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文汇 19分钟前

越南 U21 女排队长因性别问题被剥夺资格,体育界对跨性别选手参赛不再宽容

国际排联 8 月 12 日发布的一则官方声明引发关注。该声明称,经过调查确认,在正在进行的 U21 女排世锦赛中,一名越南队球员不具备参赛资格,根据《赛事规则》第 13.5.2 条和《纪律规则》第 14.4 条,取消该名球员比赛资格。因此,越南队有该名球员出场的比赛均被判 0 比 3 负,小组赛成绩从 4 胜 1 负变为 1 胜 4 负,排名小组垫底。

国际排联未在公告中指明具体球员。起初多种迹象表明,引发争议的是越南球员邓氏红或阮芳琼。据称,国际排联对这两位选手进行了染色体检测,其中一人的性别不符合参赛要求。二人都缺席了越南队小组赛最后一轮对波多黎各的比赛,因此越南队 3 比 1 取胜的结果得到了承认。但阮芳琼在 8 月 13 日举行的排位赛重新登场,帮助越南队以 3 比 1 战胜埃及队,因此可以确认邓氏红存在性别争议。

邓氏红(左一)的外表特征相对较为男性化

作为越南 U21 女排队长,主攻邓氏红是本队主力得分点。在前四轮中,邓氏红都是队内最佳得分手,分别砍下 21 分、15 分、26 分、21 分。但其男性化的外表特征引发外界质疑,在第二轮 1 比 3 负于越南队后,塞尔维亚队主教练公开表示 " 我们没有和男生打过比赛 ",最终官方下场展开调查。

女子运动员的性别争议在一年前的巴黎奥运会上就引发过轩然大波。女子拳击 66 公斤级冠军伊曼尼 · 哈利夫和 57 公斤级冠军林郁婷均受到有关性别的质疑。2024 年 8 月 5 日,在上述两位选手参加巴黎奥运会各自级别的决赛前,国际拳击协会(IBA)曾发布声明,称哈利夫和林郁婷在 2022 年和 2023 年接受的两次血液检测结果一致,均不符合参加 IBA 女子赛事的标准,并于 2023 年 3 月正式做出取消二人参加 IBA 女子拳击世锦赛资格的决定。IBA 称,该组织曾向国际奥委会通报上述结果,但国际奥委会方面未做任何表示。在上述两名拳击运动员性别认定问题的背后,还牵扯到国际奥委会和 IBA 两个国际组织之间复杂的斗争。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奥运会前已经正式取消对 IBA 的资格认可。

存在性别争议的阿尔及利亚拳手哈利夫

奥运会曾经对于性别问题较为宽容。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 87 公斤及以上级比赛中,新西兰选手劳蕾尔 · 哈伯德成为奥运会史上第一位公开的跨性别运动员,但这种性别宽容的风潮已逐渐转向。

今年 2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明确禁止跨性别女性参加女子体育比赛。作为该行政令的延续,当地时间 7 月 21 日,美国奥委会宣布禁止跨性别女性运动员参加女子体育比赛,并通知全美相关管理机构。8 月 5 日,特朗普再次签署一项行政令,成立洛杉矶奥运会特别工作组,他将担任该工作组主席。特朗普表示,希望通过 " 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测试形式 " 以防止跨性别运动员在 2028 年奥运会上参加女子比赛。

国际奥委会同样展开了相应行动。当地时间 6 月 26 日,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柯斯蒂 · 考文垂宣布,将成立一个由专家和各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组成的工作组以 " 保护女子赛事 "。考文垂表示:" 国际奥委会成员一致认为,国际奥委会应在保护女子赛事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我们理解不同体育项目之间会存在差异,但我们完全认可国际奥委会和各成员应当致力于保护女子赛事。"

在女子体育领域,关于运动员性别的争议及其是否具有参赛资格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南非田径选手塞门亚。塞门亚在 2009 年田径世锦赛一鸣惊人,以 1 分 55 秒 45 夺得女子 800 米跑冠军,随之而来的是对其性别的质疑。塞门亚因此接受了性别检测,并被获准重返赛场。一份检测报告显示,她患有某种特殊疾病,导致其睾酮水平与一般男性相当。

南非田径选手塞门亚

2018 年,世界田联发布 " 睾酮法案 ",要求患有特定性发育障碍的运动员需要用药抑制睾酮水平后,才能参加女子 400 米至 1500 米之间的比赛。随后,塞门亚就此提起一系列体育仲裁和法律诉讼,不同机构做出的裁决并不一致,双方的纠纷一直绵延至今。

今年 7 月 30 日,世界田联发布新规,要求所有参加世锦赛女子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接受基因检测以确认生物性别,明确了参加女子组比赛的条件。根据相关细则,跨性别女性运动员将被禁止参加女子比赛。新规将于今年 9 月 1 日起生效,并将适用于 9 月 13 日开幕的东京田径世锦赛。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