》立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