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锌刻度,作者 | 黎炫岐,编辑 | 陈邓新
当 AI 技术的态势不断上升,最先一批布局 AI 功能的学习机,却正在 " 下沉 "。
又到一年窗口期,暑假叠加 " 国补 " 热潮,让各大学习机品牌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小区的电梯广告里,或是家长的用户群,都被 AI 学习机广告 " 霸屏 "。而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电商直播间,更是掺杂着不少 " 叫卖 " 声和家长的询问。
但,一个微妙的变化是,各大品牌的新机型,价格正在降低。曾几何时,AI 学习机 " 身价 " 不断拔高,甚至一度破万元。而如今,却纷纷开始下探 3000 元以下的市场。
这背后与市场份额不无关系,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逐渐成为红海一片,而下沉市场尚有利可图。但想要在下沉市场挖掘 AI 学习机的新增量,也并非易事。毕竟,AI 赋予学习机的光环,正渐渐淡去。
撕掉高端 " 神器 " 的标签
不久前,学而思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 P、S、T 三个系列学习机。其中,P4 首次定价至 2699 元,配备 50 大 AI 学习工具,内容覆盖从启蒙到高三的全学段,提供同步到提升的全套学习资源,并集成学而思经典的练习模块。
5 月 10 日,作业帮紧随其后,发布了 X50 学习机和 P、T、X、S 各系列学习平板的焕新款新品。其中,作业帮在 2024 年 12 月的 P30 等机型,落在 2000-3000 元的价位区间,而 T30 和 T35 学习机则覆盖 3000 元以上的中端市场。而 AI 能力同样成为标配,比如 "AI 智能拍练 " 和 "AI 启发学 " 等功能。
头部品牌正不断释放出行业的新信号:当学习机成为近年来教育产品和 3C 产品中最抢手的赛道之一,伴随着竞争愈发激烈,头部品牌不断调整价格策略,试图撕掉 AI 学习机高端 " 神器 " 的标签,着力 " 性价比 "。
学习机市场中的品牌价格主要分为三个区间:低价位(2000 元以下)、中价位(2000 元— 6000 元)和高价位(6000 元以上)。
洛图科技发布的《中国学习平板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显示,2025 年一季度,中国学习机平板线上市场的均价为 3164.3 元,同比、环比均有下滑。其中,中端价位段(2000-2999 元)销量占比达 30.9%,同比增长 13.8%;而高端市场(6000 元以上)和低端市场(1000-1999 元)为 7.6% 和 11.8%,分别同比下滑 10.1% 和 14.5%。
另据奥维睿沃(AVCRevo)数据,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学习机的销量正在向中端价格段聚集。2000 元— 3999 元的产品在本季度获得 57.2% 的市场份额,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价位段。其中,光是均价为 2399 元的作业帮的 P30,就在第一季度整体销量中占比 17.5%,成为市场上最热销的学习机单品。
而回想短短两年前,学习机的价格可谓是一路走高,尤其是只要沾上 "AI" 价格便不会太低。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全平台数据显示,到 2023 年 6 月,中国学习平板线上市场的零售均价达到 3625 元的峰值,相比 2022 年 1 月,涨幅竟达 76.2%。并在之后大多数月份,长期保持在 3000 元以上的高位。
5000 元以上的学习机基本涵盖所有 AI 功能,而近万元甚至上万元的学习机也是比比皆是。比如:网易有道的小度青禾学习一体机零售价高达 9999 元…… AI 学习机 X20 的首发价为 5999 元起;学而思 xPad2 Pro 系列的起售价为 6599 元;以至于有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出质疑," 是智商税吗?" 还引起了不少媒体讨论。
如此来看,如今 AI 学习机的价格被 " 打下来 ",更多是在顺应市场趋势——随着赛道潜力被市场全面发掘,竞争愈加充分,从硬件产品力和教育内容的竞争开始延伸至价格维度。于是,尽管销量一向乐观,但各大学习机品牌的焦虑却难以掩饰。
卷到最后,仍 " 吃灰 "?
不可否认的是,学习机的势头难挡。俗话说 "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家长们在教育产品上总是更舍得花钱。但当家长们咬着牙 " 买买买 ",也忍不住心里犯嘀咕:AI 学习机到底有没有用?
为了让家长们觉得 " 值 ",各大学习机品牌也可谓是 " 卷生卷死 "。
据新消费日报梳理,当前布局 AI 学习机赛道的厂商主要有三类:以步步高、小霸王为首的传统学习机厂商;在 AI 技术方面有着强大研发能力的互联网大厂,包括百度、科大讯飞、华为、网易等,以及以作业帮、学而思等为代表,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教育科技类公司。
从 2019 年初阶 AI 功能出现,到 2022 年大模型概念炒火,学习机与 AI 的 " 绑定 " 越来越深,从 AI 作业批改到学情诊断,从实时讲解到 1V1 个性辅导……无一不向消费者展现着 "AI 能力 "。
而 DeepSeek 爆火出圈,则为 AI 学习机的竞争再添一把火。面对如此新风口,谁也不敢掉队。2025 年刚拉开序幕,高途、科大讯飞、猿辅导、学而思等多家教育及相关企业就纷纷宣布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
但即便如此,家长对 AI 学习机的态度始终有所质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 "AI 学习机一点也不智能 " 的投诉颇多。大多数问题集中在 " 虚假宣传 ",比如没有 AI 一对一功能、AI 作业诊断功能不好用、数学题讲解不对等。其中有消费者提到,购买了学而思学习机 s3,试用后出现频繁卡顿、知识内容有误、拍的题和讲解的题不一致等问题。另有消费者投诉称:我于 2025 年 1 月买的学而思学习机,孩子上学不经常用,2025 年 6 月暑假孩子使用预习课程,发现乘法口诀表里居然有错误,批改作业还出现识别不了、讲解类型错误等问题。
于是,当不少家长被焦虑裹挟,寄希望于 AI 学习机,却最终只收获了一个 " 闲置 "。据 " 功夫财经 ",行业内部数据显示,约 70% 的学习机用户月活跃次数不足 3 次,超过 40% 的设备在购买半年后处于完全闲置状态。周围大部分买过学习机的朋友都在吐槽," 买的时候说能精准提分,现在基本都在角落吃灰 "。
如此来看,各大品牌的学习机 AI 功能愈发丰富和同质化,但五花八门的功能页里,能被学生频繁使用的,究竟有多少,还得打个问号。而如果学生 " 用不上 ",各大学习机品牌 " 卷 " 得再疯狂,也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