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5小时前

液压件复苏叠加机器人丝杠推进,恒立液压三季报亮眼,控股股东为何高位减持?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郝文然

来源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 | 郝文然

编辑 | 韩迅

挖机市场复苏与机器人业务共舞,液压件龙头恒立液压(601100.SH)迎来业绩与股价的双丰收。

恒立液压近日发布的 2025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显著提速,单季营收同比增长 24.5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60%。这一增速明显高于上半年水平,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挖掘机液压件反弹加速。

机器人方面,恒立液压线性驱动器项目已实现量产投放,其丝杠的规模供应能力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业绩股价齐飞的同时,控股股东的减持信号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亦值得投资者关注。

三季报亮眼:利润增速超收入增速,合同负债大增反映销售紧俏

恒立液压 2025 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稳步增长的业绩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7.90 亿元,同比增长 12.31%;归母净利润达 20.87 亿元,同比增长 16.49%。

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的增长尤为亮眼。恒立液压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26.19 亿元,同比增长 24.53%;归母净利润 6.58 亿元,同比增长 30.60%。不仅与上半年相比增长加速,而且利润增速超过了收入增速,表明公司产品具备良好的竞争力。

盈利能力方面,恒立液压 2025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41.96%,净利率达 26.85%,同比均小幅提升。第三季度单季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销售净利率为 25.2%,同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

费用结构方面,恒立液压 2025 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 2.10%、5.86%、7.07% 和 -2.56%。

研发费用率同比小幅下降 0.64 个百分点,而销售和管理费用因全球化扩张和线性驱动项目的进展有所上升。

不过,恒立液压在现金流方面却出现与盈利背离的现象。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59 亿元,同比降低 19.75%。

这一背离或与恒立液压应收账款增加有关。2025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为 17.25 亿元,较 2024 年末的 14.39 亿元增长约 19.86%。

同时,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末,恒立液压存货较 2024 年末增长 23.48%,占用了更多资金。这可能与原材料备货或新产品投产相关。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恒立液压 2025 年三季报的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42.97%,财报解释为主要系客户预收款增加。

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的提高,本质都反映出销售端的提升。这或表明恒立液压产品需求旺盛,订单增加,且公司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提升,能够采用更有利的销售政策。

内外因共振:挖机行业复苏与非挖业务崛起

细究恒立液压业绩加速增长的原因,首先是得益于挖掘机行业的整体复苏。

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25 年 1 — 9 月挖掘机销量达 17.40 万台,同比增长 18.1%。其中,国内销量 8.99 万台,同比增长 21.5%;出口 8.42 万台,同比增长 14.6%。

液压系统是挖掘机的 " 肌肉与血管 ",液压件在挖掘机总价值中占比为 20%~25%,是核心零部件之一。

恒立液压作为国内液压件龙头,主要产品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泵阀等,其中挖掘机油缸是公司的起家业务,在全球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下游行业复苏直接带动了对公司液压产品需求提升。2025 年上半年,恒立液压共销售挖掘机用油缸 30.83 万只,同比增长超 15%。

非挖业务的崛起则是恒立液压业绩转好的另一因素。

2025 年上半年,恒立液压非挖行业用液压泵阀产品谱系持续扩充,销量同比增长超 30%,公司也进一步扩大了在高空作业平台、装载机及农业机械等领域的国内份额,并在国外市场也实现了业务突破,已向国外知名工程机械厂家批量供货。

恒立液压十分重视海外市场,在德国、英国、日本均有子公司。2025 年 6 月,恒立液压海外最大生产基地——墨西哥工厂正式投产运营。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恒立液压境外资产规模达 26.99 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13.16%,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丝杠蓄势待发,同源技术切入卡位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主业之外,近年来最让市场感兴趣的是恒立液压的机器人丝杠业务。

根据特斯拉此前公布的 OptimusGen2 的示意图,在其人形机器人的 14 个线性关节中,10 个选取行星滚柱丝杠、4 个选取梯形丝杠。这为丝杠市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丝杠是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承担着将旋转动力转化为精准直线运动的关键作用。根据开源证券测算,按照大规模量产后人形机器人成本 2 万美元,行星滚柱丝杠单价 1000 元,单机用量 14 根,微型滚珠丝杠单价 300 元,单机用量 30 根,则丝杠价值量达 2.3 万元人民币,成本占到机器人整体的约 20%,是价值量最高的环节之一,市场空间极具潜力。

恒立液压能够切入丝杠领域,主要得益于液压与丝杠同属线性传动领域在材料科学、精密加工和精度控制上具有显著的技术同源性,使得公司数十年的工艺技术积累能够广泛复用。

2022 年,恒立液压前瞻性地定增募资 14 亿元投入线性驱动器项目,规划建设涵盖行星滚柱丝杠电动缸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并专门设立了电动缸、丝杠和导轨三大事业部系统推进。

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开发超 50 款新产品并全部实现量产投放,新增客户近 300 家,初步完成了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开拓的关键布局。

虽然恒立液压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与特斯拉合作的消息,但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行星滚柱丝杠量产能力的企业,其大规模生产实力与成本控制能力被市场普遍看好。人形机器人放量后,丝杠有望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业绩与股价齐飞,控股股东却再度高位减持?

与恒立液压业绩加速增长、股价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控股股东在今年 8 月开启了减持计划。

2025 年 8 月 7 日,恒立液压控股股东申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于发布减持计划公告,拟在 2025 年 9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 3% 的股份,即 4022.46 万股。

股权穿透后,申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申诺科技 ")为恒立液压实际控制人汪立平、钱佩新、汪奇所有的企业(汪奇是汪立平与钱佩新之子),此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减持计划已部分实施。根据公司 2025 年 9 月 26 日公告,申诺科技在 2025 年 9 月 8 日至 25 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已减持公司股份 1045.6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78%。

以此计算,在 2025 年 9 月 26 日至 11 月 30 日期间,汪家还将陆续减持 2976.78 万股,占总股本的 2.22%。

恒立液压的股价在 2025 年走势强劲,从年初的 51.06 元一度上涨至 10 月 9 日的年内高点 104 元,一度实现翻倍。

自减持公告发布后的 8 月 8 日至最近一个交易日 10 月 31 日,恒立液压股价从 78.13 元涨至 96.08 元,涨幅达 23.0%。市场似乎对控股股东大幅减持一事并未过分担忧,仍是看多者居多。

回顾历史,申诺科技曾在 2020 年 11 月 12 日至 23 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约 955.6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73%),减持均价 88.58 元 / 股;随后在 2020 年 12 月 2 日至 2021 年 2 月 4 日期间,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约 1402.82 万股(占总股本的 1.07%),减持均价 114.91 元 / 股。

颇为值得玩味的是,上述减持的时间正好是恒立液压股价在上轮牛市达到历史高点的时段。换言之,汪家的上一轮减持精准卖在了最高峰。

本次汪家在业绩和股价一片向好中再度开启减持计划,是否意味着股价已经来到阶段高点,值得市场思考。

总结

恒立液压今年迎来了主业复苏与新业务突破的双重利好。挖机行业复苏带动传统液压业务增长,非挖业务增速实现转正,共同支撑业绩增长。2022 年布局线性驱动器项目开花结果,丝杠高壁垒和规模化出货能力勾勒出新的业绩空间。墨西哥工厂的投产则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

不过在业绩向好的同时也应注意,恒立液压丝杠业务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仍有待验证;参考上一轮减持时点,近期控股股东减持的信号亦值得投资者审慎思考。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