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16分钟前

「UMe Tea 优米茶铺」完成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华人工程师在北美开奶茶店

36 氪获悉,北美茶饮品牌「UMe Tea 优米茶铺」近日完成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美国本土基金 Conductive Ventures 领投,iFly.vc、EGP(明裕创投)跟投,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团队完善、湾区门店加密等。

「UMe Tea 优米茶铺」(下称 "UMe Tea")是 36 氪持续关注的公司,2019 年创立于美国加州,创始人李佳纯创业前曾是硅谷的一名华人工程师。UMe Tea 从美国本土消费者口味偏好出发,同时融入中国新茶饮品牌在理念文化、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一家颇具美国本土感的新茶饮品牌。其主营品类包括奶盖茶、水果茶、烘焙甜品、小吃等,大约 30 个 SKU。

UMe Tea 部分产品

2023 年 6 月,36 氪曾报道 UMe Tea 完成 iFly.vc 投资的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两年过去,其门店数已从 9 家增长到 27 家,到 2025 年底会开出 33 家,除 3 家加盟店作为试点外,其他均为直营。

此外,UMe Tea 的供应链也比过去更成熟、更集中。据李佳纯介绍,UMe Tea 与美国某餐饮供应链巨头建立长期合作,原材料采购、仓储、运输等服务均由后者提供。

在今天谈论美国茶饮市场的变化时,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在于,中国新茶饮品牌已经在争相出海北美——喜茶、茉莉奶白、霸王茶姬、柠季、沪上阿姨、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均已落子,其中,喜茶在美门店数已超过 30 家。当中国市场、东南亚市场趋于饱和,北美相对缓和的竞争环境、强劲的消费力都意味着机会,市场也普遍认为中国茶饮品牌的 " 北美开店热 " 才刚刚起步。

面对 " 来势汹汹 " 的国内品牌出海潮,UMe Tea 团队起初有种紧张感," 我们有几家店隔壁就开了喜茶,也目睹了一些夫妻店在冲击下迅速倒下。"

" 土生土长 " 的本土化基因,让团队很快意识到,UMe Tea 与中国品牌的市场不同、人群不同,交集也并不明显。据悉,UMe Tea 的顾客中,非亚裔人群占比明显更高,约为 60%,即便是亚裔客户,也以印度、越南、韩国人为主,华人顾客并为占据主力。

体现到业绩上,今年以来,UMe Tea 的单店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 30% 左右,未受到竞争环境变化的影响。" 对我们而言,或许国内品牌的到来也让当地市场整体变得更热。" 李佳纯说。

何为 " 本土化基因 "?UMe Tea 在产品和品牌打造方式上都做出了回答。

产品层面,国内消费者偏好 " 回归本真 " 的味道,相较之下,美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仍然偏 " 浓 "。李佳纯举例称," 比如湾区墨西哥人较多,用墨西哥辣酱制作的辣芒果类冰沙就会受到喜爱。"

此外,当地消费者通常希望菜单更丰富," 有些人乳糖不耐受,有些人不喝咖啡因等等 ",UMe Tea 的菜单也会相应呈现清晰分类,给顾客充足的挑选空间。

今年以来,经典的珍珠奶茶,以及芒果、抹茶类单品,都是 UMe Tea 销售表现更好的产品。而从第一家店开出时就在售的盐酥鸡,则一直扮演着 " 奶茶搭子 " 的角色,目前其在 UMe Tea 销量中的占比已达到 30%," 基本每个人进店都是一杯饮品、一份盐酥鸡。"

目前,Ume Tea 的上新频率基本是每月两次,新品开发则围绕三大思路展开——一是对于基础款的产品,根据供应链能力的优化状态不断微升级;二是围绕潮流趋势追新,比如今年抹茶、迪拜巧克力等元素颇受喜爱,UMe Tea 也推出了 " 开心果迪拜巧克力奶昔 " 等产品;三是根据应季水果、特别节日等进行上新。

UMe Tea 顾客购买珍珠奶茶

营销层面,UMe Tea 从年轻人的情绪价值切入,不少活动都引发了大量自然传播。近期,其兔子盲盒、集卡活动等都在社交媒体打出声量," 买一杯奶茶可以集一张品牌的 IP 卡,有人会买 20 杯奶茶请店里所有人喝,只为了抽卡、集卡,玩得很嗨,甚至大家还在 Instagram 上相互买卡。" 李佳纯举例道,集卡活动促使门店业绩翻了数倍。

UMe Tea 品牌周边

据国际咨询公司 IBIS 数据,2023 年美国仅有 6635 家奶茶店,2025 年这一数字上涨至约 8000 家,但仍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超过 5%。分散的格局里,选定主阵地、不断加密门店、建立品牌认知,是 UMe Tea 当下的策略。

目前,UMe Tea 在将加州以外的几家门店逐步收回,新开门店及新签门店也均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门店间的平均距离约 3 英里。李佳纯表示,接下来一段时期,门店拓展的重心仍在湾区," 其实光加州一个市场,就能承载我们开两三百家的。"

谈及下一步业务重心,她提到三点:一是团队架构的完善,二是数字化与供应链的继续提升,三是继续加密湾区门店。李佳纯认为,由于商业体通常会控制单一业态在区域内的占比,点位有限,用人等方面的法规也极为严格,美国的市场节奏很难像国内一样 " 快 "。

" 我们想做一个加州的本土品牌,先把区域性做好,把供应链的基本功练好,再谈别的。" ——在发展路径上,UMe Tea 希望向古茗学习,尊重市场节奏,先深耕、再走出去。

相关标签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