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作者 | 九林
商务部连发两条公告,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当前国内模拟芯片情况如何?
模拟芯片,市场复苏
模拟芯片,正在逐步复苏。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统计,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 34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9%,其中模拟芯片增长 4%。
从 A 股市场来看,Wind 数据显示,上半年 A 股(申万)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实现 3212 亿元,归母净利润近 245 亿元,同比增长约三成。尤其是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了约 4 倍,其中 34 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中,6 成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再来看生产侧,在中芯国际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联合 CEO(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 按平台看,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其中,广泛应用于手机快充、电源管理等领域的模拟芯片正处于国内产品加速占领市场阶段。"
国内厂商,业绩增长
对于营收的增长的原因,希荻微表示,主要系受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影响,终端客户对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带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实现总体增长。
纳芯微自 2024 年上半年开始,已经连续 5 个季度单季收入创历史新高。今年营收增长更是同比达到了 79.49%。对于营收的增长,纳芯微表示,主要在于下游汽车电子需求持续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为纳芯微上半年营收增长打开了空间。
杰华特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1.87 亿元,同比增长 58.2%,这份成绩单也是创下了公司半年业绩的历史新高。从单个季度来说,杰华特和纳芯微一样,连续增长。从 2023 年 Q4 开始,已经实现了连续 6 个季度的环比正增长。主要增长动力还是来自电源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具体来看,电源芯片在售产品达到 3200 款,今年营收同比增长 49.80%;信号链芯片收入同比增长 651.97%。
芯朋微发布 2025 年半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 40.32%,净利润同比增长 106.02%。芯朋微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新产品门类增长和新市场拓展。其中,报告期内非 AC-DC 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73%;工业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57%。
大幅度扭亏的模拟芯片企业有:思瑞浦、晶丰明源等
今年上半年,思瑞浦归母净利润近 6569 万元,同比大幅扭亏。核心业务板块中,信号链产品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6.43 亿元,同比增长 53.66%。电源管理产品上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实现销售收入 3.06 亿元,同比增长 246.11%。公司高管介绍,工业市场作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 50%,二季度环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受下游备货及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新能源(光伏、储能)、电力电网、电源模块、测试测量、家用电器等领域表现突出,汽车市场也实现稳健增长,并布局 AI 服务器。
晶丰明源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576 万元,同比大幅扭亏。据公司高管介绍,在新一代显卡应用出货带动下,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上升约四成,汽车电子业务继续实现突破,推出了超高集成度的 ALL-in-One 智能车规级 MCU,空调出风口产品实现销量超百万颗,热管理及座椅通风也都有产品进入量产。
国内模拟芯片,再升级
毛利率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和产品与市场优势,毛利率水平位居前列,赛微微电、圣邦股份等毛利率超 50%。凸显出头部企业在行业中的盈利护城河。赛微微电深耕电池管理等细分领域,核心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且客户多为优质企业,议价能力强;圣邦股份作为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产品覆盖信号链与电源管理等多个领域,技术积淀深厚,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占据稳定市场份额,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品牌影响力,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
同时,不少企业 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较 2024 年同期实现增长,如芯海科技、必易微、晶丰明源、艾为电子、芯朋微等。
其中,毛利率同比增长达到 11.91% 的美芯晟,今年来自 AI 端侧及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持续增长,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与供应链的持续整合,提升了毛利率,运营效率及经营管理效率得到改善。
芯海科技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35.59%,较去年同期的 33.37% 有所提升。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上升,如BMS 系列化产品、穿戴 PPG 在头部客户的规模出货及人机交互产品在手机终端的快速增长。
艾为电子2025 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 36.12%,较上年同期上升 8.03 个百分点。毛利率的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新产品持续放量及工业互联、汽车领域的持续开拓以及产品持续迭代更新。
晶丰明源2025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576 万元,同比大幅扭亏。关于业绩的变化,晶丰明源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通过工艺迭代、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持续降本增效,使得整体毛利率较上年有所增长。此外,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电机控制驱动芯片领域的技术及产品能力提升,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也快速增长。
纳芯微的毛利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回升,从 2024 年 Q4 的 31.53%,提升至 2025 年 Q2 的 35.97%。具体来看,传感器产品的毛利率从 2024 年同期的 41.5%,提升至 2025 年的 47%;电源管理产品的毛利率从 2024 年同期的 21.5%,提升至 2025 年的 24.7%;信号链产品毛利率有所下滑。2025 年 Q1 毛利率环比企稳回升主要是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2025 年 Q2 下游客户结构及产品销售结构亦有所变化,使得公司当期综合毛利率继续提升。
存货周期提速
整体而言,模拟芯片行业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近 177 天,已经超过 2022 年同期存货周转水平,行业库存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其中,杰华特、希荻微、思瑞浦、赛微微电等,2025 年上半年周转天数都缩减了 100 天以上,存货周转天数分别压缩了 101.5 天、128.11 天、137.8 天、356 天。
模拟芯片,并购来袭
从商务部发布的公告来看,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调查范围: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相关模拟芯片中使用 40nm 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Commodity Interface IC Chip)和栅极驱动芯片(Gate Driver IC Chip)。
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 300% 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 41%。从绝对进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 年至 2024 年, 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 11.59 亿颗、12.99 亿颗和 15.90 亿颗。
今年模拟芯片大厂TI(德州仪器)报告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为 44.5 亿美元,环比增长 9%,同比增长 16%。除汽车行业外,TI 第二季度各核心终端市场均实现收入的连续增长。
另一大厂ADI (亚德诺)公布 2025 财年第三季度(截至 2025 年 8 月 2 日)收入为 28.8 亿美元,环比增长 9%,同比增长 25%,所有终端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面对国际巨头的市场优势,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并未止步于 " 被动承接复苏红利 ",而是主动通过并购整合资源,突破发展瓶颈。
8 月 13 日,必易微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以约 2.95 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兴感半导体将成为必易微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上海兴感半导体成立于 2019 年,是一家高性能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全集成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以电流传感器为核心、延展到磁传感器及信号链芯片。
8 月 19 日,晶丰明源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芯片制造商易冲科技100% 的股权,交易价格为 32.83 亿元人民币。此次收购完成后,易冲科技将成为晶丰明源的全资子公司。易冲科技成立于 2016 年 2 月,主要从事高性能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9 月 1 日,杰华特公告称,将与厦门建达信杰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和厦门汇杰佳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共同斥资 4.18 亿元购买新港海岸66.25% 的股权。新港海岸成立于 2012 年,是一家高速数模混合 IC 设计公司,主要从事时钟芯片、高速接口芯片、车载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从行业视角来看,国内模拟芯片企业的这一轮并购:一方面,通过并购,企业可快速弥补技术短板、拓宽产品边界、抢占新兴赛道,相比自主研发 " 从零到一 " 的漫长周期,大幅缩短了进入高端市场、新兴领域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并购推动行业资源向具备技术优势、管理能力的企业集中,有助于缓解国内模拟芯片行业 " 小而散 " 的竞争格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