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9 日,平安好医生公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中期业绩。公司自 2021 年下半年进入业务转型期以来,首次在收入增速、毛利率、经调整归母净利率三大核心指标上全面录得增长,业绩层面重回增长轨道。业绩报显示,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总营收录得 25 亿元,同比增长 19.5%;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36.8%。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 CEO 李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核心业务强劲发展,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这一成绩取得的背后,我们可简单用 " 深化协同、强化优势、健康增长 " 三个关键词归纳。其中,F 端与险司深化 " 医险协同 " 模式,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实现收入稳健增长;同时精细化客户运营,提升用户渗透率;B 端则加强产品体系不断打磨与渠道拓展,快速拓展企业健康管理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李斗特别指出,公司医疗 AI 能力建设及场景落地实现跨越式突破,包括推出「7+N+1」产品体系,帮助公司经营效率提升、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两大枢纽的服务能力继续进阶,公司的核心壁垒不断夯实,持续拉开与同业在线上 + 线下,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距离。此外,在既定战略向下,目前业务结构优化程度理想,毛利率同╱环比提升,现金流持续流入,经营质效得以不断优化。
AI 技术已经成为平安好医生关键增长引擎,在业绩高增长的背后,AI 技术的赋能和规模效应的显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AI 驱动医疗新未来,平安好医生 AI 产品矩阵落地、驱动业务提质增效
前沿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世界,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数智时代已然来临。技术正重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平安好医生已在这条路上领先一步。
在平安集团 " 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 " 的双轮战略下,科技始终作为中枢系统存在,并贯穿于金融、医养两大主业的价值链全流程;平安集团多年来建立的 "953" 科技体系,正全方位支持平安好医生夯实差异化竞争壁垒,赋能其在专业医疗养老的赛道上走得更深、更远。
依托 " 数据 + 模型 + 场景 " 闭环优势,平安好医生强化建设医疗 AI 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期内,基于平安全球领先的平安 6 大医疗数据库、超 14.4 亿线上问诊数据,持续迭代升级的 " 平安医博通 " 医疗大模型并优化针对关键医疗场景的 5 大垂域模型,推出 "7+N+1" 医疗 AI 产品体系,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 家庭医生、AI 养老管家、AI 医务室、AI 健管师、AI 慢病管理师、AI 健康福利官等,为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其中,公司创新推出复杂疾病 MDT(多学科会诊)辅助平台,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可为用户提供治疗、康复全流程诊疗辅助,大幅提升复杂疾病就医效率和体验,未来还将扩展至更多病种。
报告期内,AI 赋能医疗成果显著,大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其 AI 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 98%,复杂疾病 MDT(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准确率近 80%。AI 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 400 万人次。这一数字展现了 AI 技术在处理大规模医疗咨询方面的巨大潜力,为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AI 对于平安好医生的效率提升效果凸显,AI 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 52%,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 50%。
这些效率提升直接促进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毛利额同比增长 24.6%,毛利率达 33.6%,同比提升 1.4 个百分点。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平安好医生各项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总费用占收入的比例 30.1%,同比下降 6.3 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 14.9%,同比下降 3.9 个百分点;销售及营销费率 15.2%,同比下降 2.3 个百分点。费用占比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业务扩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使得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能够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臧珞琦表示,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三个方面:AI 科技赋能、高毛利服务类收入占比提升以及强化供应商整合带来的平台业务收入提升。
(二)核心业务增长动能强劲,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AI 赋能不仅带来了效率和体验的提升,更开辟了增长新路径。分渠道看,综合金融客户端(F 端)及企业客户端(B 端)的健康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0.2%。其中,F 端收入为 14.3 亿元,同比增长 28.5%;B 端企业健康管理收入为 5.3 亿元,同比增长 35.2%。
B 端业务成为增长亮点。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平安好医生的 B 端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过 3500 家,同比增长 37.2%;B 端付费用户数超 360 万人,同比增长 39.2%。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政府支持并倡导用人单位规范开展职工健康管理," 基本医保 " 到 " 医疗补充 " 再到 " 健康管理 " 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主动进行员工健康管理意识大幅增强。作为战略深化的重要布局,公司通过 " 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 " 持续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的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强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黏性,线上通过家庭医生提供全程主动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线下通过丰富的到企活动提高服务感知和员工满意度;另一方面,在深耕集团可触达的企业客户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自主销售渠道,推动企业健康管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F 端业务方面,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和平安集团并表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发展 " 医险协同 " 模式,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加深协同。
报告期内,公司为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7*24 小时、主动式医疗养老服务,深入发展 " 保险 + 医养会员 " 模式与丰富多场景下的医健服务权益体系,持续提升对集团近 2.45 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实现 F 端付费用户数约 2000 万人,同比增长 34.6%。同时不断加强与平安集团旗下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合作深度与广度,协同效应凸显。其中,公司协同平安人寿,升级 " 重疾保险 + 重疾专案管理 " 服务,发布 " 安有护 " 健康服务计划,服务覆盖重疾治疗全流程,从疑似确诊、手术安排、术后治疗到康复随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品质重疾专案管理服务。2025 年上半年,已有超 1300 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同时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平安近 63% 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客均 AUM 分别为不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的 1.5 倍、4.1 倍。
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夯实生态壁垒与产品能力,升级服务网络,持续提升业务全场景的服务能力。" 家庭医生 "、" 养老管家 " 作为公司两大核心枢纽,为用户提供主动化、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医健养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全新发布 " 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 " 的年度医健服务名片,通过拥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双重认证的家庭医生,构建 " 一对一签约、病案分析、主动回访 " 的全链路服务体系,实现对四大人群的差异化服务。同时,提升养老管家在医疗及护理需求上的服务能力,以及平安全球急难救援服务、关爱经理上门专业照护等产品能力,并携手产、学、研深入探索居家养老标准化建设。期内,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 3500 万,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 83%,服务覆盖 85 个城市,累计落地 5 项团体标准。
里昂发表研报指出,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业绩令人瞩目,收入按年增长 19.5% 至 25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按年大幅增长 136.8% 至 1.34 亿元。里昂认为,平安好医生股价的强劲表现可归因于其在医疗 AI 方面的进展和改善的盈利前景,预期 AI 医疗赋能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蓬勃发展,将推动其进一步增长,对其目标价从 10 港元上调至 20 港元,重申 " 跑赢大市 " 评级。
该行继续认为,平安好医生是中国 AI 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这两个大趋势在中国医疗行业中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上半年积极的业绩,里昂将公司 2025 年至 2027 年收入预测上调 1.9% 至 5.6%,并基于更乐观的利润率假设大幅上调净利润预测。里昂又预期,市场对医疗 AI 公司的热情将保持不变,因为从技术投资到潜在 AI 驱动应用的循环继续获得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