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塞上榆林秋高气爽,沙地土豆迎来收获期。
11 月 3 日,在定边县贺圈镇三友村,收获机在广袤的土地上奔驰,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土豆从筛子后翻滚出来。农民动作麻利地捡拾起来,将它们装入编织袋。
田垄间,装袋的土豆整齐排列,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不一会儿便被依次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有的还将远渡重洋、发向海外。
榆林是全国土豆鲜食菜用薯的黄金产业带。土豆种植面积达 260 万亩,年产土豆 300 多万吨,分别位居全国地级市第四和第二,产业基础扎实。

" 今年以来,榆林土豆国内市场热销,出海步伐也明显提速,出口量比去年增长 20 倍,货值达 1202 万元,占陕西省土豆出口总量的 90% 以上。" 榆林海关关长卫晓波说," 更令人振奋的是,薯条出口实现‘零’突破,5 月以来已出口 616 吨,货值 421.1 万元。如今,小土豆的‘进阶之路’越走越宽。"
" 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特色和品质是我们的‘通行证’。" 榆林土豆出口大户、陕西丰源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和升介绍," 国外客商更偏爱‘面土豆’。今年以来,我们高标准引入‘大西洋’土豆,种植 5000 亩。这种土豆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90 天就能成熟采收,商品率更是超 90%。"
" 为保障土豆长得好、品质优,我们从选地、整地,到播种、收获,全程遵循‘六统一’标准化种植模式,通过科学施肥灌溉、及时防控病虫害,把田间管理做精做细,高产自然就有了底气。" 李和升说。
今年 6 月,在广西经销商的牵线下,经过多轮洽谈,陕西丰源粮油有限公司敲开了越南市场的大门,一举签下 5400 吨土豆供应订单,实现了精准对接的订单化生产。
谈及收益,李和升喜上眉梢:" 发往越南的土豆,平均每公斤能卖 2.6 元,比本地销售高出 1.5 元左右。农民种植的劲头可大了。"
与陕西丰源粮油有限公司合作的种植户孙悦嘴角上翘:" 看着自己种的土豆漂洋过海,我心头满是自豪。出口以后,每亩地还能多收入 4000 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然而,李和升一度被出口手续难住:" 我不清楚该做哪些检测,也不懂如何申办检疫证书,眼看交货期逼近,急得晚上睡不着。"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拨通了榆林海关的咨询电话。
得知企业的燃眉之急,海关关员王超然第一时间赶到种植基地现场指导:" 出口土豆首先要符合目的国的检疫要求,比如越南不允许携带马铃薯 Y 病毒等。我们必须从源头做好管控。"
王超然蹲在田埂边,仔细查看土豆长势,还带来了出口土豆检验检疫流程清单。清单上,从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后的抽样检测,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采收前一周,李和升又遇到新难题:包装标识不知如何规范?海关关员乔薇随即现场指导工人在包装箱上准确标注产地、批次、是否转基因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进口方快速核对,避免通关延误。" 李和升补充道。
无微不至的 " 定制服务 ",让小土豆闯荡海外的道路愈发顺畅,已成了当地实打实的 " 金豆豆 "。今年,附加值更高的薯条也脱颖而出,远销东南亚、中东和欧美等市场。
11 月 3 日,一辆装载 19 吨薯条的冷链货车从榆林市明杰农投薯业有限公司启程。该批产品将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
" 用榆林土豆炸出的薯条口感酥脆,特别受欢迎。出口薯条的售价比出口土豆的售价每公斤高出 5 元,也比国内薯条均价高出约 20%。" 在该公司厂房,董事长罗小虎盯着流水线上翻滚的土豆介绍。
" 我们整线引进了荷兰高效率加工生产线,配备全自动化中央集成操作系统,能生产市面上最高规格的法式薯条。" 罗小虎说," 设备采购得益于海关的减免税政策。公司花费 3100 万美元购买设备,享受到 1594 万元的税收优惠。这些‘真金白银’很快就落到企业账上,大大减轻了公司负担。"
依托当地集约化、现代化的土豆种植产业,榆林市明杰农投薯业有限公司为榆阳区近 10 万亩土豆提供了稳定销路。同时,企业还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构建起集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约 200 人就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 今年,我们预计出口冷冻薯条 1100 吨,货值 745 万元,产品将销往马来西亚、越南、蒙古等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品类与品质,扩大规模,计划开拓阿联酋等新市场。" 罗小虎说。
在 " 政策扶持 + 智慧监管 " 的全链条护航下,这些沙窝窝里的 " 金蛋蛋 " 跨越山海,踏上从黄土高原到国际餐桌的精彩旅程。
经过智能化生产线的精深加工," 金蛋蛋 " 正 " 华丽变身 " 为高端薯条,让全球消费者品尝来自黄土高原的味道。(记者 肖倩文 / 图)
来源 / 陕西日报、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