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财经 13小时前

超级工厂,“亮”了!0.7 秒下线一片,产值破百亿!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提出," 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通威四川眉山工厂,是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首个 " 灯塔工厂 "。让我们走进这座驱动绿色未来的 " 灯塔 " 内部,探寻光伏 " 智造 " 的答案。

0.7 秒下线一个电池片

解锁光伏车间的数智 " 密码 "

总台央视记者 杨紫薇:在四川省眉山市,这个占地 100 多万平方米的 " 超级工厂 ",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太阳能电池片。走进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而是有机械臂,还有智能小车来回穿梭,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平均每隔约 0.7 秒,就有一个电池片会从这个车间里下线。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电池四厂设备部经理 智旭强:车间内有 20 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在数字化转型后,日产量从 2024 年的 441 万片,提升至目前的 495 万片,净增 54 万片每天。

除了高效的 " 速度基因 ",这座 " 灯塔工厂 " 的 " 创新基因 " 也十分关键。如果把设备比作一个人,现在工厂给它们身上装了数百个 " 传感器 ",实时采集 " 心跳 "" 体温 " 等数据,再将其汇入被称作 "AI 大脑 " 的中枢系统进行智能管理。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信息部副部长 王琦:过去要等着设备出现异常才能发现问题,现在结合数据和 AI 大模型学习,可以实时判断,甚至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 " 病因 ",实现了设备异常故障降低了近 50%。

数字化转型让产品的多项关键指标得到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 12%,缺陷率降低了 41%,转换成本降低了 37%,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 33%。一线工人和工艺工程师也通过数字化平台,把工厂变成了创新孵化器。

2020 年 4 月正式投产后不到两年,公司便成为眉山市首个产值突破百亿的企业。此外,当地还持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这里投资发展,助力眉山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四川眉山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许舒妤:今年 1 到 9 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速达到 14.2%,培育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 户,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16 户,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快投产。

人工智能助力

光电转换关键技术持续突破

这座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首个 " 灯塔工厂 ",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

在绿色能源的竞技场上,光电转换效率,即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一直是衡量的关键标尺。而作为其核心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则成为企业研发的焦点。近年来,工厂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持续突破。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电池效率每提升 1 个百分点,光伏度电成本可降低 7% 左右。传统靠人工去列出效率优化方案,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而现在通过 AI 模型就能算出最优解,大大缩短了效率优化周期。

技术上的微观突破,是灯塔的光芒之源;而将技术成果锻造为 " 标杆产品 ",则又是一段新的征程。为了产业链自主可控,他们与国产设备制造商合作,共同推动工艺和技术真正落地。

2024 年,随着 S5 车间首片电池片下线,通威眉山工厂共四期项目全部建设完成。5 年时间内,5 个电池工厂 " 拔地而起 "。 国产化设备的成熟应用,为快速投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加速,工厂对原有的一二期项目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也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总经理 姚骞:整个工厂我们利用了超过 50 个数字用例,让每一座工厂都具备自感知、自优化的能力。最终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里面唯一的 " 灯塔工厂 "。我们希望在 2030 年之前,光伏度电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 30%。

在姚骞眼中,评选上 " 灯塔工厂 " 并非终点,他说企业竞争的本质是效率的比拼,要保持领先优势,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主编:武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