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清朝六代帝王 150 年的持续建造,汇集了宫廷建筑、江南园林、神话景观、欧式建筑多种艺术风格,被称为 " 万园之园 " 的圆明园有多美?世界技能博物馆于今夏重磅推出《圆明园数字展 · 记忆中的技艺》,邀请广大观众来到上海杨浦滨江,在 " 数字真实 " 中走进 " 虚拟重生 " 的圆明园,开启一场时空穿梭之旅。
《圆明园数字展 · 记忆中的技艺》分为 " 朕的圆明园 "" 园林设计法 "" 建造的秘密 "" 如果它还在 "" 梦回圆明园 " 五大篇章。其中前四篇章为展览展示区,第五篇章为 VR 体验区。在 " 梦回圆明园 " 篇章,沉浸式大空间 VR 体验将让观众亲眼目睹圆明园鼎盛时期的真实场景,以数字手段 " 复活 " 遗址公园,并面向公众展示。
本次展览于今天(3 日)在世界技能博物馆一楼正式开展,开放至 10 月 12 日。市民可通过 " 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 " 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购票预约。
勾勒 " 工匠百景图 ",解码圆明园建造秘密
圆明园长达 150 年的建造历程,凝聚了无数工匠和手艺人的心血。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 " 一技之臻 " 系列展的匠心之作,《圆明园数字展 · 记忆中的技艺》突破传统展览的帝王叙事,聚焦 " 被历史隐去的建造者 ",以工匠视角解码建造秘密,还原圆明园的工匠智慧。
而在 " 梦回圆明园 " 的虚拟空间里,你还能与数字人圆明园首席艺术家、实施设计师郎世宁展开跨时空交谈,他将为你讲述圆明园建造秘辛。
学术成果 " 走出书斋 ",历史遗产的 " 技能 " 再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整合了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史料研读、图纸分析、专家协作,将学术语言转化为公众更易于理解的视觉语言,让学术成果 " 走出书斋 "。
而走进世界技能博物馆的 " 圆明园 ",也进行了 " 技能 " 再解读。" 水法重现 " 互动游戏邀请观众修复十二兽首水利工程;圆明园的匠心画卷上能查询到古建筑行当里流行的 " 八大作 ";建筑材料宝藏库陈放着汉白玉料、琉璃瓦片、建筑彩绘,展览的每个篇章都技能点满满。
本次展览不仅让观众理解圆明园作为 " 中华园林艺术的巅峰 " 的价值,更揭示了技能作为跨文明语言的联结力量,构建起连接古今中外的文化对话体系,这也是历史遗产在当代的价值:不是封存过去的标本,而是让不同文明在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中重新生长。
圆明园落 " 沪 ",毫米级精度 " 复活 " 万园之园
" 梦回圆明园 " 沉浸式 VR 大空间探索体验项目是本次展览的 " 重头戏 "。在圆明园官方授权及中央美院研究中心指导下,依托全球领先虚拟引擎与 LBSS 大空间追踪系统,该项目 1:1 毫米级精准还原了圆明园鼎盛时期的宫殿、园林与生活场景,从西洋楼的雕梁画栋到澹泊宁静的田园诗意,真实还原历史原貌,带领人们详尽感受这座世界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实现 " 遗址现场 + 虚拟重生 " 的双重叙事。
该项目每场体验时长约为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