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6 日,商务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 19 条举措。
其中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中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眼下,距离 " 国庆 " 只剩下两周时间,不少学生家长关心 " 中小学秋假会来吗 "?
9 月 16 日,据人民网报道,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中小学春秋假并非省级层面的硬性要求,各设区市正在研究相关事宜,将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做出安排。
9 月 1 日开学第一天,成都市教育局回应中小学春秋假问题,称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并研究国内先行城市经验,支持学校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学段特点和研学活动等实际,通过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探索实行春秋假,并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校内托管服务。
春秋假是指在保证全年总教学时长不变的前提下,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增设一个短假期,区别于传统的寒暑假。它通常与 " 五一 "" 国庆 " 等法定节假日衔接,形成更长的连续休息时间,以便于学生放松、参与实践活动或家庭出行。
5 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将 " 五一 " 前 3 个工作日、" 国庆 " 前 3 个工作日分别设置为中小学春假和秋假。
8 月,佛山印发《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 " 双减 " 政策要求,调整中小学生学习节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形成劳逸结合的良好状态,引导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2025-2026 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2025-2026 学年秋假:安排在 11 月 12 日 -14 日,共三天。2025-2026 学年春假,安排在 " 五一 " 假期前后,共两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 2026 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
目前,浙江杭州、湖北恩施已明确实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说起春秋假,杭州是 " 先行者 ",自 2004 年起开始实施中小学春秋假试点。近年来,杭州春假的时间一般在 5 月前后,秋假的时间则是 10 月前后。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考虑到双职工家庭的难处,明确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春秋假托管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2014 年,湖北恩施州恩施市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尝试放春假。2017 年起,恩施州决定在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和秋假,每次时长 2 至 3 天,原则上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衔接。此外,今年 3 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教育局发布一则春假通知,明确 2025 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4 月 7 日至 8 日,与清明节假期相连。
孩子们休假的另一种解法
如今,寒暑假已然成为旅游高峰期,不只是亲子游、家庭游,各类研学班、夏令营、冬令营等成团出行也爆火,一定程度上让热门地区的交通、酒店患上了 " 假期饱和症 "。有了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也算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错峰。
对于很多家有儿女的工薪族来说,自己本想在春秋时节休年假,但这个时候孩子要上学,往往只能选择和孩子的寒暑假同步,但寒暑假是高峰出行期,不仅各方面的消费更贵,体验也不太好。有了春秋假,家长的选项多了,也可以更灵活地休自己的年假。
还要看到,春秋假的意义,远不只是提振消费。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自然风光,春秋时节都更适合出行。当学期过半,给孩子一段休整时间,是减负;当河山大好,让孩子走进自然,行万里路,也是增长见识、陶冶性情。
有些家长也会担心,放春秋假会不会耽误孩子学习?这次通知说得很明确,一是 " 放假总量不变 ",二是 " 缩短寒暑假时间 "。也就是说,春秋假并不是新增假期,而是通过优化、完善,让假期布局更加均衡。
以往,之所以形成了寒暑假的主流模式,主要是因为暑期太热、冬季太冷,学校保暖降暑的条件也有限。如今推行春秋假,则是因时而变、乘势而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协调人们尤其是孩子的作休时间,是大势所趋,也是更加进步的教育理念。
总的来讲,假期更加丰富而均衡,可以满足更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撬动更多的社会效益。还没有落实春秋假的地方,都应该尽快安排上。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应凰
审 校丨天明
来 源丨央视网综合潮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