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的一款 " 新一级省电节能立式柜机 " 在上线数小时内,成交曲线持续攀升——最终,在这个开卖首日产品的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 150%。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增长并非依赖新品上架或临时追加广告预算,而是借助阿里妈妈 " 货品全站推 " 这一 AI 工具,实现了从商品锁定、预算分配到投产比调优的全链路智能运营,最终高效达成目标。
AI 成了这场大促的 " 操盘手 "。类似的变化正在更多店铺上演。雷士照明借助 AI 智能选品让爆品销量暴涨 9 倍,奥康鞋业凭借智能客服系统三年没再招临时客服,而 " 生意管家 " 正让商家每天的经营例会都从查表变成 " 和 AI 对话 "。
在这个双 11,AI 不再只是帮助商家 " 省时间 " 的工具,而是正在重塑他们的经营逻辑——从选品、投放、客服到决策分析,AI 全面进入了店铺的运营链路。
对于淘宝商家来说,这一届双 11,或许是 AI 真正进入生产环节的起点。
3 分钟巡完整个店:商家亲述 AI 生意管家如何重塑大促效率
一家服饰店铺内,店主仅上传一张商品图,几分钟后便获得一个高质量视频,上线后获得 7300+ 播放,直接带动近万元销售额。这个显著的变化背后就是淘宝的 AI 应用—— AI 生意管家。
" 过去每天要花 1-2 小时巡店,现在 3 分钟内就能掌握全店经营情况。" 一位家电商家如此描述使用淘宝 AI 生意管家后的变化。这位商家补充道,生意管家对店铺来说相当于一名拥有三五年经验的成熟运营。
双 11 期间,生意管家上线大促 AI 助理,并配备了 6 大 AI 数字员工。这些 " 员工 " 包括:AI 数据分析师 agent、AI 营销运营 agent、AI 人群运营 agent、AI 美工设计 agent、AI 客服和 AI 订单代理,全面覆盖店铺核心经营场景。

除了在商家经营效率方面之外,AI 技术同样正在重塑消费者端的购物体验。通过智能客服、AI 导购等产品的深度应用,淘宝构建了一个既能理解商家需求、又能洞察消费者的双向智能服务体系。这种 B 端与 C 端的 AI 能力联动,让平台生态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能享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价值。
在今年的双 11 大促中,当一位顾客在喵速达电器官方旗舰店询问 " 老年人手机怎么选 " 时,AI 客服 " 店小蜜 5.0" 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表现。它不仅能自动调取商品知识库,生成包含性能、信号测试报告、耗电对比等专业信息,还会在用户犹豫 "6400 万像素和 1 亿像素哪个好 " 时,结合预算给出精准建议:" 您看中的这款在夜拍效果上表现更优,建议搭配 XX 镜头套装使用 "。这种如同金牌导购般的专业服务,直接带动店铺转化率提升一半以上。
从喵速达的实践可以看出,店小蜜 5.0 已经超越了传统客服的范畴,更像是一个 24 小时在线的智能经营助手。它不仅在回答问题时更准确、更专业,更能主动理解消费者需求。
近日,店小蜜 5.0 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回复更精准专业,解放了客服人力。在售后服务端,店小蜜也接入平台和商家工单系统,实现退款撤销、退换运费等 11 个高频场景的自动化处理,同时构建了全方位保障体系,确保大促期间系统稳定运行。
从生意管家到店小蜜,淘宝正在用 AI 构建一个系统的智能服务体系。蓝鲸新闻了解到,淘宝 AI 体系主要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展开:在流量分发层面,AI 通过优化搜索与推荐逻辑,实现更精准的人货匹配;在消费者体验方面,AI 导购、AI 客服等 C 端产品功能让购物体验更高效、更个性化;而在商家经营端,货品全站推、生意管家、店小蜜等产品则帮助商家洞察市场趋势、提升经营决策效率。
在这条淘宝 AI 体系的持续演进道路上," 好用的 AI" 已成为核心评判标准。淘天内部对 AI 产品的评估体系也随之升级——不再局限于模型精度和技术指标,而是将经营效果和商家满意度作为衡量 AI 价值的核心尺度。这一转变让 AI 技术真正服务于商业本质,推动产品研发从实验室场景走向真实经营场景,确保每一个 AI 功能都能为商家带来切实的业务增长和效率提升。
定义新商业生产力:首个 "AI 双 11" 背后的产业双重变革
在 AI 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双重驱动下,电商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度变革。大语言模型、多模态理解等 AI 突破,为商家经营带来全新工具;与此同时,流量红利见顶也推动商家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形成 " 技术 + 需求 " 双向驱动的产业升级。
这一变革正重塑商家经营范式:AI 技术释放出海量数据的潜力,推动商家从关注流量转向提升复购率、利润率与全链路效率。更重要的是,AI 正成为拉平商业能力的技术杠杆——通过构建 " 数字员工 " 体系,使中小商家首次具备媲美大品牌的智能决策能力,实现经营能力的代际跃迁。
此刻进行中的双 11 大促期间,在奥康鞋业的客服后台,智能助手 " 店小蜜 " 正连续应答成千上万条咨询。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这种由 AI 驱动的效率革命正在众多商家中发生。一位饰品商家对此感触颇深:在使用生意管家的 AI 数据分析 Agent 之前,他需要手动打开十多个后台页面进行交叉分析,不仅耗时一上午,还难以精准定位问题。而现在,AI 巡店将效率提升了 20 倍,商品巡检范围扩大了 4 倍,1 分钟内就能掌握全店经营状况与异动,近 80% 的商品异动都能被实时关注。" 之前一上午的分析工作,现在半小时内就能完成,AI 还能自动生成诊断报告," 他表示," 这不仅是 10 倍的效率提升,更是一次运营思维的革新,帮助我们实现了质效双升。"

易上手、见效快、真实增长—— " 好用 " 的三大标准正在商家端形成清晰感知。" 开箱即用 " 的体验让 AI 工具迅速从尝鲜品转变为经营必需品。更重要的是,AI 带来的增长是可量化的——从客服成本下降 30% 到素材制作效率提升 20 倍,每个数据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经营效益。
电商竞争已进入 AI 能力决胜的新阶段。今年双 11,是淘宝首次系统性应用大语言模型于商家经营全链路的一年。随着技术红利持续释放,平台间的竞争焦点正从价格补贴转向 AI 赋能能力的较量。未来,哪个平台的 AI 更懂商家痛点、哪个产品的交互更符合使用习惯、哪个工具能带来更显著的增长效果,将直接决定平台的长期竞争力。淘宝通过将 AI 深度融入阿里妈妈货品全站推、生意管家、店小蜜等核心产品,正在构建起新的竞争壁垒——这不是短期的流量优势,而是基于智能技术重塑电商生态的深远布局。
2025 年天猫双 11 发布会上谈到:" 这是第 17 个天猫双 11,也是第一个大消费时代的双 11、第一个 AI 全面落地的双 11、第一个淘宝闪购全面参与的双 11。" 阿里对 AI 电商的构想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体系。通过系统性地将大语言模型融入搜索、推荐、广告三大引擎,好用的 AI 成为淘宝 AI 应用的检验标准,从 AI 选品、智能巡店,到智能客服、视频生成,AI 不仅在帮助商家降本提效,更在重塑他们的经营方式——这场 "AI 双 11",正在定义新的商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