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 卖铲人 " 身后的 " 超级卖铲人 "。
超级 " 卖铲人 "
"924" 行情一周年,人们盘点发现:A 股有 1435 只股票实现翻番,并诞生了上纬新材(1720.5%)、*ST 宇顺(1133.01%)、胜宏科技(1061.66%)三只 10 倍牛股。

但这份榜单,漏了一个 " 狠角色 ":仕佳光子。
从 "924" 时 8.35 元的低点起步,到 2025 年 9 月 2 日冲上 88.99 元的高点,仕佳光子最高时飙上了 1065.74% 的巅峰,市值也从 30 多亿攀上 300 多亿,妥妥的 " 内涵式 "10 倍股。
支撑这份爆发力的,是仕佳光子堪称 " 炸裂 " 的业绩。
2025 年上半年,仕佳光子营收 9.93 亿元,同比激增 121.12%;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同比狂涨 17 倍;扣非净利润 2.14 亿元,同比暴增 12 倍。
凶猛的业绩,不但让 " 挣扎扭亏 " 的科技股们自惭形秽,也让仕佳光子屡登龙虎榜,成为被 " 抢筹 " 的常客。
而它业绩爆发的关键,就藏在 AI 算力需求暴涨的 " 飓风 " 里。
在美国,英伟达向 OpenAI 砸进 1000 亿美金,要共建 AI 数据中心;OpenAI、甲骨文、日本软银又联手推进 " 星际之门 ",砸 4000 亿美金要建五大 AI 数据中心。
正在科技领域硬核突围与崛起的中国更不甘落后,从阿里推进 3800 亿 AI 大基建,到湖北、吉林、四川等省纷纷提出 2027 年算力建设目标……
据华为《智能世界 2035》报告预测:2035 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狂涨 10 万倍。
这样的 AI 狂潮,率先拉爆了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为 AI 提供核心器件光模块的一众企业的业绩。而仕佳光子制造的光芯片及器件,则是光模块 " 绕不开的刚需 "。

像仕佳光子的 CWDM AWG、LAN WDM AWG 组件,在全球主流光模块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在 100G 至 800G 高速光模块的器件供应中占据主导;在 1.6T、AI 光计算等前沿领域,也实现了小批量供货。
此外,作为 CPO(共封装光学)技术的核心光源,仕佳光子制造的硅光模块用的 CW DFB 激光器芯片,不仅通过了客户验证,还实现小批量出货。
这使得其光芯片及器件营收,在 2025 年上半年达到 6.99 亿,同比激增 190.92%。
仕佳光子由此成为 " 卖铲人 " 身后的 " 超级卖铲人 ",业绩更具确定性。
有趣的是,像光芯片种高端制造业,大多扎堆长三角、珠三角。可仕佳光子却 " 隐居 " 在 " 煤城 " 河南鹤壁,反差感十足。
更与众不同的是,不少光模块公司股价飞涨,股东们纷纷选择落袋为安。而仕佳光子实控人、董事长葛海泉,面对大涨 10 倍的股价,愣是一股不减,堪称 " 打死都不卖 " 的典型。
突围
1984 年,20 岁的木匠葛海泉,在鹤壁开出一家 " 小作坊 " ——麒麟家具厂。
凭着 " 钉是钉、铆是铆 " 的好手艺,他苦熬 15 年,攒下了第一桶金。
2000 年,伴随中国即将加入 WTO,葛海泉顿感时代机遇来临。于是,他揣着积蓄到郑州,创办了 " 仕佳通信 ",主攻室内光纤、光缆的研发生产。
干了几年后,他从一个问题里看到一个机会。
当时,国内网络建设如火如荼,光分路器供不应求。可全国近百家光分路器企业的 " 命门 " —— PLC 光分路器芯片,却捏在日韩企业手里。

所谓 PLC 光分路器芯片,就是分配光信号的芯片,由于日韩企业垄断,中国市场的 PLC 光分路器芯片不但价格贵,而且供货周期长,导致网络建设工期经常被延误。
葛海泉于是寻思,如果自己能造出这种芯片,代替国外进口,那一定是门好生意。
自己不懂这个行当,那就埋头苦学。知识和认知有了,没有技术,他就天南海北到处跑,寻求 " 外脑 " 帮助,希望合作。
2009 年,葛海泉碰到了手里有技术,也正在找人合作将技术产业化的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反复沟通后,双方决定针对 PLC,展开联合攻关。
2010 年,葛海泉回到鹤壁,成立 " 仕佳光子 ",扛起了 PLC 芯片国产化的大旗。
当时,光电子芯片的研发,动辄要 3-5 年,背靠中科院的仕佳光子很幸运,两年后,其 PLC 芯片就研制成功;2013 年,便正式量产。
幸运的背后,是葛海泉的格局。

合作之初,葛海泉就承诺中科院半导体所 " 技术入股 ";接着,半导体所委派 10 位专家人人有股份。
于是,专家们 " 掏心掏肺 " 一阵猛干,将仕佳光子抬上了中国第一家量产 PLC 芯片企业的宝座。
可还不等庆祝,国际巨头就杀到了门口。
之前,PLC 晶圆还是 2000 美元 / 张。仕佳光子一突破,就暴跌到 200 美元 / 张,降幅 90%。
作为一家产品单一的初创企业,仕佳光子很快陷入绝境。
2017 — 2019 年,公司猛亏三年。仅 2017 年,就亏 2000 多万。
最难的时候,葛海泉拿着个人资产去抵押,关键时刻,鹤壁地方政府出手了。
最难的那三年,政府补贴公司 3000 多万:从项目研发和产业化补助,到进出口贴息;从科技进步奖励,到稳岗补贴、会展补助、公租房补贴……可谓 " 十全大补 "。
拿着 " 救命钱 ",葛海泉疯狂扩大产能、提高良率、猛降成本,誓跟国际巨头 " 血战到底 "。
最终,他 " 赌 " 赢了。
据 ElectroniCast 报告,2017 年、2018 年,仕佳光子 PLC 分路器芯片市占率分别达 45.39%、53.92%,位居全球第一。
2020 年,仕佳光子将 20 多种 PLC 分路器芯片全面国产化,晶圆良品率达 98%,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而且还在国际市场夺得了 " 话语权 "。
更展现企业家智慧与精神的是,葛海泉同时开打的另一场战争:布局 AWG 芯片和 DFB 激光器芯片。
这两种光芯片,是高速光通信的关键。

这一次,同样是迅速突破,不但成功研制出 10 多种规格的 AWG 芯片,并向英特尔、索尔思等客户批量供货;DFB 激光器芯片,也实现全流程自主研发。
凭着这份硬实力,2020 年 8 月,仕佳光子成功叩开上交所科创板的大门。
5 亿融资一到账,又被投入 AWG、DFB 芯片的研发之中,持续加注领跑。
然后,就是准备好了的人,等到自己的东风。AI 的爆发,对光通信提供了爆炸性的机会和需求,仕佳光子于是乘势被大风吹起。
"T 形战略 "
2025 年 4 月 21 日,仕佳光子的一纸公告,引爆了股价。
公告显示,今年 3 月," 泓淇光电 " 完成了对 " 福可喜玛 "53% 股权的收购,成为控股股东。
而 " 泓淇光电 ",即 " 河南泓淇光电子产业基金合伙企业 "。它背后的第一大股东,正是持股 39.8% 的仕佳光子。
这意味着,仕佳光子将间接控股福可喜玛。
但这只是开始,6 月 27 日,仕佳光子再发公告: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直接收购福可喜玛。
如此执着的背后,是葛海泉对持续创新并走在前列的雄心和决心。
福可喜玛,是全球 MT 插芯领域的领军企业,MT 插芯则是光通信下一个重点 CPO(共封装光学)的关键部件之一。
传统光模块,犹如外卖配送系统:骑手(光信号)要在一家家餐馆(光源芯片)门口取餐(数据),再在道路上(光纤)狂奔。不仅耗时耗力(能耗大),量大还易拥堵(带宽有瓶颈)。
但 CPO,颠覆了一切。
" 餐馆 " 和 " 骑手 " 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超高效的 " 中央厨房 "(交换芯片和光引擎集成)," 饭菜 "(数据)用一条超高速管道(集成光路)精准投送,效率呈几何级提升。
而 MT/MPO 插芯作为光纤连接器,作用在于将 " 饭菜 "(数据)打包、发送、接收,因此成为 CPO 的关键枢纽。

英伟达 GTC 2025 全球科技大会上,CPO 的潜力已现端倪:英伟达 CPO 版 Quantum X800 IB 交换机,搭载 144 根 MPO 连接器,吞吐量飙升至 115Tb/s,性能一骑绝尘。
Business Research 则乐观预测,全球 MPO 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7.3 亿美元,提升到 2033 年的 23.3 亿美元。
所以,谁先掌握 MT/MPO 的技术和产能,谁就能在 CPO 风起时占据先机。
但葛海泉也并未 " 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而是摆出深度、广度并重的 "T 形战略 "。
深度上,死磕设计制造一体化的 IDM 模式。
在芯片业,Fabless 轻资产模式风靡一时:企业只做设计,制造外包给台积电等代工厂。这省时省力,能让企业聚焦设计,却也暗藏风险:在制造上受制于人。
在葛海泉的字典里," 卡脖子 " 是禁忌。

如今,这看似笨拙的 " 重资产 ",已成为仕佳光子最深的 " 护城河 "。
广度上,仕佳光子不仅有光芯片,还延伸到光缆、线缆材料领域,数通、电信、传感三大市场齐头并进。
在数通市场,AI 烈火烹油,自不必说。
而仕佳光子," 弹药 " 齐备:
从 1.6T 光模块用的 AWG 芯片、800G/1.6T 模块的 MT-FA 连接器、CPO 用的大通道保偏器件,到数据中心用的 EML、CW DFB 激光器,乃至数据中心的光纤线缆——从 1 芯到 288 芯的规格、无卤阻燃护套材料……要么在批量销售,要么在客户认证。
既有单点突破,又有产品配套。
电信市场,同样需求广阔。
目前,中国 " 万兆光网 " 启动试点," 东数西算 " 加速升级,大容量、多信道、宽带宽的 DWDM AWG 芯片及模块需求,都将持续增长。
对此,仕佳光子用于建设 400G/800G 国家骨干网的 AWG 芯片及模块,小批量出货;用于提升家庭网络带宽的 EML+SOA 激光器、DFB 激光器,也研制成功。
传感市场,也不容小觑。
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数据,2024-2032 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从 2410.6 亿美元增至 4572.6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 8.3%。
仕佳光子用于医疗检测的特殊分路器芯片、用于智驾的专用线束元器件、dTOF 激光雷达芯片、车规级 TOSA 模块等,都小批量出货。
这种 " 芯片 + 器件 + 材料 " 的全产业链布局,让仕佳光子进可攻、退可守。不论风从哪里来,全都接得住。
" 征途 "
2020 年,葛海泉斩获 " 鹤壁功勋企业家 " 荣誉;时隔一年," 鹤壁功臣 " 的称号再度加身,以表彰他打破 PLC 分路器芯片的长期垄断、登顶全球市占率第一的贡献。
如今,仕佳光子的优势版图,早就不限于 PLC 分路器芯片这个单一领域:
千兆接入网用的 DFB 芯片上,不但进入主流客户供应链,市场份额更 " 三分天下有其一 ";
在 AWG 波分复用芯片这一细分领域,成为最大供应商;
在 CPO 方向,其 AWG、CW DFB、EML 等核心产品,都有国产解决方案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纯粹的 III-V 族 DFB、EML 等高端芯片领域,仕佳光子在国产供应链加持下,除了激光器外延设备还要进口,基本挣脱了 " 卡脖子 " 的枷锁。
这意味着,中国的 5G、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自主可控的底气。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仕佳光子的 " 硬实力 ";那葛海泉创造的 " 仕佳模式 ",则是技术突破背后的 " 软实力 "。
整个 " 仕佳模式 ",就是一场跨越 " 产学研 " 的深度联手。
从中科院半导体 " 技术入股 ",与仕佳光子达成合作;到葛海泉用 " 股权绑定 ",让 10 多位中科院专家到企业来 " 干兼职 " ……
看似 " 若即若离 ",实则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打破了科研机构与市场主体的壁垒。
10 多年来,双方共建院士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承担了国家 863 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产业化大获成功的同时,又斩获了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 等大奖。
这样的精妙设计,打通了科研与市场的 " 最后一公里 ",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利器。
最重要的是,它可推广、可复制,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 " 产学研 " 融合的经典样板。
所有这些成就背后,离不开葛海泉的执着与坚持。
葛海泉常说:" 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只要我们用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制造出来。"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创业之初,为说服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他不惜耗时一年半、每月往返北京两三次,不断沟通、磨合,最终打动对方,签下合作协议。
这不仅是磨破嘴、跑断腿的坚持,更是不服输、敢攻坚的勇气。
如今,面对大涨 10 倍的仕佳光子,葛海泉依然坚持—— " 一股不卖 "。
这既是对中国科研人员的信心,也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底气;更重要的,是葛海泉早就明确了要将仕佳光子 " 打造成国际一流光通信企业 " 的目标。
放眼这样的目标,葛海泉和仕佳光子的征途,或许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 1 ] 《招股说明书》仕佳光子
[ 2《2025 年半年报》仕佳光子
[ 3 ] 《仕佳光子深度研究报告:光通信领域核心器件供应商,技术创新驱动成长潜力释放》上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