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鲸新闻 11 月 4 日讯(记者 胡劼)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 " 十五五 "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新阶段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具体举措,释放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有力政策信号,亦明确了 " 十五五 " 时期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 " 施工图 "。
如何更好理解监管深意?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认为," 十五五 " 期间资本市场发展方向已具象化,监管核心目标是通过 " 强本强基 " 和 " 投融资综合改革 ",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包容性和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从内外环境来看,汪毅对蓝鲸新闻记者解读表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剧,A 股和港股获得重估机会,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投融资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国际经贸秩序面临重构,多极化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分散风险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于以 A 股和港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需要大规模耐心资本和更包容的融资环境,这对资本市场服务创新资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基于这一深刻分析,监管领导将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明确为:必须通过不失时机的制度改革,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投融资两端的新期待,从而服务好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其指出。
汪毅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对外开放以及强化风险防范,将是未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四大重点。
一是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市场包容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完善上市标准,给创新型企业提供更优良的融资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二是固本培元,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聚焦于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质量,从融资端(上市公司)和投资端(资金供给)两方面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融资端,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同时督促其改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筑牢价值投资基础。投资端,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实施长周期考核,并丰富长期投资工具,旨在引导 " 长钱 " 能够 " 长投 ",发挥市场 " 压舱石 " 作用。
三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国际配置型资金,促进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利用全球资源服务国内实体经济。其中包括两大举措,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扩大投资范围,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便利、透明的环境;以及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并推出跨境 ETF 互挂产品。
四是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在防风险方面,健全跨市场风险监测和长效化稳市机制,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在强监管方面,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坚持 " 零容忍 ",持续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