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价值重构。全球汽车行业数据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JATO Dynamics 对德国车市的研究发现,过去十年间(2015-2024 年),德国乘用车均价上涨、功能价值跃升;技术权重重构;品牌分化重塑市场格局。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市场的价值变迁对中国出海车企又会有怎样的启示?
价格和价值双双上涨
受供应链成本上升、电动化转型投入及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德国市场新车均价持续攀升,研究指出 2015-2024 十年间,德国乘用车的平均零售价格从 3.05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25.7 万元),增加到 4.75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40 万元),增幅达 56%。
与此同时,汽车产品引入了很多新功能、新配置、新技术,提高了安全标准和舒适度。ADAS 智能辅助驾驶、车联网、大屏信息娱乐系统等新技术逐渐从 " 选配 " 变为 " 标配 ",推动单车功能价值激增。根据 JATO 价值分析方法,十年间德国乘用车的整体功能价值增长 74%。这表明,十年来,德国市场乘用车的配置功能增长幅度高于价格的增长幅度,产品改进推动价格上涨。
安全配置权重提升
对产品配置功能价值的深入研究发现,技术功能的价值增幅最高,安全性能(包括主动、被动安全、辅助驾驶功能、自动驾驶水平等)的重要性从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权重从 15% 扩大至 25%,这背后与欧盟法规强制要求、消费者认知变化相关,NCAP 测试越来越严,迫使车企提升安全配置。其次,信息娱乐和互联技术项目在价值主张中的权重也显著增加。
新进品牌性价比更高
为研究德国汽车市场上各个品牌的价值表现,研究机构引入各品牌的配置价值价格比(content-to-price,简称为 " 性价比 "),研究发现,德国市场品牌平均的性价比为 34%,传统主流品牌的性价比 37%,习惯于依赖品牌溢价,配置升级相对缓慢,高端品牌约为 28%,采用高价低配策略,利用品牌价值的无形资产支持更高价格定位。