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中国新型水上飞机的新照片,展现出这架飞机的新视角。
6 月 30 日,《海军新闻(Naval News)》发表一篇文章,首次介绍这架神秘的水上飞机。当时,这架水上飞机停在渤海一码头上,机头部分被前景的一艘船只遮挡。从设计上看,这是一架地效飞行器,苏联以研制这种飞行器而闻名。不过,关于地效飞行器的设计和战术应用并没有真正得到大规模应用,现在,我们正在经历大型地效飞行器的复兴,该机可以在水面上方高速飞行,拥有相当高的飞行效率。
同时,美国正在研制的 " 自由升降机(Liberty Lifer)" 就是一种地效飞行器,设计团队希望它能够发挥航程优势,将重型货物、人员运送到西太平洋的偏远地区。如果该机能够最终服役,将有助于缓解美军在广阔的印度洋 - 太平洋地区作战时面临的一些后勤困境。
就中国正在测试的这架神秘飞机而言,其外形尺寸与新型两栖飞机 AG600 大致相当,后者旨在执行补给、搜救和灭火等任务,重点将部署在南海地区。这种地效飞行器似乎非常适合部署在沿海地区,执行类似的任务。
当地效飞行器低空飞行时,利用水面上方的稠密空气增加升力并减少阻力,同时始终处于水面 / 陆基雷达的探测范围之外。考虑到它是一架飞机而非船只,所以不会受到水雷、潜艇等攻击。即使在相对安全的水域,这样的威胁仍然存在。不过,在高烈度战场上,它的生存能力相对较低。
如果中美爆发战争,中国是在本土作战,广阔的近海区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可通航的状态,对于美国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正因为如此,即便在高烈度对抗的情况下,地效飞行器仍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偏远岛礁提供后勤补给,并且擅长搜救被击落的飞行员和其他人员。甚至在争夺制海权和反潜作战中,它也具有实战价值。
关于这架神秘的飞机,最大争议在于它是否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从尾部照片来看,似乎证实了这一猜测,但我们认为这还不足以下定论,因为它可能会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只不过还没有完全安装完毕。不过,对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来说,排气口似乎过大了。
即使通过最新的正面照片同样难以下定论:发动机短舱前部可能存在桨毂状结构,这可能表明它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发动机短舱顶部还有一个进气口,如果是喷气式发动机,那么每个发动机短舱都有两个大型进气口,这看起来很奇怪。它很可能使用了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这对于地效飞行器来说确实具有合理性。必须强调的是,目前的两张照片相当模糊,无法分辨细节。这架地效飞行器是否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架地效飞行器有一个由水平尾翼连接的 V 形垂尾,这在同类飞行器的设计中并不少见。翼尖有两个大型浮筒,机身中部两侧似乎还有较小的浮筒。机鼻或许是其设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外形显然是为了提升效率而进行了优化,这符合现代航空设计理念。该机极可能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结构,这不仅有助于减轻重量、增强启动性能,还能实现一定的雷达隐形功能。我们能够看到典型的水上飞机阶梯式船体设计,机身侧面开设大型舱门,既便于货物运输,也利于救援落水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这架地效飞行器很可能是技术演示原型机,旨在测试各种设计方案。它甚至可能是缩比模型,或者至少是为了更大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验证。就这一点而言,它与五角大楼正在研发的 " 自由升降机 " 超大型地效飞行器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种神秘的 " 渤海怪兽 " 的全部推测。正如中国泄露的任何新型飞机一样,我们应当可以在未来几周内看到陆续出现的该机的清晰图像。
综合来看," 渤海怪兽 " 很可能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为了保证安全,请大家同时关注以下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