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从 2022 年的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到如今的即梦 AI、Lovart,AI 创意工具,已经重塑了创作的工作流:
创作者提供点子,自然语言作为交互界面,AI 工具最后高效实现创意的生成。
不过,对于创业变现而言,创意的生成,只是其中的一步——更广阔的变现空间,在实体的售卖上。比如二次元周边 " 谷子 ",根据毒眸的数据,实物售卖的毛利率普遍在 40% 以上。
如今,AI 创作工具已经降低了创意生成的门槛。但对于大多创作者而言," 造物 " 的门槛依然高不可攀。这一过程中,3D 建模、联系供应链和物流,对普通创作者而言并非易事。
成立于 2024 年 2 月的 " 数美万物 ",正在将 AI 创意变现的链条搭完整。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聚集了创立抖音的 " 七人小组 " 中的三位:
创始人兼 CEO任利锋,抖音和 TikTok 的初创业务负责人;运营负责人李恬,曾是抖音运营一号位;3D 产品负责人张勃,抖音和 TikTok 的初代产品经理。
张勃告诉我们,如今数美万物要做的,就是用 AI 工具,降低创作者设计和产品变现的门槛。
数美万物的产品版图,既涵盖面向 AI 创作者的社区和工具,也有将创意生产和变现的供应链和交易平台:
数美万物旗下的 " 造好物 "、海外平台 Hitems,为 AI 创作者提供了社区和交易平台;
团队完全自研的图生 3D 模型,以及基于开源模型精调的图片生成模型,提供了设计的 AI 工具;
公司位于广东的供应链,则打通了 AI 创意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环节,品类涉及首饰、服装、家居、陶瓷、玩具等。
在数美万物的北京办公室里,张勃向我们展示了团队通过自研 AI 工具和生产供应链,制作的首饰、手办和小摆件:
从创意到建模,传统商品设计往往需要花费一周,甚至更久,如今在 AI 工具的基础上,只用了几分钟。
2025 年 6 月,数美万物还发布了最新 3D 模型能力 Sparc3D,并在 7 月推出了图生 3D 独立工具产品 Hitem3D(hitem3d.ai)。
Sparc3D 的特点在于,将生成分辨率提高到了 1536^3,是当下全球 3D 模型中最高的精度,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制造。
8 月,团队又发布了新的研究成果 Ultra3D。这一模型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还能将 3D 的生成速度提升 6.7 倍。
在不少旁观者看来,这个在互联网时代做出过 Killer App 的团队,在 AI 时代的创业项目,反而做了一件 " 很小 "" 很垂 " 的事。
鲜为人知的是,任利锋和张勃在字节的最后一站,除了 VR 业务 PICO,还有一个名为 " 沸寂 " 的虚拟时尚社区。
这个面向时尚设计师的小众平台,让数美万物的几名创始人,看到设计师的痛点:传统平台,没有办法直接帮他们打通设计、建模、打板、生产的流程。从设计到生产前的建模,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沟通和修模成本。
以及,他们还发现,用内容赚钱,是大多创作者的核心需求。但在没有打通供应链的传统内容平台,创作者需要自己去联系供应链,产品变现的门槛很高。
做一个 AI 创意能直接变现的社区
社区 + 供应链 +AI 模型,作为一家 AI 初创公司,数美万物一上来就同时做了三件特别 " 重 " 的事情。
但从创作者 " 设计 - 变现 " 的需求倒推,团队发现,这三件难事一件都少不了。
张勃告诉《智能涌现》,内容和社区是团队的舒适区,但供应链是短板,所以必须 Day1 开始布局、开始积累认知。
在创作环节,数美万物的国内平台 " 造好物 " 上,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 AI 工具,设计手办、冰箱贴、键帽、吊坠、戒指等物品,并选择性地分享到社区中。
比如,我们就用 " 图生图 " 工具中自带的 " 宠物吊坠模型 ",快速 DIY 了一个刻有宠物猫头像的吊坠。
在售卖、变现环节,目前," 造好物 " 采取的是个性化商品定制模式:
创作者可以通过平台的造物挑战,设计,并在社区中发布作品。只要集齐【想要】数,创作者在免费获得 1 件商品的同时,还能上架商城售卖商品,从中获得分成。
在这一机制下,平台能够支持冰箱贴、谷美等单件商品,从设计到单件定制的交付,还支持平台认证的好物设计师的批量定制需求。目前,平台支持交付的商品,以立体物为主。
比起验证用户 " 创作 - 生产 - 变现 " 的需求,做工具,也就是训练 AI 生成模型,反而是这个以做内容和社区为优势的团队,最先打磨的事。
在张勃看来,社区的最佳内容和生态,不是一开始规划好的,而是通过观察目标用户的行为得出的。
所以,"给用户提供 AI 创作工具是首要的,只有让用户先在社区中玩起来,才能给团队反馈更多的玩法和需求 "。
目前," 造好物 " 平台给用户提供了文生图(好物设计)、图生图、图生 3D、超清修复、局部重绘 5 类 AI 创作工具。
以图生 3D 为例,用户可以上传宠物的照片、喜欢的同人图,甚至是路上随手拍的景物," 造好物 " 就能输出可供生产的 3D 模型。
从 Day1 起,数美万物就确定,即便很 " 重 ",但 2D 和 3D 生成,都要做。
团队认为,2D 模型是创意构思与视觉表达的基础。基于行业开源模型,团队优化训练了 2D 生成模型,覆盖了文生图、图生图等创意表达场景;
而 3D 模型,而且是商品级的高精度模型,则是将创意直接对接下游制造环节的关键。
" 我们认为只有做好了适用于制造生产的模型能力," 张勃告诉我们," 在才有机会真正改造现有制造业的管线效率,从根源上解决商品高度定制化之下的高并发交付。"
通过设计了一种全新的 3D VAE(变分自动编码器),数美万物自研的图生 3D 模型 Hitem3D,将输出模型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1536^3。
张勃告诉《智能涌现》,1536^3 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直接开模和投产的标准,不需要在修模上再花费大量时间。
近期,全球头部 3D 打印机厂商拓竹(Bambu Lab)也将接入 Hitem3D API,后续拓竹的用户也将在社区内可以体验使用 Hitem3D 的模型能力。
过去,3D 打印爱好者往往需要依赖专业建模师,花费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打印文件。如今,只需一张创意草图,用户通过 Hitem3D,就能几乎实现即时生成工业级可打印模型,送入打印机生产。
" 我们希望与更多有 3D 模型需求的公司厂商建立生态上的深度合作,一起探索从创作 - 打印生产的合作机会。" 张勃表示。
供应链,则是数美万物自创立初,就开始布局的另一块版图。
小红书、Pinterest 等内容平台,服务往往只停留在创作环节,没有延伸到生产的下游。创作者需要依靠自身联系供应链,才能将设计内容变现。
" 我们本身能同时提供模型、创作工具和生产供应链,今天没有一个地方能做到。" 张勃提到。
自建供应链的优势在于,平台能够支持商品的高度个性化、高并发的下单,以及高效规模化交付。打通供应链后,数美万物的创作者只需要将精力放在设计上,创作出的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平台的供应链生产、变现。
除了满足创意变现的需求,团队布局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为了提升对 AI 设计 + 制造行业的认知。
" 没有打通供应链,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做。" 张勃举了个例子:只有知道戒指、吊坠等品类的生产流程,才知道 AI 工具该怎么做。比如,生成 3D 模型需要多高的分辨率,以及如何精确还原吊坠、戒指等各个部分的嵌合构造。
以及,部分训练 3D 模型所需的高质量数据,也是通过和下游供应链合作得到的。
自 2023 年起,团队就频繁往供应链发达的广东跑,并把北京外的办公点,设置在了广州。2024 年初,为了把生产流程 " 趟 " 一边,张勃还在 Shein 上开了一家首饰店。
一名数美万物的员工开玩笑:任利锋(创始人)不在北京办公室,就一定是在去广州的路上;不在广州办公室,那一定在工厂。
" 现在想下一阶段的事,动作就容易变形 "
抖音作为互联网时代的 "Killer App",不少人都在总结抖音的成功经验,并试图将同样的路径,套用到 AI 应用上。
然而,作为抖音的创始成员,张勃却告诉《智能涌现》:" 我个人从来不信产品经验可以复用的说法。做抖音那会儿,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而是市场和时代推着产品走。"
如果要从抖音的经历中总结出一套可参考的产品哲学,在张勃看来,可以概括为:不把每个阶段规划得太刻板,让用户和市场自然推着产品往前走。
比如,数美万物团队一开始看中了海外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长,想先做海外市场。
" 像 Redbubble、ICY 这些个性化定制,加上 POD(按需定制)模式的平台,在海外一直特别火。" 张勃告诉《智能涌现》。因此,2024 年 7 月,团队先在海外,上线了纯生图的 AI 工具。
但在跑供应链的过程中,他发现,国内用户用 AI 变现的心智,比海外成熟很多。用 AI 工具变现的典型案例是:AI 火了后,社交平台立马涌现出了一波卖课的人。
于是,2025 年 3 月底,团队又在国内推出了名为 " 造好物 " 的小程序和网站。
再比如,从小而美的用户群体和场景起步,积累优质内容,再逐渐突破圈层,也是这一个 " 抖音系 " 创业团队的惯性。
" 很多人忘了,在‘神曲’之前,抖音也是一个主打电子、RNB 的很酷的音乐社区,是个‘小而美’的产品。" 张勃告诉《智能涌现》。最初,靠创始团队人肉建联、扶持的一波优质创作者,被业内不少人认为,为抖音的达人生态打造了良好的底色。
同样的,即便 ToC 是最终的目标,现阶段,数美万物决定先从喜爱哥特、Y2K、朋克等风格的潮人创作者群体出发,为社区引入优质的设计内容。
一名员工告诉我们,用餐的时间里,常常能看到张勃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手机,不断回复用户的消息,或者询问用户对产品的意见。
至于大厂普遍信奉的 " 大力出奇迹 " ——烧钱投流,张勃相信这是有效的增长手段,但对仍在验证需求阶段的初期应用而言," 投基本上等于乱花钱 "。对于数美万物而言,他觉得平台的次日留存,至少到 50%,才能花大钱去推广。
在 AI 大模型浪潮中,创业者中诸如做出 "AI 时代的 Killer App""AI 时代的抖音 " 的野心不在少数。
不过,对于这支出身抖音的团队而言,做出 "AI 时代的抖音 ",目前并不在规划中。
在张勃看来,现阶段要聚焦的,是在模型与供应链管线、工具与社区中做好各个环节的能力建设," 一切都不是你能规划的。一旦你在这个阶段想下一阶段的事,动作就容易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