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十四五 " 时期,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道路上,我国金融业迈出一个个坚实步伐。下面,一起来打开 " 十四五 " 对账单,看这五年,金融 " 活水 " 如何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
500 万亿元!" 十四五 " 期间我国金融业总资产年均增 9%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截至今年 6 月末,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超过 500 万亿元,5 年来,年均增长 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这五年,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 170 万亿元。截至今年 6 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36 万亿元,是 " 十三五 " 末的 2.3 倍,利率下降 2 个百分点。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新三板改革。今年 8 月,A 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 100 万亿元。这 5 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 " 红包 " 合计达到 10.6 万亿元,比 " 十三五 " 增长超过 8 成。
"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五年来,一组组亮眼数据,铸就了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沉甸甸的答卷。
记者观察:金融 " 活水 " 润泽实体经济 " 共生共荣 " 重塑发展格局
" 十四五 " 时期,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企业发展,资金 " 活水 " 精准滴灌;购物旅游,移动支付轻松结算;国际经贸,跨境金融汇通天下。五年来,我们的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总台央视记者 张馨月: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从当初开市的 81 家,增加到现在的 277 家,总市值近 9000 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占比,已从 2021 年的 41%,增长至 2024 年 7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更是达到 82.85%。
目前,12 英寸晶圆是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绝对主力,但本身生产线对材料纯度、性能、尺寸、结构设计等方面都要求极高。石英制品作为半导体、光伏等高新科技领域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同样有很高要求。北京凯德石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恕感慨,2022 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几年间,正是资金助力他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突破。这个在 2023 年新建成的厂区,就是重点打造研发和生产 12 英寸高端石英部件的产线。
张忠恕说,企业在北交所上市以后,不仅打开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也更加通畅了。
普惠金融深耕 " 三农 " 沃土
金融 " 活水 " 不仅滋养着科技研发的沃土,它也浸润着农业生产的广袤土地。随着车轮从工厂驶向乡间的泥泞小路,我们来到山东东营的一个小镇上。
总台央视记者 张馨月:山东东营盐窝镇,因自古就产盐,而且土地大部分是盐碱地,很难种出庄稼。所以养殖业,尤其是养羊成为这里的支柱行业。以前农户的养殖方式比较粗放,很难形成规模化。这样的情况在 2019 年有了改变。
2019 年,在当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建立起来,在这个占地几千余亩的标准化养殖园区里,投入了自动化系统设施,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率。2021 年,养殖户薄纯俭搬到了这里,当地银行为他提供了 100 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帮助他扩大养殖规模。
薄纯俭可以说是已入驻产业园的三百余户养殖户的缩影。以前 " 散养难、卖价低 " 的滩羊,如今在普惠金融助力下,在集约化、产业化的园区中生长为黄河滩上的致富引擎。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畜牧办主任 吴星华:盐窝镇的肉羊总存栏量能达到 160 万只,年出栏量 360 万只,带动的从业人员 3.5 万人,现在盐窝镇的老百姓也都跟着发了 " 羊财 "。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支行行长 刘英雪:为肉羊养殖户提供单笔授信额度最高可达 100 万元,利率低至央行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养殖周期需求,随借随贷,随用随还。
总台央视记者 张馨月:从北京的交易所到山东的田间地头,中国的金融血脉,正流淌在国民经济的每一寸骨骼中,它既仰望星空,孕育科技的硬核实力;也脚踏实地,浇灌乡村的振兴梦想。作为一个专注经济金融领域报道超过十年的记者,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五年的感受,那就是 " 重塑 "。金融,正重塑着支撑未来发展的新格局。这五年,我们记录的每一个金融瞬间,都汇聚成了 " 五篇大文章 " 的生动笔触。
这份 " 十四五 " 的金融对账单,交出的正是一份 "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 的生动答卷。这份答卷,正在为金融强国之路,写下最坚实、最有力的时代注脚。
朱民:" 十四五 " 期间我国金融业取得多项重大成就
" 十四五 " 时期,我国金融业取得多项重大成就,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展望下一个五年,金融强国建设如何发力,如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 朱民:" 十四五 " 时期是一个均衡地从风险、发展、改革,整体向前的一个五年。我国债市股市规模全球第二,绿色融资全球第一,中小企业贷款全球第一,保险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整个规模起来了,整体战略上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走向建设金融强国。
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 " 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 的目标,着力做好金融 " 五篇大文章 ",作为 " 十四五 " 期间的重要部署,专家认为,这指明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
专家表示,这五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双增,助力科技创新跑出 " 加速度 ";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 朱民:金融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它的货币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我国央行和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签了货币的互换协议。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货币互换网络,使得人民币越来越成为世界的强货币。
专家表示,未来五年,是我国由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关键跃升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一轮以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正在推动金融业进入全新的时代。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AI 革命所带来对于金融基本运行模式、配置模式的一些内涵性的变革,就要求我们在金融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规律上要有大胆的探索。绿色金融在未来要成为我们引领世界的一个标杆。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67194 人,死亡;战机,100% 自美国……
拟罚款超 3700 万元!证监会查处:强制退市!
突发!高通被立案调查
金湘军被 " 双开 "
交通运输部: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主编:李天路
编辑:张娅芳
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